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昏已至,先是資本從地産退去,再是地産從球場退去。
觀點網 終于還是等來撤退的消息。
3月12日,大連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宣布,大連足球改革發展工作組組建管理團隊接管大連人職業足球俱樂部,對俱樂部進行全權管理。
公告稱,萬達集團、一方集團将繼續支持大連職業人俱樂部和大連足球發展。
根據協議,萬達集團将承擔俱樂部接管前二十來年的全部歷史債務及未來三年俱樂部運營、青訓及大連市校園足球小學基地校運營等全部費用,将總成本約16億元的大連足球青訓基地捐贈給大連市國有企業德泰控股用于發展足球事業。
大連人職業足球俱樂部,曾用名為大連一方足球俱樂部,是大連本土的第三支職業足球隊,現征戰于中國足球協會超級聯賽,球隊主場設在大連市體育中心體育場。
眼看它起高樓
1994年,萬達集團入主大連足球,大連萬達足球俱樂部征戰甲A聯賽期間,曾在1994、1996、1997、1998年獲得聯賽冠軍。從1995年聯賽第11輪到1997年聯賽第21輪,大連萬達創造了整整55場國内頂級聯賽不敗的紀錄,並獲得了聯賽3連冠。
高歌猛進的當口,1998年足協杯半決賽中,大連萬達點球敗給了遼甯天潤。全場多次判罰令球迷激動,王健林也向媒體直言不滿,一怒之下宣布退出足壇。
“雖然聯賽有進步,但球場上的黑暗太多了,我鄭重宣布,現在的聯賽狀況,想搞好足球還是不行的,今年聯賽結束後,萬達将永遠退出中國足壇。”
次年,萬達将俱樂部30%股份轉讓予大連實德集團,球隊更名為大連萬達實德足球隊;一年後,大連實德再以1.2億買下俱樂部所有股份,俱樂部和球隊同時更名大連實德,王健林的大連足球時代正式結束。
萬達“斷交”足壇後,下一個黃金時期是中國恒大登場。
2008年,中國樓市迎來瘋狂增長的黃金時代,房企成了最先富起來的一批。如果說在中國玩足球無異于賠本賺吆喝,那麼當時的地産投資者博的就是吆喝聲能有多大。
賽場上的足球運動員奔跑時,球服上印着的隊名在觀衆眼前怒刷存在,這既是一場又一場的足球競技,也是一遍又一遍的房企活廣告,更是排面。
2009年恒大營收合計57.13億元,淨利潤10.46億元,許家印用10%的淨利潤買下廣州恒大。2010年3月1日,恒大宣布正式接手廣州足球。發布會上,許家印承諾全力以赴搞好足球俱樂部,“要做就要做到最好!”
此後10年間,廣州恒大獲得八個聯賽冠軍,兩座亞冠冠軍。彼時有數據統計,12年來恒大在球隊上的開銷達137億。
生意人不做賠本買賣,巨額投資後許家印借足球生意賺得盆滿缽滿。
僅2009至2013年的四年時間,恒大銷售額從303億元蹿升至1004億元。到2020年,恒大全年銷售額達到7233億元。同時,恒大在保險、糧油、飲用水、健康、汽車等多元業務方面,實現齊頭發展。
地産金主
熱血的資本故事最是吸引人。
事實上,盡管恒大並非國内最早投資足球的地産企業,但卻是“跟随者”最多的。作為這場“投資活動”中的領頭羊,恒大無疑是後來者們的意見領袖。
2011年,在恒大正将足球玩得風生水起時,廣州第二家由地産公司投資的球隊也于7月1日召開新聞發布會,正式亮相。
發布會上,富力地産久未露面的老闆張力宣布成立廣州富力足球俱樂部。
張力稱,之所以下定決心投資足球,主要還是因為和恒大主席許家印一起去歐洲考察的時候,天天看見許家印的秘書将有關恒大足球俱樂部的消息收集給其閱讀,再加上許家印的強烈“推薦”,于是在一周之内,富力完成了球隊的收購。
彼時,富力銷售業績以百億計,足球投資的1500萬元支出如九牛一毛。在接受媒體采訪時張力亦坦承,足球隊的建設、競賽都有媒體的報道,“這也是對公司品牌的宣傳”。
跟随恒大,足球場上的地産營銷風靡。2015年,足球改革方案出台,彼時有足球俱樂部高層認為,足球春天即将到來。
在那一年,久别足壇的萬達集團宣布出資4500萬歐元購買馬德里競技足球俱樂部20%的股份。緊随其後,華夏幸福基業正式冠名中甲球隊河北中基,並在京宣布新任主教練為曾執教過皇馬、巴薩的名帥安蒂奇。
此時,國内16支中超球隊,包括廣州恒大,北京國安,廣州富力,山東魯能,天津泰達,貴州人和,上海申花等,約8成球隊背後是房地産及有房地産業務的公司支持。
做足球這件事情上,胡葆森可能有不同見解。
1992年,建業成立,兩年後建業俱樂部誕生。後來胡葆森再被問到入主河南足球的原因,也只回答說是“感情用事”。
不同于恒大和它追随者們的大開大合,建業球隊看似小打小鬧,但在足球這件事上一做就快三十年。在胡葆森看來,這是建業人文化自覺、文化自信的一種表現,是初心、是一脈相承。畢竟花了很多錢。
或許宋衛平最能與胡葆森惺惺相惜。
1998年,宋衛平成立綠城足球俱樂部。2004年,綠城投資1.3億元,征地216畝,興建了綠城中泰足球訓練基地。在當時中國足球迅速降溫的當口,反其道行之,建立了以“文化開啟心智,心智引領技術”為理念的足球學校。
近年來,綠城越發囊中羞澀,宋衛平也終于放手,決定在現實面前轉身離開。
過去砸錢是“排面”,是情懷,如今已是負擔,沒什麼比關起門來過好自己日子更重要。
玩不轉的足球
屢戰屢敗的中國男足1:3輸給越南之後,球迷徹底失去信心。而在這之前,中國足球早已一落千丈。
随着中超一繫列最新改革,目前國内投資方不再熱衷于投資足球。與此同時,足球背後正上演着“房企大撤退”。
2020年,房地産行業三道紅線政策出台,房地産高杠杆時代宣告結束,融資渠道受阻,行業各種政策管控趨嚴,讓曾經揮金如土的房企巨頭們陷入了困局。
同年,為整頓這把燒了十年的金元足球之火,中國足協規定中超、中甲、中乙俱樂部的單個财政年度總支出分别控制在6億、2億以及5000萬人民币内。
2021年,正式開始實施“俱樂部名稱中性化”。所有中超球隊,隊名開始去企業化,球隊名稱不得含有其他法人或非法人組織名稱,不得使用與俱樂部股東或股東關聯方的字号、商号或品牌名稱,也不得使用與上述相似的名稱。
江蘇蘇甯改名江蘇隊,廣州恒大改名廣州隊,廣州富力改名廣州城隊,河北華夏幸福改名河北隊,上海上港改名上海海港、上海綠地申花改名上海申花……
資料顯示,截至2021年9月,中超16家俱樂部中由房地産主導的占據10家,分别是:廣州(恒大)、廣州城(富力)、深圳(佳兆業)、申花(綠地)、國安(中赫)、大連人(萬達)、武漢(卓爾)、河北(華夏幸福)、河南(建業)以及滄州雄獅(永昌)。
但球隊背後的房企或捉襟見肘,或自顧不暇。過去談的是情懷,如今也得考慮現實摸着口袋掂量着辦。
金主沒錢、球隊斷糧,伴随着欠薪、解散、退賽,昔日被“供養”的球員加入了房企讨伐大軍。
黃昏已至,先是資本從地産退去,再是地産從球場退去。
世說 | 鈎沉里的商業筆記:你能看到多遠的過去,就能看到多遠的未來。
撰文:潘玲宣
審校:徐耀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