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傳真 | 港府賣地“按兵不動”

观点网

2025-01-09 16:00

  • “最重要的是政府主導土地供應,審慎推地,強行推地只會影響市場信心。”

    觀點網 香港報道 香港發展局近日公布本财政年度最後一季(2025年1月至3月)的賣地計劃,只重推一幅曾經流標東涌住宅地皮。

    計及市建局以及私人發展和重建項目本季完成地契修訂的,預計第四季合共提供約1100夥,連同首三季不同的土地來源,預計全年度(2024年4月至2025年3月)可提供約8340個單位,占全年供應目標僅63%。

    1月7日下午,發展局公布,第四季會以招標方式出售位于東涌新市鎮擴展區106B的一幅住宅用地,總樓面面積涉及3.72萬平方米,預計可提供約745個單位。

    發展局局長甯漢豪于記者會上表示,這幅用地並非在本年度的賣地表上,但考慮近日市場環境及持份者的意見,加上最近港鐵成功推售一幅附近用地,及顧及該區的公營房屋未來數年亦會陸續入夥,因此認為是将用地推出的合适時間。

    “在近日的經濟環境下,我們聽到地産業界的訴求,希望政府推出較為簡單的用地,規模小一點、不需要做太多土地平整和附帶興建政府設施要求。這幅東涌106B用地正符合這些市場期望,招標條款相對簡單,沒有任何興建政府設施的要求,亦因是填海區用地,發展商無須再進行地盤平整的工作,有助減省發展成本。”

    對于推出賣地表以外的地皮,甯漢豪並不認為代表政府考慮不夠周詳,而是反映政府會審時度勢,並非一成不變,“如果準備好,那怕不在賣地表的土地,也可以彈性推出,最重要是預告予發展商知道。”

    事實上,東涌106B區住宅用地曾在2023年11月推出招標,惟因當時收到的標書未達底價而取消。甯漢豪指出,是次重推,政府已吸納了市場意見,優化項目的招標條款。

    “上一次招標的時候,基建設施當時預計只可承載約400個單位,而單位平均面積比較大,達90平方米。在政府檢視基建承載能力後,我們認為這幅用地的單位量可以增加至745個,單位平均面積可以相應下調至50平方米,有助增加項目的回報率。而工程方面,這幅用地附近的新道路即将完工,大大提升連接性,方便建築工程進行。”

    對于重推東涌住宅地招標,測量師學會前會長林家輝于電台節目分析指,時隔兩年,地皮附近的基建已建成,旁邊興建中的公共屋邨亦已造好地基,周圍環境發展得較成熟,不再有如‘荒山野嶺’,加上地皮臨海,相信有一定吸引力,會有發展商願意投標。

    建築、測量、都市規劃及園境界立法會議員議員謝偉铨亦相信,政府今次考慮市況後作出調整,因為發展商現時對樓市抱非常審慎的态度,在不明朗因素下,可能會按兵不動。至于今次賣地條款毋須發展商興建政府設施,對發展商會更吸引,“最重要是賣得出土地”。

    的确,經過逾兩年加息周期,加上全球經濟疲弱,發展商發展轉趨審慎,同時亦影響着他們的投地意欲。

    甯漢豪對此表示,從在網上公開資料顯示,今年度政府整體賣地收入40多億港元,惟因有些已經完成的地契修訂個案,及尚未付全款等而有所滞後,所以具體的數字是未曾反映的,要等待年度終結才有實際數字。不過無論如何,相信賣地收入最終數字與去年2月财政司司長所提及今個财政年度約330億港元土地收入目標仍會一段距離。

    賣地收入大跌,港府财務狀況亦将面臨更多的挑戰,不過甯漢豪認為,近年經濟環境說明,政府不能夠純粹依賴地價收入支撐财政,因為這受經濟環境以及房地産市場起跌所影響。

    盡管賣地收入是庫房主要收入來源之一,但甯漢豪指,以百分比計,薪俸稅及利得稅等占比都較賣地收入高,賣地僅占政府全部收入約5%。

    她強調,賣地收入是市場行為,政府不能為争取賣地收入而制定不符合市場狀況的底價,因此不能過份依賴賣地收入以支持财政,相信之後新一份财政預算案将會向公衆報告全盤的财政規劃。

    總結本财年四個季度賣地,可提供合共8340夥,達標率63%。對于是否近年最少,甯漢豪指並不鼓勵進行年與年的比較,“若時常想着每年要節節向上,就可能與市場脫節,我們的推地策略必須是審時度勢,以及視乎每年的供應來源。”

    她認為,最重要的是政府主導土地供應,審慎推地,強行推地只會影響市場信心。

    甯漢豪去年10月份曾指出,本财年私樓供應未必達標,是可預見及合理情況,高息及國際地緣政治因素令發展商保守,需時部署。

    美聯物業首席分析師劉嘉輝則指出,本财年賣地計劃可建單位數目連跌3年,不單比起去年大減約45.9%,比起19/20年度的12198夥低位更跌超過3成,創自政府于2010/11年開始主動推地以來的15年新低。反映政府審時度勢,在短期供應多之下,減少賣地是合适的做法,亦有助增加市場的信心。

    香港傳真 | 一座城市里的漫遊和畫像。

    免責聲明:本文内容與數據由觀點根據公開信息整理,不構成投資建議,使用前請核實。

    撰文:馮慧欣    

    審校:徐耀輝



    相關話題讨論



    你可能感興趣的話題

    房地産

    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