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國家持續出台寬松的政策,無論是招商蛇口還是招商集團,對招商積余業務協同的支持力度将會變得更大。
觀點網 3月19日,招商積余召開了2024年業績交流會,公司董事長呂斌、董事兼總經理陳智恒、董事兼副總經理趙肖、副總經理文豔紅、财務總監江霞以及董事會秘書陳江等管理層出席會議。
在這次業績會上,呂斌給出了自己對物業行業的看法。
他表示,行業的外部形勢仍然充滿着機遇和挑戰,物業市場已經由增量逐漸向存量市場的轉變。在激烈的競争下,行業增速在放緩,盈利持續承壓,這已是業内共識。
但他也向外傳遞了信心:“物管行業整體仍具備較為廣闊的市場空間。”
呂斌指出,需求方面,在止跌回穩、穩住樓市股市、城中村和危舊房改造等政策持續加碼下,房地産行業增量空間仍然存在,這将有助于物業行業的長期穩健向好,再加上後勤社會化、IFM增值服務等結構性需求尚處于釋放期。
不過在外部因素中,中央近年來一直在倡導要打造好房子,與此同時目前經濟環境下客戶更加追求性價比,這些都對物企的服務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唯有緊跟市場需求變化和行業轉型升級,以高品質服務為基礎,打造綜合核心競争力,加快推動轉型升級,才能在市場競争中脫穎而出,實現高質量、可持續的發展,這也是我們一直在努力的方向。”
利潤跑赢營收
在2023年度業績發布會上,招商積余前任董事長聶黎明曾定下一個目標:争取不低于兩位數的營收增長速度。
根據年報顯示,2024年,招商積余實現營業收入171.72億元,同比增長9.89%,離當初定下的兩位數目標還有0.11個百分點差距。
雖然未能實現目標,但這一增速表現已優于大部分同行。
受宏觀環境和房地産行業下行的影響,物業市場早由增量市場逐步向存量轉變,行業規模也陷入了低位增長狀态。
根據觀點指數數據,2024上半年64家物企平均營收增速為6.63%。
作為一家物企,物業管理業務是招商積余最主要的收入分部,營收占比達到了96.01%,報告期内實現營業收入164.87億元,同比增長11.72%,主要繫原有物業管理項目業務增長和新拓展物業管理項目增加。
從物業管理業務的收入構成看,基礎物業管理實現營業收入134.01億元,同比增長10.63%,占總營收比例的78.04%;平台增值服務實現營業收入5.36億元,同比下降8.22%,占比3.12%;專業增值服務實現營業收入25.51億元,同比增長23.77%,占比14.85%。
截至2024年末,在管項目2296個,覆蓋全國162個城市,管理面積達3.65億平方米,年内實現新簽年度合同額40.29億元,與上年基本持平;其中第三方新簽年度合同額36.93億元,同比增長4.35%。
報告期内,招商積余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8.40億元,同比增長14.24%;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淨利潤7.99億元,同比增長21.12%。
淨利潤增速顯著高于營業收入增速,這也是招商積余首次利潤跑赢營收,這或許跟公司毛利率的改善有關。
據了解,過去市場競争不斷白熱化,政企客戶壓降費用的同時,成本也在剛性上漲,雙向的擠壓導致整個行業都進入了毛利率承壓狀态。在2020-2023年,招商積余分别錄得毛利率分别為13.61%、13.76%、11.84%、11.56%。
2023年業績會上,招商積余财務總監江霞曾直言,預計公司2024年毛利率整體上仍将高度承壓。但她同時指出,對此已有充分的認知,並且也做好了相關工作的鋪排。
經過一年調整,招商積余終于實現了毛利率的反彈,終止了過去幾年的下降趨勢,年内實現同比提升0.4個百分點至11.96%。
此外,應收賬款的回收工作同樣取得了一定成效。截至年末,應收賬款余額進一步下降至21.93億元,同比降幅達4.36%。期内,經營性現金流淨額為18.36億元,同比增長1.10%。
對于未來應收賬款的情況判斷,江霞指出,在當前的宏觀環境下,回款收繳仍是整個物管行業面臨的一項壓力。
大股東業務協同
在集團給予招商積余制定的戰略規劃中,包括輕型化、規模化、科技化、市場化能力發展曲線,推動品質、規模和效益三者的均衡發展。
但規模和效益之間往往是此消彼長的關繫,對于兩者之間的取舍,呂斌給出了自己的答案:“雖然我們的營收和利潤都實現了增長,但是首次出現了利潤增長快于營收增長,這也代表了目前公司所做出的規模和效益取舍的情況。”
呂斌進一步解釋,雖然規模仍需要去支撐,但是會優先去考慮效益,這意味着公司未來可能會更加關注有質量的增長,並通過質量去尋求效益,“這個可能是未來公司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之内,在存量競争市場當中會選擇的一種策略。”
但在解釋過後,呂斌特别強調了一點:“首先要有規模的保障,有了規模才能有一個更具競争力的基礎去向效益延展。”
但是,前方規模化的道路並不平坦。
公司副總經理趙肖表示:“目前物業市場進入了一個競争非常激烈的時代,我們叫做公開的、充分的紅海競争。“
他指出,供應端方面面臨着增量市場的驟減,基本上進入一個存量競争時代,公司住宅和非住業務也已經開始出現降價趨勢,這讓公司的有效供給也減少了。
競争端方面也有越來越多企業加入,根據趙肖給出的去年競争數據,招商積余年内超過55%比例的項目,競争對手超過了20家;而在千萬級以上項目招標中,競争對手基本達到30家以上。
盡管競争如此激烈,招商積余方面仍然對規模化充滿信心,這種信心有一部分來自于公司大股東招商蛇口及背後的招商集團。
就在招商積余召開交流會的前一天,招商蛇口召開了2024年度業績發布會,呂斌也在出席人員之列。
在招商蛇口業績發布會上,有投資者向管理層問了一個問題:作為大股東,怎麼看待招商積余未來發展計劃,招商蛇口在未來會給招商積余怎麼樣的發展?當時這個問題是呂斌作答的。
而在招商積余的業績發布會上,也有投資者問了類似的問題:房地産行業目前仍然比較低迷,在這種情況下,股東協同是否會減弱,公司将如何應對?這個同樣是由呂斌來回應,且與上一次的回答基本一致。
他表示,随着國家持續地出台寬松的政策,無論是招商蛇口還是招商集團,對招商積余業務協同的支持力度将會變得更大。
目前,招商蛇口在市場上布局了大量輕資産代建和代運營項目,這些項目也将為招商積余帶來了豐富的服務面積。
此外,招商蛇口背靠招商局集團,集團旗下各二級闆塊,無論是金融闆塊還是交通物流闆塊,都存在着大量需要管理的項目。
呂斌坦言:“從去年開始,招商積余已經通過集團内部業務協同,獲取了大量項目和在管面積。”
數據顯示,截至2024年末,來自招商局集團内部的物業項目數量為780個,管理面積為1.32億平方米,新簽年度合同額為3.36億元。
“招商積余未來的發展,無論是靠市場化獲取項目,還是依靠招商集團和招商蛇口的業務協同,都是非常值得期待的。”
據了解,招商積余預計2025年度與招商局集團及下屬企業間日常關聯交易的簽訂合同總金額為39.88億元,年度發生總金額為44.67億元。
免責聲明:本文内容與數據由觀點根據公開信息整理,不構成投資建議,使用前請核實。
撰文:黃金土
審校:徐耀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