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正處在快速發展階段和定下千億目標的融信而言,優質的土地儲備無疑是未來銷售增長的有力保證。而對産品的專注和熱忱,更是其在大鳄林立的“紅海”中獲得一席之地的取勝之道。
觀點地産網 格局瞬息萬變的地産江湖里,“規模越大越安全”正在成為整個行業的信條。當“碧萬恒”紛紛沖過三千億甚至四千億時,仍有不少中型房企在房地産周期浪潮中努力追趕。
對企業而言,這是最好的時代,也是最壞的時代。市場熱度持續提供了源源不斷的機遇,在地産上行周期時抓住機會擴大規模,迎接它們的才會是最好時代,反之,當進入衰退期和調整期的時候,大魚吃小魚的結局或難避免。幾年之間,其興也勃,其亡也忽。
並購漸成房企擴張新路徑。據普華永道統計,2017年上半年中國並購交易金額同比增加78.5%,數量增加24.7%,每例平均交易額在逐步上升。
並購的風潮下,今年7月27日,融信28.97億元受讓甯波海亮及安徽海亮過半股權,新增土儲500萬平方米,同時一口氣完成中西部省會及周邊城市的布局。
在即将結束的2017年,融信中國将取得最好的銷售成績,中期業績顯示,融信上半年營業收入約為人民币119.01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約70.42%,毛利為人民币22.10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約71.96%。最新發布的9月銷售報告顯示,截至2017年9月31日,融信總合約銷售額為人民币301.28億元,比2016年全年銷售超出22.4%。
對于正處在快速發展階段和定下千億目標的融信而言,優質的土地儲備無疑是未來銷售增長的有力保證。而對産品的專注和熱忱,更是其在大鳄林立的“紅海”中獲得一席之地的取勝之道。
全國化布局棋盤漸現
如果說去年剛剛移師上海的融信還着眼于長三角區域的擴張,那麼在進入上海的第二個年頭里,融信全國化布局棋盤已逐漸清晰。
2016年年報顯示,截至2016年12月31日,融信在全國7個城市擁有38個項目。期内,融信中國新增21幅地塊,總建築面積超527萬平方米,其中17宗地塊位于長三角經濟圈的高增長潛力城市。
截至2017年6月30日,融信在上海、杭州、南京、成都、重慶、天津、廈門、福州、鄭州和甯波等全國18個城市已擁有76個地産項目,總土地儲備1301萬平方米。其中,在福州、杭州、南京、上海、廈門和天津等一二線的項目在融信總土地儲備面積中占到了67%,而這些城市的房地産需求強于全國平均水平。
半年報顯示,在地價普漲之下,2017年上半年融信地塊收購的平均成本較2016年下降3%,約為每平方米人民币8390元;而項目合約單價達人民币每平方米25855.4元,較2016同期上升約64.29%。其中,一二線城市拿地均價為10603元/平米,在售項目均價為26584元/平米;三四線城市拿地均價為5754元/平米,在售項目均價為14469元/平米。
值得注意的是,融信也開啟多元化拿地模式,不過相比于同行,融信在並購這件事上則顯得頗為謹慎,在傳出收購海亮地産3個月之後,7月27日,融信才低調公告,以28.97億元受讓甯波海亮及安徽海亮55%股權。
據觀點地産新媒體了解,並購海亮将為融信帶來17個城市的35個項目,分布于合肥、鄭州、西安等省會及周邊城市,可售面積逾500萬平方米,、初步完成自東向西的全國化布局。更值得一提的是,此次並購的平均土地成本不到1000元/平方米。
早在今年3月的2016年度業績會上,融信董事局主席歐宗洪就曾透露,今年會加大並購及舊改比例,确保在土地市場火熱的現狀下,能以相對合理的價格獲取優質土地。
作為地産行業的後來者,融信既保持了後發企業不得不為之的勇猛進取,也逐漸懂得“運籌帷幄、決勝千里”的沉穩。
全國化布局加速下,融信已形成了深耕各大區域的營銷團隊。目前,融信内部共有四大事業部,包括以福建區域為主第一事業部、以上海、南京區域為主的第二事業部、由融信杭州區域升級而來的第三事業部,以及位于北方,以鄭州為核心的第四事業部。
可以預見的是,未來融信的四大事業部将各自聚焦相應區域,全面打開全國化布局。
産品對企業意味着什麼?
在一個泥沙俱下的市場里,産品決定一切。對産品的專注和熱忱,亦是融信在大鳄林立的“紅海”中持續發力的生存之道。
随着購房者的話語權在不斷增強,産品本身的價值成為赢得市場競争的關鍵。與之相應的,房地産行業已經告别粗放式發展,進入精細化管理時代。房地産企業商業模式逐步由重視融資、拿地,向注重産品、管理轉變。
以融信深耕的杭州市場為例,進入這座城市的外來企業不乏萬科、融創、龍湖等一路順風順水的龍頭房企,也有不少“水土不服”,便匆匆黯然離場的企業。
曾有業界人士指出,由于綠城、濱江等本土豪宅專業戶的伫立,不僅外來房企很難做大規模,杭州消費者對房屋産品的要求也水漲船高,對企業而言,這是一座挑剔的城市。除了有地、有錢,産品和口碑的累積是所有來杭房企的必由之路。
從2013年進入杭州市場,四年間,從學院路三盤到錢江兩岸全面布局,融信落子20有余,以自身對市場的敏銳觸覺追随着城市規劃發展走向,摸索出融信的“杭州模式”,更昭示了自身産品的實力。
四年前,融信攬下學院路藍孔雀兩宗宅地,正式踏入這片土地,沒有本土合作開發,融信憑借着自身的努力,以融信·藍孔雀、融信·學院府、融信·杭州公館三盤,打入杭州市場。随着第一代産品的落地,融信奠定了深耕杭州的基礎,也經歷了一個摸透杭州本土脾胃的過程。
進入2017年,融信在杭的戰略更為清晰。5月20日,融信杭州2017品牌戰略發布會召開,正式宣告進入全新的時代——以2.0更新杭州。
對産品的用心最終呈現在銷售的增長,在進入杭州的第三年,融信便奪得杭州銷售十強。從1.0到2.0,融信對這座城市理解得更為透徹。
作為融信的王牌産品——公館繫産品線,2017年9月面世的融信(心築)公館·ARC,是融信繼杭州公館、藍孔雀、學院府之後,在學院路上的第四個項目。
回到最初進入杭州市場的學院路,融信也已今非昔比。
由外而觀,設計師循着紮哈大師的藝術理想,将源自世界著名公寓的動态化曲線與空間營造思考,應用到建築的設計中,為居者帶來非凡的生活美學體驗。此外,海浪會客廳、海上運動場等泛海岸度假風主題園林,為居者渲染“遊艇生活”度假感受。
從内感之,融信以人的居住舒适度為原則,深入滿足生活營造的内在需求。為讓每個業主享受更多的陽光,北高南低西高東低的建築格局、盡可能的建築正南布局與四開間朝陽設計,最大的開間有近40米,建築面積約139平方米戶型的客廳直面6.7米寬的視野。
融信杭州區域公司總經理余麗娟曾說過,“我們沒有把自己單純當成建築商,而是與城市一同發展的配套服務商,是城市文化的傳承者,也是各個區域資源的整合者。”
正是基于此,融信才能在大鳄林立、口味挑剔的杭州市場占據一席之地。
撰文:黎倩
審校:武瑾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