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事會新鮮血液的注入,或許能讓市場看到佳兆業創始人郭英成再次帶領公司沖出困境的可能。
觀點網 從債務違約到逐步走出困境,市場對被譽為“不死鳥”的佳兆業一直投以高度關注。
9月13日,佳兆業集團連發了三條公告,披露關于董事變動以及境外債務重組進展。
據董事變動人事公告顯示,在佳兆業任職超23年的“老臣”孫越南宣布按計劃退休,並辭去公司董事會副主席、執行董事及授權代表職務,但将擔任集團高級顧問。
同時,佳兆業宣布公司首席财務官羅婷婷、高級副總裁宋偉及高級副總裁劉立好獲委任公司執行董事,其中羅婷婷兼任公司授權代表。
從資料上看,新上任的三位執行董事均為80後,位于1983年至1985年之間,且在佳兆業任職已經超過10年時間,是名副其實的“得力幹将”。
董事會新鮮血液的注入,或許能讓市場看到佳兆業創始人郭英成再次帶領公司沖出困境的可能。
佳兆業最新的董事會成員名單中,執行董事共7位,分别是創始人郭英成、行政總裁麥帆,聯席總裁李海鳴、聯席總裁郭曉群,以及新加入的羅婷婷、宋偉與劉立好3位高管。
在公布完董事變動後的同一天,佳兆業還披露了有關境外債務重組進一步資料。
據公告顯示,同意費截止9月12日下午5時屆滿。同時,截至本公告日期,佳兆業範圍内債務未償還本金總額約74.88%及瑞景範圍内債務未償還本金總額約80.82%的持有人已加入重組支持協議。
就在今年的8月20日,佳兆業同樣了發布公告稱,已與債權人小組達成重組支持協議。根據公告,該協議涵蓋的債權分别占佳兆業未償還債務本金總額的34%以上,以及瑞景集團未償還債務本金總額的36%以上。
在公告的最後,佳兆業指出,重組計劃的成功實施需要獲得更廣泛支持。公司呼籲尚未簽署重組支持協議的佳兆業集團及瑞景集團債務持有人,盡快加入該協議。
據天眼查風險信息顯示,截至2024年9月13日,佳兆業集團(深圳)有限公司有70余條被執行人記錄,累計被執行總金額178.9億元;佳兆業集團有限公司共有10條被執行人記錄,累計被執行總金額1016.58萬元。
回顧佳兆業這些年的發展,似乎一直困在債務重組的網中。
2014年底初次陷入債務危機,佳兆業在深圳的房産被限制或鎖定,随後觸發了匯豐銀行貸款的違約事項,可能導致後續債務的交叉違約。
2015年3月2日,佳兆業首次披露了境内債務重組方案,主要條款包括債務抵押品及擔保不變,不削減任何債權人的本金,但利息将予以減少,年限将予以延長。
歷經一年多的時間,截至2016年中期,佳兆業境内外接近650億元債務完成重組,並于2017年初成功復牌。
相比于上一次的成功債務重組,2021年之後的房地産調整,使得大量房企債務違約,佳兆業也不例外。
2023年10月,佳兆業發布了境外債務重組公告,已就123億美元的境外債務制定初步指示性重組方案,並有超過35%的債權人加入境外債權人小組。其中,重組方案主要涉及債轉股、發行新債、出售資産三個方面。
截至目前,佳兆業集團存續的18只美元債已全部違約。
截至2024年6月30日,佳兆業集團現金及銀行結余(剔除受限制銀行結余及現金)為約7.46億元,短期借款為約1176.04億元,現金短債比為0.01。
與此同時,合同負債為約187.91億元,總負債(包括永續資本證券)約2345.2億元,總資産約為2245.82億元。
總負債(包括永續資本證券但剔除合約負債)和總資産(剔除合同負債)分别為2157.29億元和2057.91億元,資産負債率(剔除合同負債)為104.8%,較去年同期增加約7.8個百分點。
不僅如此,佳兆業在境外也面臨清盤呈請和多起法律訴訟。去年7月,佳兆業發布公告稱,布洛德峰投資顧問有限公司針對公司向香港高等法院提出清盤呈請,指控其未償還1.7億元的公司債券。
然而,有“不死鳥”之稱的佳兆業沒有輕易被結束。
今年9月3日,佳兆業集團控股有限公司發布公告,宣布清盤呈請聆訊日期由原定的2024年9月9日延期至2025年3月31日。
雖然未來是否會被清盤尚未可知,但起碼也為集團争取了更多時間進行債務重組和業務調整。再者,佳兆業背後的土儲規模也為它保留了足夠的空間。
截至2024年6月30日,佳兆業集團于全國50個城市合共擁有186個房地産項目,土地儲備約2330萬平方米。其中,大灣區土地儲備約1364萬平方米,占集團整體土地儲備的59%。
此外,集團連同合營企業及聯營公司在粵港澳大灣區有一百多個城市更新項目尚未納入土地儲備,占地面積約3800萬平方米。
在2024年中期業績會上,佳兆業管理層也做出了表态,除了推進重組支持協議,還将采取加快物業銷售、出售項目股權、減少開支等措施,減輕流動資金壓力,推進債務重組。
不過,對于佳兆業的債務危機,數額龐大僅是冰山一角,其财務結構與多元債主糾葛,才是最棘手的難題。
免責聲明:本文内容與數據由觀點根據公開信息整理,不構成投資建議,使用前請核實。
撰文:徐穎珊
審校:徐耀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