博鰲特寫 | 從物業角度看房企為什麼要做大規模

观点网

2017-08-11 23:14

  • 碧桂園為什麼要做第一?大部分人都會說規模效益,試一試從另一個方向——物業的角度來理解這件事。

    2017博鰲房地産論壇·特寫 7月份結束,雖然有萬科、恒大在後面緊追不舍,但碧桂園的銷售冠軍寶座依然安穩。

    從2013年提出千億,到2014年實現千億,2015年達成兩千億,2016年實現三千億,再到今年前7月達成三千億,碧桂園一直展示在規模上的野心和執行力。

    碧桂園物業總經理李長江在8月9日作客2017博鰲直播間的時候表示,一直以來,碧桂園發展的宗旨之一,就是從來都不看别人的臉色行事。

    李長江解釋,過去别人都是在一二線發展,而碧桂園更多的是在二三四乃至五線城市發展,因為從當時看的回報率比較低,所以很多人包括投資界人士對于碧桂園都有一些不同的理解。

    現在的情況已經發展到連一些三四線的城市都要出台限購政策了,這實際上說明,碧桂園、講量、講快速、講低成本的高周轉模式,已經取得了成功。

    李長江将這歸結為:“當一個公司看到了整個國家的發展趨勢的時候,它並沒有以别人的思想為界,在别人後面跟着跑,而是始終堅持自己的步伐。”

    戰術上的獨特實際上反映的是戰略上的決心,長期以來在不同的聲音當中堅持快跑,某種程度上也反映出,或許碧桂園從一開始的目標就是要當第一。

    碧桂園為什麼要做第一?大部分人都會說規模效益,試一試從另一個方向——物業的角度來理解這件事。

    一直以來,物業服務其實是作為房地産的配套服務而存在的,一個有趣的現象是,自2014年6月30日,彩生活在香港分拆上市,並用三個交易日就實現市值反超母公司花樣年控股後,物業在很多開發商眼里就開始變得不一樣了。

    很多人說這是看到了物業服務的高估值,但這無疑只是表象,高估值的背後更多的是對物業服務未來發展潛力的看好,而這或許來源于阿里巴巴所帶來的啟發。

    凱德集團中國區首席執行官在8月7日晚作客博鰲直播間時就提到,電商對商業地産産生沖擊的話題其實前幾年就在講了,但從近幾年的觀察來看,電商想要取代購物中心的體驗式消費顯然是不可能的,所以可以看到阿里巴巴也開始在做線下了。

    而李長江則指出,從這個角度來說,誰離業主的家更近,誰就有優勢,而不管有沒有圍牆,物業公司都是離業主更近的所在。

    李長江介紹,碧桂園的物業服務分為1.0、2.0和3.0版本,其中1.0版本主要是基礎的物業管理工作;2.0版本則包括房屋的租售服務,以及社區零售、家居服務等;3.0則主要是整合社會公共資源,圍繞社區金融等方面展開。

    目前,碧桂園已經在旗下各物業試點推行鳳凰優選直營超市和碧有信社區金融平台,為社區居民提供日常消費和金融服務。

    事實上,電商所帶來的消費沖擊是有目共睹的,但網絡隔絕所帶來的不信任感無疑讓這種便利大打折扣,而購物中心雖然體驗感更強,但便利性又嚴重不足,這就給物業管理公司這種跟消費者服務緊密的中間介質巨大的發展空間。

    在這當中,要獲取更大的競争優勢,管理規模與品牌信任度無疑是兩大關鍵性因素,管理規模越大,嫁接服務資源的時候談判力也就越大,而品牌信任度越高,推行相關增值服務的時候将越容易。

    基于此,我們看到碧桂園做了兩大動作:一是持續做大規模樹立品牌,二是立志做中國物業第一品牌,三年内物業服務面積做到5億,五年内物業服務面積達到10億平。

    也無怪乎,碧桂園将2017年定位為深度布局品牌之年,畢竟一定程度上來說,有規模就有了品牌。而品牌,或許也是碧桂園通往未來的另外一張增值船票。

    撰文:王柔金    

    審校:徐耀輝



    相關話題讨論



    你可能感興趣的話題

    博鰲特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