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華為的故事,大約可以追溯到2018年前後,並在近兩年取得了更為密切的聯絡。今年6月準備“2024博鰲訪問”繫列報道時,華為也在我們的意向采訪名單中。但因時間不巧,最終未能成行。
編者按:2024年,面對經濟與行業調整的大環境,如何穿過風暴,在周期考驗和市場競争中赢得生存與發展,是每一個企業掌舵者需要思考的核心問題。
在這一背景下,觀點新媒體策劃並推出“穿過風暴”年度繫列報道,尋找一批在變革中砥砺前行、推動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企業共同迎接新的一年。
同時,我們将繼續對話一批具有全球視野和豐富學識的經濟學者與行業領袖,從他們的角度,解讀行業與企業的未來發展。
觀點網 近年來,與房地産企業交流中,數字化總是避不開的話題之一。許多企業建立起專門的數字化部門,並在管理層中設置相應崗位。即便如此,能夠做到侃侃而談,有切身經驗可供分享的還是少之又少。
一方面是房地産行業的數字化轉型仍處于發展初期,相較其他行業明顯滞後。另一方面,行業主體分散且基數衆多,基礎的信息采集與繫統搭建就已經耗時耗力,難以見到短期成效。
即便企業意願度高,仍是一項長期工程。
從原來粗放式管理向精細化轉變、向管理要紅利,對地産企業來說,未來還是要通過數字化、智能化提升運營管理能力以及産品競争力。
變革是趨勢,但這條數字化的變革之路似乎仍在等待引路人。好在部分頭部企業較早開啟了數字化進程,在他們的合作夥伴中,“華為”的名字時常出現。
這封信的到來,既是源于我們對地産行業數字化轉型的深入關注和探讨,也基于我們對華為的好奇——
一家科技企業如何将自身專長拓展運用至更廣泛領域?在華為看來,房地産行業正處于數字化的哪一階段?
轉型過程中,房地産企業目前最迫切需求的是什麼?遇到了哪些障礙?以及最重要的,華為能夠提供什麼?
帶着這樣一些問題,我們向華為發出了信件,並得到回復。
技術引領轉型
研發上的投入,是華為保持技術優勢、掌握話語權的基石。
最新數據顯示,今年前三季度,華為營業收入達到5859億元人民币,同比增長29.55%;淨利潤同比下降13.75%,為628.7億元人民币。營收利潤表現的不平衡,主要原因是華為在研發方面毫不吝啬的投入。
據财務報表,華為今年前三季度研發費用高達1274.12億元人民币,同比增長10.80%,占營收比重為21.75%。
去年全年,華為研發費用支出為人民币1647億元,占全年收入的23.4%;近十年累計投入的研發費用超過人民币11100億元。
作為一家科技領域的頭部企業,華為研發投入的增加以及能力的持續積累,使其成為企業數字化轉型的最佳夥伴之一。
數字化轉型道路仍充滿不确定性,“靠譜”的夥伴能夠給予更關鍵、更有效的支持。
華為認為,數字化分為基礎信息化、應用數字化、全面繫統化、智慧生态化四個階段。由于起步較晚,當前房地産行業普遍處于基礎信息化階段,部分企業已進入應用數字化,但是全面繫統化的少之又少。
在頭部企業轉型的引領作用以及變革驅動下,行業數字化深度有望在3-5年顯著提升。
目前,已經有集團型大型企業希望與華為交流數字化轉型相關議題,學習華為數字化轉型方法論。而華為也基于對各個行業數字化轉型的實踐經驗,與業界優秀合作夥伴共同攜手,不斷打造更具競争力的産品和場景化解決方案。
針對住宅開發、商業綜合體、産業園區、酒店、場館等細分場景,華為也已經形成成熟方案和産品。
随着我國住房發展進入新階段,人們對于住房的需求已經從“有沒有”轉向“好不好”, 綠色、低碳、智能、安全的住宅産品成為主流需求。
舉例來看,今年4月,台州綠城鳳起潮鳴約1.6萬方的全維示範區正式開放。這是綠城與華為智能首個深度合作項目,引入台州首個全屋FTTR光纖,在199㎡、239㎡、269㎡精裝樣闆中,引入摩根和華為全屋智能。
通過聯動智能門鎖及智能感應傳感器,集合空調、新風、地暖的“三合一”方案,配合面闆、語音、APP等智能交互技術,支持根據業主習慣,量身定制多元生活場景。
今年10月30日,華為與綠城在華為深圳總部簽署全屋智能戰略合作協議,進一步深化戰略合作關繫,共同打造智慧化體繫標杆。
根據戰略合作協議,綠城發揮地産項目建造及開發的能力,華為發揮技術創新、全屋智能産業方面的資源整合優勢,在住宅、公寓、酒店等建築業态中,探索實現智慧化、生态化、全屋化的數字空間技術運用,提升建築品質。
合作内容包括但不限于高標準“智慧宅”示範項目打造、“好房子”課題及産品端聯合共創、聯合營銷、業主流建設等。雙方将充分發揮各自在行業内的資源、技術優勢,在華為全屋智能業務及其他相關領域開展合作。
綠城之外,華為還與SKP、萬達、金茂等不同地産細分領域的領先企業建立了合作關繫。
用數字化重構
幾年前,有這樣一句話流傳:“任何行業都值得用數字化再做一遍。”
這個表述或許有些絕對,但也揭示了科技和産業變革的腳步不可阻擋,並有巨大市場前景。
目前房地産行業數字化轉型的推廣普及水平正在逐步提升,但相較于其他一些行業如金融、零售等,整體進程仍顯滞後。這主要受到行業特性、傳統業務模式慣性、技術投入成本及人才儲備等多方面因素的影響。
地産行業涉及多個鍊條和環節,數據標準不統一,信息化標準難度大,房企需要投入大量資源進行數據治理和標準化工作,來确保數據的準确性和一致性。
數字化的其中一項重要作用,就是将非標的東西標準化。
華為以此切入房地産的管理、營銷、空間三大領域,運用5G、AI、雲計算、物聯網、移動互聯等ICT技術,加速企業的數字化轉型。
管理數字化方面,随着房地産市場進入存量時代,房企的利潤空間受到壓縮,需要通過精細化管理來降低成本、提高運營效率。
數字化轉型可以通過數據分析和智能決策等手段,幫助企業實現精細化管理,優化資源配置,提升整體盈利能力。
而華為聯合夥伴單位推出不動産投建營一體化平台,賦能企業業務,以智慧經營一張屏,投資管理一張表,項目建設一張圖,資産運營一本賬,助力進行科學投資,智能建設,盤活資産。
同時,實現對項目的全生命周期管理,從選址、設計、建造、銷售到運營維護等各個環節都需要數字化手段的支持,有助于提升項目的整體質量,提高客戶滿意度,進而增強企業的市場競争力。
新增紅利飽和後,用戶增長乏力、月活增速放緩成企業發展痛點。華為通過數據接入、清洗、模型構建、標簽構建等數據服務,實現數據資産化、資産服務化,打通數據與業務之間的壁壘,賦能企業營銷。
此外,傳統的園區設施管理方案已不滿足時代要求,新興設施管理服務正加速向智慧化、低碳化轉型。
華為通過智慧園區解決方案實現運營空間數字化。整體方案依托新ICT技術,打造園區産品組合方案,重新定義園區,最終實現終端互聯、數據融合、業務匯聚。
以上海報業大廈為例,項目位于上海市中心核心地帶,于1999年建成投用,是一棟綜合性辦公大樓。由于建築使用年限久遠,設施設備老化,繫統能效低,遠落後于現代化標準,辦公使用體驗欠佳。
改造前,項目的年用電量達1500萬度,其中中央空調繫統能耗超700萬度。華為接手後,對空調冷熱源和自控繫統進行利舊改造,並帶來全新的風機盤管聯網解決方案,通過邊緣網關接入設施aPaaS平台管理,實現統一平台、雲端部署。
節能改造方案采用整體規劃、分步實施,降低了對正常辦公的影響。改造後的上海報業大廈運營成本開支大幅減少,日常用電、用水能耗改善,員工滿意度顯著提高。在空調AI節能智控下,節能率超過20%,設備在線巡檢及故障診斷運維管理提效30%+。
今年10月,華為在迪拜舉辦的GITEX Global 2024科技展覽會上,發布了最新的智慧場館園區解決方案。該方案旨在通過整合人工智能、大數據等先進技術,助力場館園區實現數智化升級,提升整體效率和用戶體驗。
變革參與者
要想推動一場轉型,大多企業還是将能夠帶來多大效益放在首位考慮。
房地産不同企業間轉型進度不一。大型房企引領潮流,中小型企業則面臨資金、技術等挑戰,整體呈現加速但不平衡的态勢。數字化正從内部管理延伸至客戶體驗、智能建造、數據分析等多維度,推動行業向精細化、高效化轉型。
但數字化轉型需要投入大量資金進行技術升級和人才培養等工作,由于房地産行業的特殊性,數字化轉型回報周期較長,這對房企的資金鍊和盈利能力提出了一定挑戰。
加上目前經濟波動、地緣政治等因素的作用下,短期看不見回報的投資,優先度或許要更靠後。
但好在,數字化轉型不僅僅是技術的升級,更是業務模式的變革。從房地産開發商到城市運營服務商,數字化轉型可以幫助房企構建數字化平台,提供智能化的資産運營和服務,提升資産價值,實現可持續發展。
華為認為數字化轉型和AI技術的應用被視為企業降本增效、模式創新、決策智能及業務增長的關鍵手段。房地産數字化轉型将聚焦幾個核心方向。其中,通過與科技、健康、教育等領域的跨界融合,将能創造更多元化的服務生态。
例如,通過智能家居、智慧社區等技術的應用,提升居住體驗,增加服務收入;通過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手段,拓展商業地産、養老地産等新型業務領域。
建築地産行業的數字化變革,對華為也是一種機遇。
華為始終堅持“被集成”的戰略,技術解決方案的背後,還有若幹合作夥伴。放眼整個房地産業鍊,華為在其中所占的比例並不大,或許不足以對整個行業帶來多大改變,但仍可以從中觀察到行業轉型的趨勢。
近年來,随着人工智能技術的迅速發展,AI大模型在多個行業中展現出了較大的潛力和影響力。建築地産行業作為國民經濟的重要支柱之一,其數字化轉型和智能化升級的步伐亦在加速。AI+建築地産,正形成新的浪潮。
AI大模型在地産行業應用前景廣闊,通過數據驅動的決策支持和個性化服務提升市場分析、客戶服務、物業管理等多方面的效率,以實現智能化轉型與可持續發展。
面對衆多行業參與者,華為明确表示,要介入其中,成為這場行業變革的積極參與者,與客戶夥伴攜手,共同推動數字化發展進程。
撰文:潘玲宣
審校:楊曉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