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經譚 | 提振消費專項行動方案出台,涉及生育、教育、醫療、養老、住房、汽車等

观点网

2025-03-16 18:05

  • 為大力提振消費,全方位擴大國内需求,以增收減負提升消費能力,以高質量供給創造有效需求,以優化消費環境增強消費意願,針對性解決制約消費的突出矛盾問題,現就實施提振消費專項行動制定本方案。

    中辦、國辦印發《提振消費專項行動方案》(全文)

    3月16日新華社消息,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近日印發《提振消費專項行動方案》,並發出通知,要求各地區各部門結合實際認真貫徹落實。

    為大力提振消費,全方位擴大國内需求,以增收減負提升消費能力,以高質量供給創造有效需求,以優化消費環境增強消費意願,針對性解決制約消費的突出矛盾問題,現就實施提振消費專項行動制定本方案。

    一、城鄉居民增收促進行動

    (一)促進工資性收入合理增長。實施重點領域、重點行業、城鄉基層和中小微企業就業支持計劃。延續實施失業保險穩崗返還政策。結合形勢變化加大就業支持力度,促進重點群體就業。聚焦重點領域、重點群體開展專項技能培訓行動,健全多元化投入機制,做好職業技能等級評價工作。健全最低工資標準調整機制,科學合理提高最低工資標準。加大重點工程項目和中小型農業農村基礎設施建設領域以工代赈實施力度,擴大勞務報酬發放規模。

    (二)拓寬财産性收入渠道。多措並舉穩住股市,加強戰略性力量儲備和穩市機制建設,加快打通商業保險資金、全國社會保障基金、基本養老保險基金、企(職)業年金基金等中長期資金入市堵點,強化央企國企控股上市公司市值管理,依法嚴厲打擊資本市場财務造假和上市公司股東違規減持等行為。進一步豐富适合個人投資者投資的債券相關産品品種。

    (三)多措並舉促進農民增收。健全種糧農民收益保障機制和土地增值收益分配機制,探索通過出租、入股、合作等方式盤活利用農戶合法擁有的住房。實施農村低收入人口提能增收行動,持續實施農業品牌精品培育計劃,實施農産品“三品一標”行動,促進綠色、有機、名特優新和地理標志農産品消費。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因地制宜發展庭院經濟、林下經濟、民宿經濟,落實農機報廢更新補貼政策,強化産業聯農帶農。

    (四)紮實解決拖欠賬款問題。加快推進落實償還拖欠企業賬款工作,壓實地方政府屬地責任,對拖欠企業特别是中小微企業賬款“應付快付、應付盡付”,加強審計監督,強化失信約束,健全清欠長效機制。

    二、消費能力保障支持行動

    (五)加大生育養育保障力度。研究建立育兒補貼制度。指導有條件的地方将參加職工基本醫療保險的靈活就業人員、農民工、新就業形态人員納入生育保險。實施兒科服務年行動,加大兒科服務供給。在兒童季節性疾病高發期,加大綜合醫院夜間兒科門(急)診開放力度。

    (六)強化教育支撐。擴大學齡人口淨流入城鎮的教育資源供給。2025年提高部分學生資助補助標準,擴大政策覆蓋面,延續實施國家助學貸款免息及本金延期償還政策。推動高等學校學科專業設置緊密對接創新鍊、産業鍊,提高人才培養與經濟社會發展需要的适配程度。

    (七)提高醫療養老保障能力。健全基本養老保險待遇合理調整機制,2025年提高城鄉居民基礎養老金和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财政補助標準,适當提高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全面實施個人養老金制度。推動取消靈活就業人員在就業地參加基本養老、醫療保險的戶籍限制,擴大職業傷害保障試點。

    (八)保障重點群體基本生活。加強低收入人口動态監測和分層分類救助幫扶,推動健全基本生活救助制度,提高專項救助水平,強化産業就業等開發式幫扶。加強完全失能老年人照護服務支持。鼓勵有條件的地方結合實際向困難群衆發放救助金或增發一次性生活補貼。向符合條件的失業人員及時足額發放失業保險金等。

    三、服務消費提質惠民行動

    (九)優化“一老一小”服務供給。推進全社會适老化改造,支持地方試點探索、整體推進多層建築加裝電梯和發展老年助餐服務。積極發展抗衰老、銀發旅遊等産業,釋放銀發消費市場潛力。鼓勵發展社區嵌入式托育、用人單位辦托和托幼一體服務。支持和規範社會力量發展養老托育服務,完善養老服務價格形成機制。鼓勵有條件的地方結合實際對普惠托育機構給予場地支持和運營補助等。

    (十)促進生活服務消費。加強服務供給能力建設,支持服務消費場景創新、業态融合、産業集聚。提升餐飲服務品質,支持地方發展特色餐飲。加大家政服務培訓力度,鼓勵更多高等學校、職業學校開設家政相關專業,組織實施巾帼家政提質擴容專項培訓工程,完善家政行業標準規範體繫和信用體繫。結合城市一刻鐘便民生活圈和城市社區嵌入式服務設施建設,加快配齊購物、餐飲、家政、維修等社區居民服務網點。

    (十一)擴大文體旅遊消費。深化線上線下、商旅文體健多業态消費融合,創新多元化消費場景。支持旅遊景區景點、文博單位拓展服務項目,合理延長經營時間,擴大接待規模。支持各地增加優質運動項目和特色體育賽事供給。優化營業性演出、體育賽事和各類大型群衆性活動審批流程,安全可控提高可售(發)票數量,嚴格落實巡演項目首演地内容審核負責制,推行“一次審批、全國巡演”。

    (十二)推動冰雪消費。啟動實施冰雪旅遊提升計劃,組織開展冰雪消費季等促消費活動,建設一批冰雪主題高品質旅遊景區、度假區,支持冰雪資源富集地區建設全球知名冰雪旅遊高質量目的地。鼓勵各地因時因地豐富冰雪場地和消費産品供給。

    (十三)發展入境消費。有序擴大單方面免簽國家範圍,優化完善區域性入境免簽政策。推出更多優質入境旅遊線路和服務,提高境外旅客在華旅遊便利化水平,培育面向國際的醫療、會展等市場。深化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培育建設。支持在具備條件的城市口岸開設免稅店。支持更多優質商戶成為離境退稅商店,推廣購物離境退稅“即買即退”服務措施。

    (十四)穩步推進服務業擴大開放。擴大電信、醫療、教育等領域開放試點。聚焦居民消費升級需求,推動醫療健康、文化娛樂等優質生活性服務進口。推動将露營、民宿、物業服務、“互聯網+醫療”等服務消費條目納入鼓勵外商投資産業目錄。

    四、大宗消費更新升級行動

    (十五)加大消費品以舊換新支持力度。用好超長期特别國債資金,支持地方加力擴圍實施消費品以舊換新,推動汽車、家電、家裝等大宗耐用消費品綠色化、智能化升級,支持換購合格安全的電動自行車,實施手機、平闆、智能手表(手環)3類數碼産品購新補貼。推動二手商品流通試點建設,培育多元化二手商品流通主體,創新二手商品流通方式。

    (十六)更好滿足住房消費需求。持續用力推動房地産市場止跌回穩,加力實施城中村和危舊房改造,充分釋放剛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潛力。允許專項債券支持城市政府收購存量商品房用作保障性住房。落實促進房地産市場平穩健康發展有關稅收政策。适時降低住房公積金貸款利率。擴大住房公積金使用範圍,支持繳存人在提取公積金支付購房首付款的同時申請住房公積金個人住房貸款,加大租房提取支持力度,推進靈活就業人員繳存試點工作。

    (十七)延伸汽車消費鍊條。開展汽車流通消費改革試點,拓展汽車改裝、租賃、賽事及房車露營等汽車後市場消費。培育壯大二手車經營主體,持續落實二手車銷售“反向開票”、異地交易登記等便利化措施。加強汽車領域信息共享,支持第三方二手車信息查詢平台發展,促進二手車放心便利交易。

    五、消費品質提升行動

    (十八)強化消費品牌引領。聚焦商貿、物流、文旅等服務領域,分類制定提升服務品質政策,打造更多中國服務品牌。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融入産品設計,支持開發原創知識産權(IP)品牌,促進動漫、遊戲、電競及其周邊衍生品等消費,開拓國貨“潮品”國内外增量市場。因地制宜推進首發經濟,鼓勵國内外優質商品和服務品牌開設首店、舉辦首發首秀首展。支持推廣消費新業态新模式。組織開展“購在中國”繫列活動,打造中國消費名品方陣。

    (十九)支持新型消費加快發展。深入實施數字消費提升行動,大力培育品質電商。開展“人工智能+”行動,促進“人工智能+消費”,加速推動自動駕駛、智能穿戴、超高清視頻、腦機接口、機器人、增材制造等新技術新産品開發與應用推廣,開辟高成長性消費新賽道。開展健康消費專項行動。加快完善低空經濟監管體繫,有序發展低空旅遊、航空運動、消費級無人機等低空消費。不斷豐富郵輪航線和旅遊産品,推進遊艇登記注冊和報備便利化。

    (二十)提高内外貿一體化水平。促進内外貿標準認證等制度銜接融合。支持外貿産品拓内銷,開展外貿優品中華行活動,引導外貿代工企業加快培育自主品牌。落實國内貿易信用保險支持内外貿一體化政策。

    六、消費環境改善提升行動

    (二十一)保障休息休假權益。嚴格落實帶薪年休假制度,将帶薪年休假執行情況作為工會維護職工權益的重要内容。地方黨委組織部門、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加強對各單位休息休假制度執行情況的常态化監督,並将帶薪年休假落實情況作為重點監督内容。鼓勵帶薪年休假與小長假連休,實現彈性錯峰休假。依法保障勞動者休息休假權益,不得違法延長勞動者工作時間。鼓勵有條件的地方結合實際探索設置中小學春秋假。

    (二十二)營造放心消費環境。實施優化消費環境三年行動,進一步完善質量標準、信用約束、綜合治理、消費維權等制度。健全消費品和服務消費標準體繫,加強消費領域信用體繫建設,健全消費争議多元化解機制,推行更高效的消費維權方式。規範網絡銷售、直播帶貨領域“全網最低價”等不合理經營行為,倡導實價優質,依法嚴厲打擊售賣假冒僞劣産品行為,加強缺陷産品召回監管。深化電視層層收費和操作復雜治理。

    (二十三)完善城鄉消費設施。深入實施縣域商業建設行動和“千集萬店”改造提升,加強縣級物流配送中心和鄉村終端物流配送設施建設。積極發展智慧商圈、沉浸式體驗空間等,推動傳統百貨等實體店改造成為新型商業場所。加大對夜間消費集聚區域的經營活動場地、公共交通運力、臨時停車泊位等配套保障力度。

    七、限制措施清理優化行動

    (二十四)有序減少消費限制。各地區各有關部門要結合實際,及時清理對消費的不合理限制,不得搞“一刀切”和層層加碼。推動汽車等消費由購買管理向使用管理轉變,分年限保障“久搖不中”無車家庭購車需求。引導地方有序開展傳統民俗類消費活動。保障各類經營主體平等參與社會集團采購,不得變相設置所有制、商戶評級等采購門檻。

    (二十五)持續優化營商環境。完善市場準入負面清單管理模式,以環保、衛生、安保、質檢、消防等領域為重點,深入清理整治各類市場準入壁壘,營造穩定公平透明可預期的市場環境。鼓勵各地區對促銷活動、社區集市、戶外展示、招牌設施設置等簡化審批流程,實行線上即報即辦。以跨部門聯合方式提升監管抽查效率,對大衆消費場所無事不擾。

    八、完善支持政策

    (二十六)加強促消費政策協同聯動。改革完善促進消費體制機制,健全和用好宏觀政策取向一致性評估工作機制,加強财稅、金融、産業、投資等政策與消費政策的協同,促進同向發力、形成合力,構建更加有利于促消費的政策體繫。

    (二十七)強化投資對消費的支撐作用。更好統籌投資和消費,擴大消費基礎設施、消費服務功能提升類、消費新業态新模式的有效投資,推動實現投資效益提高和消費擴容升級的良性互促。中央預算内投資等加力支持教育醫療、技能培訓、養老托育、文旅體育等領域項目建設,補齊公共服務短闆。支持符合條件的消費、文化旅遊等領域項目發行基礎設施領域不動産投資信托基金(REITs)。

    (二十八)發揮财政政策引導帶動作用。運用财政補貼、貸款貼息等政策工具,突出重點、精準施策,将促消費同惠民生、補短闆結合起來,擴大消費需求,提升消費能力,更好發揮消費在暢通國民經濟循環、拉動經濟增長中的積極作用。

    (二十九)強化信貸支持。鼓勵金融機構在風險可控前提下加大個人消費貸款投放力度,合理設置消費貸款額度、期限、利率。支持金融機構按照市場化法治化原則優化個人消費貸款償還方式,有序開展續貸工作。2025年對符合條件的個人消費貸款和消費領域的服務業經營主體貸款給予财政貼息。

    (三十)完善消費配套保障措施。鼓勵各級工會将經費用于節日慰問品、職工健身、文化體育等消費領域。加力實施消費幫扶,加強産銷精準對接。探索開展有獎發票活動。健全服務消費、消費新業态新模式統計監測,加強買方分地區實物商品網上零售額統計,完善全口徑消費統計制度。

    各地區各部門要把提振消費擺到更加突出位置,按職責分工切實履行責任,加強協同聯動,完善工作機制,因地制宜探索務實舉措,加快形成工作合力,穩定市場預期,紮實推動提振消費各項政策措施更快更好落地見效。

    國務院第八次全體會議:目標任務已經明确,要全面推動落實

    3月14日,國務院總理李強主持召開國務院第八次全體會議,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兩會期間的重要講話和全國兩會精神,對落實國務院2025年重點工作進行部署。

    李強指出,本屆國務院履職之初,就明确提出要“當好貫徹黨中央決策部署的執行者、行動派、實幹家”。兩年來的實踐使我們深切感到,這一定位是本屆政府的立身之本,也是本屆政府最鮮明的標識。今後一個時期,我們面臨的形勢更加復雜多變,承擔的任務更為艱巨繁重,進一步履行好職責使命,必須更加堅定更加自覺地貫徹落實好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和黨中央決策部署,做雷厲風行的執行者、攻堅克難的行動派、善作善成的實幹家。

    李強指出,根據黨中央确定的大政方針,《政府工作報告》對今年經濟社會發展工作作了具體安排。現在目標任務已經明确,要全面推動落實,特别是要找準工作抓手,集中力量抓好一批牽引性、帶動性強的重點事項,充分發揮其對發展全局的帶動和促進作用。一是實施提振消費專項行動,二是推進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三是實施“人工智能+”行動,四是推動制造業轉型升級,五是推進以人為本的新型城鎮化,六是加強高技能人才培養,七是抓好“高效辦成一件事”。同時,要加大高水平對外開放力度,積極穩外貿穩外資,有效應對外部沖擊。

    李強指出,針對今年形勢和任務的特點,要更加注重加大政策力度和激發市場力量良性互動、協同發力。實施好更加積極有為的宏觀政策,最大限度發揮政策效應。着力深化改革,完善法治環境和信用環境,調動各類經營主體的積極性主動性。要切實守住底線,努力追求高線。在牢牢守住安全穩定等底線的同時,以更高的目標追求和工作標準,在發展新質生産力、做強國内大循環、加快綠色轉型、增進民生福祉等方面取得更大成效,打造更多突破性、標志性成果。

    國家發展改革委、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商務部、中國人民銀行主要負責同志在會上發言。國務院全體會議組成人員出席會議,有關部門、單位負責人列席會議。

    深圳發布住房公積金貸款新規 涉及提高額度、利息補貼等方面

    3月16日,深圳市住房公積金管理委員會發布《關于〈深圳市住房公積金貸款管理規定〉的補充規定》(簡稱《貸款補充規定》)和《關于我市住房公積金利息補貼有關事項的通知》(簡稱《利息補貼通知》),對深圳市住房公積金貸款和利息補貼政策進行了調整優化,涉及提高貸款額度、下調首付款比例、加大利息補貼力度等多項有力舉措,旨在進一步滿足職工的住房需求,更好發揮住房公積金制度的保障作用。兩項文件自3月24日起開始實施。

    貸款最高額度提升至231萬元。為進一步加大對職工購房的支持力度,《貸款補充規定》對深圳市住房公積金貸款最高額度作出三項調整。一是上調最高(基礎)額度:個人申請,最高額度從50萬元提高至60萬元;家庭申請,最高額度從90萬元提高至110萬元。二是調整最高額度上浮情形和比例:購買本市首套房,上浮比例從20%提高至40%;有兩個及以上子女(含未成年子女和在全國範圍内無住房公積金貸款記錄的成年子女)的家庭在本市購房,上浮比例從10%提高至50%;新增購買本市保障性住房上浮情形,上浮比例為20%。同時符合多種上浮情形可累加上浮比例,最高可上浮110%,即個人最高可貸126萬元,家庭最高可貸231萬元。三是優化動态調整機制,依據本市上年度末住房公積金個貸率,分區間調整最高額度上浮比例或暫停上浮。深圳市公積金中心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按照往年數據,首套房上浮政策可覆蓋90%以上貸款申請職工。

    可貸額度提高至賬戶余額16倍。深圳市公積金中心相關負責人表示,在前期意見征集階段,有近10%的意見涉及提高住房公積金可貸額度的賬戶余額倍數。為切實回應群衆訴求,並充分考量深圳市住房公積金資金流動性狀況,《貸款補充規定》将可貸額度從原本賬戶余額的14倍提高至16倍,同時不超過上述最高額度。需要注意的是,可貸額度還需要結合職工的還款能力、還款期限等因素綜合計算,最終額度以審批結果為準。此項政策将進一步保障中低收入家庭、工作年限較短的青年人等住房公積金賬戶余額相對較少的職工群體,助力他們更多、更快獲得住房公積金貸款。

    調整最低首付款比例。原政策下,深圳市住房公積金貸款最低首付款比例為首套房20%,二套房30%。為充分助力滿足職工剛性和多樣化改善性住房需求,重點支持職工購買保障性住房,《貸款補充規定》明确,調整深圳市住房公積金貸款最低首付款比例。購買本市商品住房,不再區分首套和第二套,最低首付款比例統一調整為20%;購買本市保障性住房,最低首付款比例調整為15%。若職工申請住房公積金和商業住房組合貸款,最低首付款比例則執行二者中較高者。

    多子女家庭購買第二套商品住房适用首套房政策。為積極落實國家生育支持政策,切實加大對多子女家庭購房的支持力度,《貸款補充規定》明确,多子女家庭在本市已擁有一套住房的情形下,若使用住房公積金貸款購買第二套商品住房,可适用首套住房公積金貸款政策。這意味着,多子女家庭購買第二套商品住房時,不僅能享受首套房貸款利率優惠,其貸款最高額度還能上浮90%(其中首套房上浮40%,多子女家庭購房上浮50%)。深圳市公積金中心相關負責人解讀,該政策适用于有兩個及以上未成年子女的家庭,成年子女不計入。

    夫妻賬戶余額可直接“沖還貸”。為支持職工充分使用住房公積金賬戶資金,《貸款補充規定》增設了夫妻“沖還貸”業務。職工辦理住房公積金貸款後,可申請将其本人和配偶的住房公積金賬戶余額,直接沖抵住房公積金貸款本息。對于組合貸款,“沖還貸”只支持沖抵住房公積金貸款部分,商貸部分提前還款按各商業銀行規定執行。夫妻雙方在一個自然年度内可以各辦理一次“沖還貸”,攜帶有效身份證件、婚姻狀況材料至貸款行的貸後網點即可辦理。此項政策簡化了以往“先還貸再提取”的流程,省去了提取環節,辦事更加便捷。

    放寬變更登記住房權利人限制。為進一步優化住房公積金貸款服務,解決職工實際需求,《貸款補充規定》放寬了住房公積金貸款變更登記權利人限制。原政策下,住房公積金貸款未還清,不得申請變更借款人、抵押人。現在,職工在未還清住房公積金貸款的情況下,因離婚财産分割、夫妻更名、繼承等事由,也可以申請變更借款人、抵押人。深圳市公積金中心相關負責人表示,有此類變更需求的職工,可攜帶有效身份證件、不動産權證書、婚姻狀況材料以及變更原因說明等材料,前往原貸款行的貸後網點提交申請。這項政策的實施,可以滿足住房公積金貸款職工辦理非交易類二手房“帶押過戶”的需求。

    異地貸款取消戶籍和首套房限制。此前,只有深圳戶籍且在深購買首套房的異地繳存職工,才可以向深圳市公積金中心申請貸款。為便利異地繳存職工在深置業,《貸款補充規定》取消了戶籍和首套房限制。異地繳存職工,無論是否具有深圳戶籍,只要滿足深圳市住房公積金貸款條件,在深購買首套或第二套商品住房時,都可以向深圳市公積金中心申請住房公積金貸款(含商轉公貸款)。例如,惠州繳存職工在深圳購房時,只要滿足相關條件,就可以向深圳市公積金中心申請貸款,享受與本地貸款職工同等的貸款額度、貸款利率等權益。

    加大利息補貼力度。深圳市自2012年12月起實施住房公積金利息補貼政策,對于繳存時間累計滿一年且未使用過住房公積金貸款的職工,除按國家規定利率獲得繳存期間的住房公積金利息外,在銷戶時還可享受額外利息補貼,補貼金額為歷年結息總額(含銷戶利息)乘以補貼比例。為充分發揮住房公積金制度的保障作用,更大程度惠及職工,《利息補貼通知》提高了補貼比例:累計繳存年限在1(含)-5年,補貼比例從5%提高至10%;累計繳存年限在5(含)-10年,補貼比例從8%提高至15%;累計繳存年限在10年及以上,補貼比例從12%提高至20%。

    此外,為強化住房公積金貸款風險防控,《貸款補充規定》還明确開展商轉公貸款住房價值評估。深圳市公積金中心将線上向房地産評估機構發起評估,整個流程不會延長商轉公貸款審批時間,也不會向職工收取任何評估費用。

    免責聲明:本文内容與數據由觀點根據公開信息整理,不構成投資建議,使用前請核實。

    審校:徐耀輝



    相關話題讨論



    你可能感興趣的話題

    時訊

    政策

    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