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下對綠城來說,獲得消化庫存的時間可能比付出的利息更加重要。
觀點網 2月18日,綠城中國發布公告,建議額外發行将于2028年到期8.45%的美元優先票據。
公告顯示,綠城中國額外發行的新票據将會和2025年2月24日發行的2028年到期本金總額為3.5億美元8.45%的優先票據構成同一繫列票據。
發行的所得款項淨額用作現有債項的再融資,包括但不限于為同時進行的購買要約提供資金。
2月18日晚間,綠城中國發布新公告,披露了上述新票據的發行情況,拟新發行于2028年到期150,000,000美元8.45%的優先票據。
新票據的發售價将為新票據本金額的100.50%,發行收益率為8.258%。發行所得款項總額将為1.5075億美元。新票據的發行收益率較原票據降低了約0.2個百分點,從而降低了該繫列票據發行的成本。
與原票據合並後該繫列優先票據的發行規模達到5億美元。
該繫列票據為固定利率、高級無抵押債券,息票率8.45%,2025年2月24日交割,2028年2月24日到期,協議中還設置了贖回條款發行人可在2027年2月24日後以101%價格贖回,可以靈活退出。
2月13日,綠城中國還宣布,已開始要約現金購買于4月到期的4.47億美元(利率4.7%)未償付的優先票據、7月到期的2.95億美元(利率5.65%)未償付的優先票據。
這兩筆優先票據的購買要約便在新發行美元債的用途範圍之内。
在2025年房地産行業形勢前景尚不明确,融資環境趨緊背景下,此次發行的5億美元債券利息率比置換的兩支美元債有了明顯提高。
有分析認為,通過發行高息債券展示融資渠道暢通,避免市場對償債能力的質疑,同時溢出反映出目前資本市場對于綠城現狀仍然持看好态度,但這也加劇了之後幾年的還債壓力。
據2024年中報披露數據,綠城的現金流和債務關繫並不十分緊張。截至2024上半年末,公司貨币資金751億元,除去預售監管及受限資金仍有437億元,現金短債比為2.1倍,現金流保持穩健。
雖然有息負債規模同比增長4.0%,達到1483億元,但一年内到期債務353億元,占比23.8%,處在低位。
2024年上半年,綠城中國完成境外融資置換8.17億美元,已基本完成2024年到期境外債務置換,並提前完成2025年到期的3億美元境外債務的置換。
由此看來,綠城短期流動性風險仍在可控範圍,但仍需通過延長債務期限降低集中償付壓力,補充賬面可用資金。
此次發行的5億美元票據為2028年到期,便是替換即将到期的債務,換取等待行業復蘇的時間。
2024年由于庫存積壓、三四線項目去化不理想,導致綠城的計提減值達到歷史峰值。據統計,2024年上半年減值金額17.5億元,是去年同期的3.9倍,包括14.2億元的存貨減值和3.3億元的往來款減值。
2025年2月3日,綠城中國控股有限公司發布盈利警告,預計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股東應占利潤同比2023年的人民币31.18億元下降50%以内,主要原因繫2024年度計提的資産減值損失增加所致。
因此,綠城即使現金流能夠覆蓋短期債務,但為了企業能夠繼續經營,仍然需要用新的票據替換短期債務,緩解壓力,從而有時間消化之前擠壓的庫存,回籠資金。
當下對綠城來說,獲得消化庫存的時間可能比付出的利息更加重要。
另一方面,從2024年下半年開始,綠城開始了大規模溢價拿地行動,一年之内連續高溢價斬獲上海、蘇州、杭州三座長三角最核心城市的地王項目,花費了大量資金。
2025年2月18日,綠城在嘉興海甯市以總價3.19億元競得一宗宅地,成交樓面價10109元/平方米,溢價率34.15%。
可見,溢價拿地已經成為綠城的常态,對資金也是極大考驗。
並且在“提速、提效、提質”戰略下,綠城開啟了高周轉模式。2024年中報顯示,綠城從拿地到開工,全集團平均水平由2.1個月縮短到1.7個月;拿地到經營性現金流回正,從11.6個月進一步縮短到了9.5個月。
項目開發的持續加速,綠城也需要持續充足的資金支持縮短拿地至開工周期。
由此可見,綠城當下的經營情況需要大量資金來維持,高息票據置換可以保持目前賬面有足夠的資金可以調動,從而熬過行業寒冬。
免責聲明:本文内容與數據由觀點根據公開信息整理,不構成投資建議,使用前請核實。
撰文:高遠
審校:徐耀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