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6萬億元債務限額,分三年安排,2024—2026年每年2萬億元,支持地方用于置換各類隐性債務。
觀點網訊:11月8日,全國人大常委會辦公廳舉行新聞發布會,财政部部長藍佛安表示,安排6萬億元債務限額置換地方政府存量隐性債務,是黨中央統籌考慮國際國内發展環境、确保經濟财政平穩運行,以及地方政府化債實際等多種因素,作出的重大決策部署,是今年一繫列增量政策的“重頭戲”。經全國人大常委會審議通過,今天正式向社會公布。這6萬億元債務限額,分三年安排,2024—2026年每年2萬億元,支持地方用于置換各類隐性債務。
這些年,在各地各部門協同努力下,我國地方政府隐性債務規模不斷減少。2023年末,經過逐個項目甄别、逐級審核上報,全國隐性債務余額為14.3萬億元。今年以來,受外部環境變化和内需不足等因素影響,經濟運行出現一些新的情況和問題,稅收收入不及預期,土地出讓收入大幅下降,各地隐性債務化解的難度加大。
針對上述情況,從2024年開始,連續五年每年從新增地方政府專項債券中安排8000億元,補充政府性基金财力,專門用于化債,累計可置換隐性債務4萬億元。再加上這次全國人大常委會批準的6萬億元債務限額,直接增加地方化債資源10萬億元。同時也明确,2029年及以後年度到期的棚戶區改造隐性債務2萬億元,仍按原合同償還。
上述三項政策協同發力,2028年之前,地方需消化的隐性債務總額從14.3萬億元大幅降至2.3萬億元,平均每年消化額從2.86萬億元減為4600億元,不到原來的六分之一,化債壓力大大減輕。我們估算了一下,地方依靠自身努力化解是完全可以做到的,甚至有些地方是比較輕松的。 總的看,我們推出的是一攬子、綜合性、靶向準的化債組合拳,作用直接、力度大。
審校:楊曉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