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所以能夠實現扭虧為盈,主要得益于期内金融資産虧損準備撥備規模大幅下降。
觀點網 除了少數尚未復牌的企業,大部分上市物企都披露了公司中期業績。
數據顯示,在統計的60余家上市物企中,營業收入總額超1400億元,同比增長超6%,較上年同期增速下降約2個百分點;對應淨利潤總額規模約為90億元,同比降速達30%。
整體來看,行業仍處于增收不增利困境。分析認為,上半年共有17家上市物企錄得負增長營收業績;36家物企淨利潤為負增長,超五成企業同比利潤下滑;6家物企進入虧損狀态。
正是在這樣的行業環境中,佳兆業集團創始人郭英成選擇“出山”,接掌佳兆業美好,並在上半年交出了一份還算不錯的成績。
4月16日,佳兆業美好執行董事謝斌鴻辭任,同日,郭英成被任命為新的執董,這也是他首次進入該公司董事會。
5月20日,郭英成進一步出任董事會主席及提名委員會主席,而原主席廖傳強則接替了牟朝輝成為新的行政總裁。
郭英成此次出山掌權,或許是受困于房地産行業遠超預期的調整周期,因此決定轉換視野;又或許是因為佳兆業美好去年虧損幅度擴大至4.38億元,打算親自出面挽回頹勢。
不管原因為何,在郭英傑進入佳兆業美好後,交出的這份中期業績也實現了扭虧為盈。
根據中報顯示,佳兆業美好上半年總收益約為8.98億元,同比增加約2.0%;同期錄得毛利約為2.55億元,同比增加約4.1%;毛利率為28.4%,與去年同期基本持平,同比僅略微提升0.5個百分點。
報告期内,公司經營利潤約為1.04億元,而去年同期為虧損1.18億元;淨利潤規模為5070.4萬元,上年同期虧損為9693萬元,成功扭虧;歸母淨利潤約4434.6萬元,上年同期虧損1.01億元。
從各項業績指標看,佳兆業美好上半年的表現雖然算不上特别亮眼,但與許多同行相比還算有所變化。
之所以能夠實現扭虧為盈,主要得益于期内金融資産虧損準備撥備規模大幅下降,該項于今年上半年的虧損規模錄得為5801.4萬元,而去年同期為2.63億元,同比減虧約2.05億元,淨利潤同時期内的增長規模約為1.48億元。
雖然金融資産虧損減值大幅下降了,但佳兆業美好上半年的貿易應收賬款計提減值規模卻較上年末上升了約5.1%至9.39億元,超過了公司總營收規模;期末余額為4.69億元,較上年末上升了19.2%。
從業務層面來看,佳兆業美好上半年的營收增速與規模拓展相互挂鈎。
截止6月30日,該公司在管面積約為1.045億平方米,較上年底增長約2.2%,與公司營收增速基本同步,在管項目達到732個,累計進駐21個省份77座城市。其中,來自關聯方的面積約為4297.1萬平方米,占比41.1%,與上年末的41.0%基本不變;來自第三方的面積為6156.2萬平方米,占比58.9%。
期内,佳兆業美好首次拓展進駐江西吉安、贛州市場。從區域分布來看,長三角地區是公司的“大本營”,在管建築面積占比56.8%,粵港澳大灣區在管面積占比23.0%,華西地區占比9.1%,華中地區、環渤海經濟圈的占比均為5.5%。
物業服務業态覆蓋住宅、商業、寫字樓、文體場館、學校、高端案場、醫院、城市公建、文旅等9大業态産品體繫。其中,住宅社區在管建築面積為6071.7萬平方米,占比58.1%;非住宅物業在管建築面積為4381.6萬平方米,占比41.9%。
期末,總合同建築面積約為1.32億平方米,較去年底增加僅21.7萬平方米,公司在“增量盤”方面的打造工作仍有待加強。
上半年,佳兆業美好也在不斷挖掘“存量盤”的盈利空間,不斷地延伸、拓寬增值服務鍊條,尋求打造第二增長曲線。
在今年6月,佳兆業美好接連在佛山、東莞、珠海、成都、重慶、上海六大城市同步開設小K生活展示館。
據了解,小K生活展示館是佳兆業美好提供社區鄰里生活服務,拓展增值服務業務鍊條的重要探索,是公司打造的生活服務線下端的綜合性服務門店,集社區團購、時令優選、家政維修、旅遊康養、全屋裝修、局部翻新、房屋租售、資産托管等增值服務為一體。
去年6月,佳兆業美好在廣州設立了首家小K生活展示館,經過一年發展,目前已經在線下設立了九家自有門店小K生活展示館,基本位于粵港澳大灣區城市群,覆蓋深圳、惠州、東莞等九大城市。
只不過,雖然動作不少,但相應的業績卻未能有起色,期内公司業主增值服務總收入同比減少了8.7%至8484.3萬元,占公司總收入比例為9.4%,同比下降了1.2個百分比。對此,公司指出減少主要是由于居民消費低迷、行業競争加劇的市場環境。
其他業務分部方面,上半年來自物業管理服務的收入約7.07億元,同比增長約9.0%,占總收入比例同比提升5.1個百分點至78.8%;非業主增值服務收入1.06億元,同比減少23.3%,占比下降3.9個百分點至11.8%。
整體來看,佳兆業美好雖然在今年上半年成功實現了扭虧為盈,但未來仍有許多難題需要面對。
免責聲明:本文内容與數據由觀點根據公開信息整理,不構成投資建議,使用前請核實。
撰文:黃金土
審校:徐耀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