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目為濱江業績添磚加瓦的同時,進一步加深其繼續深耕金華的腳步。
觀點網 開年房市還未捂熱,濱江已蓄勢搶先購入浙江金華四宗地塊51%股權。
2月10日,濱江集團發布公告稱,新增4個土地儲備項目,項目均位于金華市,且均由金華城投土拍購入:包括婺城區二七區塊ZX20-05-15、ZX-20-05-16商住地塊,總價3.31億元,婺城區二七區塊ZX-21-09-03商業地塊,總價2.451億元,婺城區二七區塊ZX-21-09-07商業地塊,總價1.03億元,以及金東區ZX-33-12-09純住宅地塊,土地總價4.57億元。
每一宗地塊濱江集團均擁有51%的土地權益,去除剩余49%的股權,濱江此次金華拿地總價值約合5.79億元,雖不比在大本營杭州時溢價拿地價格高昂,但也足以證明2025年濱江在浙江省内的重心已經落地。
其中最重要的地塊,自是帶有純住宅屬性的一宗。
2023年10月,金華城投出手以底價4.57億元摘得金華金東區ZX-33-12-09住宅地塊,面積2.77萬平方米,容積率1.10,樓面價1.5萬元/平方米,位于金華多湖CBD闆塊内,與金東區政府僅相隔1公里距離,地塊臨近金華第十一中學、光南小學、光南中學、金華市新人民醫院等教育醫療配套,美中不足的是商業配套較少,目前僅萬達廣場位于周邊。
值得注意的是,金華城投似乎特别中意這一片區,2022年還在地塊周邊摘得3宗相鄰涉宅地,容積率均為1.5,樓面價平均在1.1萬元-1.3萬元/平方米。
據金華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2024年8月公布的消息,地塊項目已命名為沁湖雲廬,主打疊墅戶型,項目住宅總戶數127戶,包括疊墅105戶,合院22戶,以及機動車停車位275個。
相比周邊,同為改善型項目的中交·湖海雲廬(住宅共235套,其中疊墅152套,排屋83套)、綠城萬境·錦廬而言(住宅共286套,其中排屋約149套,洋房約137套),沁湖雲廬密度更低,開發商可發揮的空間更充足,因地制宜,濱江可以在杭州實踐的基礎上持續紮根金華。
此外,作為金華城投的老朋友,濱江早在2023年起就已與其合作開發了濱江城投·和品、濱江城投·悅品項目,雖戶型不同,但同樣為改善盤。其中,悅品于該年5月首開,銷售情況良好,搖号綜合中簽率僅53.64%,2024年年初完成清盤。
項目為濱江業績添磚加瓦的同時,進一步加深其繼續深耕金華的腳步,截止2024年6月末,濱江土地儲備中杭州占66%,金華、湖州等浙江省内非杭州的城市占比達到25%。
純住宅地塊之外,ZX20-05-15、ZX-20-05-16商住地塊總面積2.48萬平方米,容積率1.25,參拍時起始樓面價1.07萬元/平方米,地塊最高限價3.8億元,地塊商業建築計容積率建築面積不少于1.2萬平方米,住宅建築計容積率建築面積不大于1.75萬平方米,還特别要求在歷史建築保護範圍線内不得建設建築物。據觀點新媒體查閱資料得知,這宗商住地塊位于金華市雙龍大橋周邊,毗鄰美的金宸府項目、中海九樾項目,以及保利天匯項目,朝向金華江景。
此次濱江還拿下了兩宗純商業地塊:ZX-21-09-03、ZX-21-09-07由金華城投2022年12月底價拿下,前者面積2.29萬平方米,容積率1.50,位于雙龍大橋以東、工人路以南;後者面積1.35萬平方米,容積率1.00,位于二七街以東、工人路以南,地塊同樣臨近中海九樾、保利天匯項目,周邊暫無同類大型商業地塊及項目。
在此之前,濱江于金華也有過商業項目操盤經驗,2023年11月,其中標金華婺城區“婺州之心”工程代建-住宅樓及酒店項目,包括住宅樓及酒店項目代建,建安工程概算約11億元,總建築面積約15萬平方米,住宅建築面積約6萬平方米,酒店建築面積約4萬平方米,目前項目還在建設中。
濱江新購入的商業地塊同樣集中在金華較為繁華的二七闆塊,可完善區域内的商業配套,進一步提升闆塊内樓盤項目的競争力,間接支撐二七闆塊的商業及居住價值,也能夠為濱江未來深耕二七闆塊打下基礎。
事實上,濱江近年不斷加深與金華的供需關繫,與金華本地的樓市變化息息相關。有業内人士向觀點新媒體表示,2024年一整年的時間内,金華都在進行回收存量閑置地塊的工作,包括2025年1月,金華金東區還發布了運用地方政府專項債券資金收回收購存量閑置土地的通知,這一動作得以讓金華市加快去庫存的速度。
與一線城市相似的是,金華市區内也需要更多改善型項目入駐補充核心區域的市場需求,而“改善型低密度項目”正是濱江最擅長的産品打法。
截至目前,濱江于金華市已開發的項目包括東陽上品家園、東陽君品家園、東陽嘉品家園三個繫列項目,紅獅上品小區,以及濱江城投·悅品、濱江城投·和品,其中東陽上品家園的總投資額最高,達到25.1億元。
濱江與金華城投之間的合作步調,在一定程度的确改善了金華本地的樓市供需平衡。但回歸市場,銷售去化速度才是檢驗房企發力程度的試金石。濱江是否還能重現“和品”“悅品”的銷售熱度,仍需時間觀察。
免責聲明:本文内容與數據由觀點根據公開信息整理,不構成投資建議,使用前請核實。
撰文:趙焓璐
審校:武瑾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