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特色小鎮到改造項目,綠地加速獲取土地儲備,無疑顯示了其在行業集中度加強和房企規模快速擴大之下的快步追趕,但機遇從來並不單行,大盤模式或許還暗含未知的漩渦。
觀點地産網 距離簽約7700畝都江堰國際康養特色小鎮項目僅半個月,綠地又簽下了另一個“龐然大物”。
8月20日消息顯示,綠地集團和山西太原小店區政府簽署合作協議,成為嘉節村6839.9余畝城改的主導方,據此收獲了自進入太原第一個項目棗園之後的另一個舊改項目,也是綠地集團在山西區域的第十一個項目。
熟悉綠地的人士對于以上的合作或已見怪不怪,與近半年以來綠地披露的項目相同的是,嘉節村項目的合作内容中,同樣伴随着大金額的投資、大範圍的開發面積。
自張玉良在2017年年初表态認為:“增長較快的房企往往是20%大項目貢獻了80%的業績”,並提出2017年綠地要在一二線重點城市遠郊及周邊儲備10-15個特色小鎮大盤項目之後,綠地大手筆的項目拿地步伐就不曾停下。
截至2017年上半年底,綠地集團已經簽約了一大批特色小鎮項目,涉及土地約40000畝,已實現供地近3000畝,預期将在下半年和明年形成批量産出。
其中包括了甯波杭州灣、西安西咸新區、山東雪野湖以及雲南昆明、南京高淳、鄭州新密、河北大廠、南昌贛江新區、成都都江堰、成都峨眉山等地,主要分布于圍繞重點城市及周邊有溢出效應的區域。
從特色小鎮到改造項目,綠地加速獲取土地儲備,無疑顯示了其在行業集中度加強和房企規模快速擴大之下的快步追趕,但機遇從來並不單行,大盤模式或許還暗含未知的漩渦。
改造大盤潛行
公開資料顯示,嘉節村是2017年太原市重點改造村,位于龍城大街以南,濱河東路以東,小店村以北,紅寺村,範家堡村以西。社區共有居民1490戶,總占地面積為6839.9余畝。
另外,嘉節社區周邊地理位置優越,不僅交通便利,而且向西不到1公里就是眼下備受龍城市民關注的汾河三期改造工程的施工現場,目前河道拓寬工作以及河岸上的遊船碼頭、親水平台、休閑花園、運動、健身等設施和特色景觀也在建設當中。
該項工程預計将在2018年完工,並将在2019年舉行的青運會上,作為水上項目的舉辦地而投入使用。
太原作為綠地華北區域涵蓋的五大城市之一,近年來鮮少進入大衆的視野,但這一城市也是綠地開啟全國化戰略之後早期布局的城市。戲劇性的是,彼時綠地同樣是通過舊改項目棗園打開的大門。
2006年8月,綠地與太原市政府正式簽署城市建設戰略合作協議,由綠地集團投資32億元建設棗園東部新城基礎設施、長風商務區現代服務業以及教育城基礎設施與配套等三個項目。
及至2007年5月,上述簽約的兩個項目打造的“綠地半山國際花園”和“綠地長風世紀城”開工,成為綠地集團2007年商業地産拓展中的重要一環,總投資額增加至45億元。
據悉,作為棗園東部新城一期項目,綠地半山國際花園總規劃用地452畝,總建築面積近20萬平方米,總投資額約10億元,規劃建設住宅、中小學以及高檔酒店、花園式休閑商業等現代服務業設施,該項目的開工建設標志着太原着力打造的城市新名片———東部新城建設開始了實質性的啟動。
長風綠地世紀城項目則位于長風商務區南側,總規劃用地772畝,總建築面積120萬平方米,總投資額約35億元。作為規劃中的太原市新的政務中心長風商務區的配套項目,“長風綠地世紀城”建設高檔辦公樓、酒店、購物中心、特色商業街以及公寓、中小學校配套設施。
對于缺乏大型綜合現代服務業項目及公寓住宅的太原而言,綠地的進駐在一定程度上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據悉,在“綠地半山國際花園”和“綠地長風世紀城”項目之後,綠地相繼打造並推出了綠地山鼎莊園、綠地盧浮公館、綠地中央廣場、大同綠地世紀城、璀璨天城、新都會、太原綠地城等商住項目。
查閱綠地控股2016年度業績報告顯示,目前綠地在山西擁有兩個子公司,分别為綠地集團太原置業有限公司和上海綠地集團大同市新源房地産開發有限公司,項目位于太原及大同兩個市。
統計期内,綠地于山西兩市持有待開發的土地面積共計31.49萬平方米,分别為大同南郊綠地世紀城項目、盛高日出東山二期和綠地半山國際花園,以上項目綠地持股為60-80%。
綠地山西區域中心最新披露的信息顯示,山西區域中心在上半年累計實現銷售20.6億元,完成目標任務142.6%;與上年同期業績相比更是翻了一倍多。
張玉良加減法
不錯的業績表現之外,綠地山西區域中心也喊出下半年“撸起袖子加油幹,明确目標向前沖”的口号。
環視綠地的整體步伐,從特色小鎮到改造項目的快速擴充土地儲備,也可見張玉良在進行加減法之下的對3000億元目標的沖擊。
2017年初,張玉良在向外披露年度業績之時,就釋放了綠地今年要加快節奏的信息。他表示,經過2014、2015年的深度調整之後,綠地在2016年進入了調整以後的新增長期,未來兩年的增長速度會遠遠好于前幾年。
彼時,張玉良一方面表示要把商業地産占比從50%降到35%,另一方面提出2017年要加快培育和形成新格局、新動能、新優勢,並從産業、投資及管理層面均确立了全新的增長“引擎”,而這些新驅動力将推動綠地各項主要經濟指標力争實現10%-15%的目標增長。
在他看來,“作為一家大規模的企業,把業務單一放在房地産上,是非常危險的,因而綠地需要向關聯産業轉移“,張玉良明确提出在房地産主業之外,要協同“大基建、大金融、大消費”三大闆塊共同發展。
及至7月24日,綠地控股在上證e互動問答中明确表示,2017年公司全年業績目標是:實現營業收入3000億元,利潤總額160億元。
張玉良的此番表态可謂是為綠地未來的發展方向定下基調,而在随後的8個月里,外界看到,特色小鎮成為綠地沖擊3000億元營收目標的一個主要突破口。
據觀點地産新媒體查閱數據顯示,截至2017年上半年底,綠地集團已經簽約了一大批特色小鎮項目,涉及土地約40000畝,已實現供地近3000畝,預期将在下半年和明年形成批量産出。
其中包括了甯波杭州灣、西安西咸新區、山東雪野湖以及雲南昆明、南京高淳、鄭州新密、河北大廠、南昌贛江新區、成都都江堰、成都峨眉山等地,主要分布于圍繞重點城市及周邊有溢出效應的區域。
在特色小鎮風口,綠地快速獲取項目的能力無疑将為其增加更多的土地籌碼,但有市場人士也指出,綠地這般如星火燎原的“大盤狩獵“行動,其中或許也暗含未知的“漩渦”。
該人士認為,雖然綠地並不缺乏大型綜合體項目的開發經驗,但從其過往開發的項目來看,這些項目的開發過程中必然伴随着開發周期長、商業比例大等資金沉澱期過長的問題,特色小鎮項目的開發運營更是如此,甚至相比于可以散售的綜合體項目,特色小鎮對于開發者在産業導入、生态運營有着更高的要求。
“過去的兩年綠地一直處于調整期,其在在商業地産的‘沉浮’在某種程度上也顯示了這種‘大盤模式的陷阱’,但從另一角度來看,矯枉過正,過猶不及,快速拿下大盤項目之下最根本的還是對項目開發運營能力的考驗。”
撰文:王州婷
審校:徐耀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