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重組里面,現在是一個很好的機遇。每一個案件有不同,重點是很難用一個方法說一定會成功,每一個方案有不同,可是最重要的是希望把你的負債減下來,等整個經濟周期好起來你的資産自然就會增長起來,最後的股東權益就會增加。
本文為黃科傑先生在2025觀點年度論壇發表的演講。
黃科傑(宏富産業重組有限公司聯合創辦人):謝謝各位,我先感謝觀點請我過來作為這次演講的嘉賓。我公司比較新一點,我從事重組行業已經将近17年了。公司是去年成立的,因為有看到市場上面的重組需求很高,然後我們公司宏富是在過去2024年第四季的時候,在重組債務排名在亞太區的第三名,所以以一年的時間來說是蠻不錯了。
因為大家都已經聽了很久的演講,我就用一個比較輕松的方法來講一下,重組到底是怎麼樣做出來的?大家都知道我們在做生意的時候有多少資産減去負債會等于股東權益,資産方主要是由公司創造的。根據說到政府的政策,還有公司的質量,還有方向等等會把你的資産提高。
另外一方就是債務,在你的資産價值降低的情況下,有可能是外來因素,我們沒有辦法控制。可是有什麼是可以控制的?就是從重組的專家來看,是管理你的債務。
債務怎麼管理?我會形容為重組行業就好像是企業的醫生,企業有病了去看醫生。當然企業自己本身應該是很了解自己的行業,也很了解自己的情況,可是企業醫生先做的第一步就是做全面的身體檢查,也需要一些時間,所以我們會跟你們的債權人說,我們先把債務暫停一下,給我們空間做公司的調研,看一下最後怎麼樣出來最好的方案。
有很多過去成功重組的企業的一個問題,他們可能面對第一期的債務問題沒有看醫生,覺得自己可以解決,然後在外面有銀行找他說“我給你貸款就可以解決問題了”,然後債務越來越多,後面就沒有真正把你需要的債務去解決。
在短期來說,提升債務也可以在經濟上行的情況下是很有用的。可是在現在的情況下,我相信很多企業沒有辦法再去貸更多的款。在這個情況下怎麼做?其中一些選擇是如果是健康的公司可以發一些股本,可是有很多人覺得公司價值這麼低,再發股本會貴了。
另外一個情況是做一些重整的融資,很多時候重整的融資是需要老闆自己本身去提供多一些的擔保或者資産的擔保來拿新的貸款。
在内地的話,可能比較常見的是政府出來幫忙。最近在香港也有可能有聽到也會發生的,政府覺得避免一些結構性銀行出現的問題,或者影響金融問題太多的話,他們有時候也會出來跟銀行、企業去對話,希望把市場的情況控制得好一點。
第二點,如果剛才做了調研、檢查以後,發現最後要怎麼樣去解決問題。我相信有很多人已經看過重組的方法,差不多是展期、重組。有些時候要出售一些非核心的資産,幫助現金流。還有最重要的是有很多企業在這個時候需要提升管理制度的。
我想說一個很重要的事情,因為剛才很多人都說現在是“止跌回穩”的時間。其實我想說,這個是做重組最好的時間。現在美國總統特朗普常常在公開演講說很有錢,最近的報告說他大概是有30個億到40個億的身價。在經濟下行的時候,九十年代曾經把他的公司重組過四次,每一次重組都讓他身價再多一點,再賺多一點錢現在的危機其實對很多企業來說,如果做對的話,其實是一個發财機會。
當然,我這一塊主要是做國外重組的,所以我想跟大家分享一下。這些可以用的工具,大家都已經聽過很多遍了,我就直接講一下我做過的案例,然後再分享案例里面做了重組的企業是怎麼樣在里面賺到錢的。
第一個案例是周期性的問題,在疫情的時間有很多的企業,比如說是航運業,他們因為疫情的問題可能某一個國家不能出入境,導致重組一個航空公司,就是因為疫情的問題完全沒有辦法有旅客到來,他們的航班也沒辦法營運。在沒有收入的情況下,是沒有辦法償還30億美元的債務,這30億美元債務不能償還的話就需要做重組。那時候我們進去幫忙作為重組的顧問,以及作為公司里面的董事。
因為我們認為有一個事情是你可以救急,最後最重要的還是要治本,提升了管理才能長遠幫助解決問題。而且成為他們的董事有一個重要的點,我們不只看短期的利益,要看的是長期未來的目標,我們怎麼樣去重組财務,可以達到公司未來發展的需要。
我們進去以後,第一個事情是做了重整的融資,找到另外一家私募基金進來看這個項目。最後是新進來的私募基金把整個債務買下來,然後用債務換成股份拿下這家公司的控制權。疫情過去以後,航空公司變成了現金流。當時拿到了年度重組的獎項,就是因為整個周期突然回來了,整個項目就變得很賺錢。你會想本來的企業家已經退出了,就是公司被人家買下來了,這是對的,可是省下的30多億的債務,可以用省下來的錢去投資另一個項目。
我要說的另一個項目就是現在做的項目,那是一家澳大利亞的葡萄酒生産商,是全南半球第二大的葡萄酒生産商。他們遇到的問題也是地緣政治,澳大利亞有一段時間産品不能進來中國,中國對于他們來說是很大的市場。由于疫情關繫等等的因素,讓他們本來投資進去的錢就虧了。
當時他們投資大概是10個億的美金,投資里面有5個億是貸款的。當時因為市場不好,因為疫情、外貿的關繫等等,就沒有辦法償還債務。另外一家私募基金又進來了,用減記的方法,大概用43%的價錢把整個銀團的債務買下來,大概就是三十幾億。進來的這家私募基金,就是剛才虧本的航空公司,省下來的錢就買了另一個投資。這個投資如果營運好的話,就會回到以前大概10個億美金的公司價值。
現在這個減記進來以後又是用同一個方法,把債務換成股份,就變成了新的沒有債務的公司。沒有債務公司的好處,就是還可以重新發債。後面我們作為他的重組顧問和公司董事,幫他們重新再做了一個發債,大概3.5億美元,然後再收購了一些其他行業的紅酒零售上的業務。這個收購會直接讓整個公司營運,還有利潤提升好幾倍。還有因為地緣因素、稅務問題,我們收購這些也會幫助他在澳大利亞的紅酒出售到歐洲地區。
在重組里面,現在是一個很好的機遇。每一個案件有不同,重點是很難用一個方法說一定會成功,每一個方案有不同,可是最重要的是希望把你的負債減下來,等整個經濟周期好起來你的資産自然就會增長起來,最後的股東權益就會增加。
我在這邊要說的,就是整個重組里面有一個很重要的事情,重組無外乎是會計跟财務的事情。我想跟大家說,這些不是最重要的,因為本身公司自己肯定知道能還款給銀行多少,以及債權人、債權持有人能還多少,公司是能知道的。銀行跟你談這麼久,也大概知道還款能力的。可是怎麼樣能夠成功做重組,不是财務跟會計的問題,是藝術的問題,是溝通的問題,是建立信任的問題。
我們就覺得有重組顧問進來的好處,第一是我們以往一直跟債務人有很多的合作;第二是做過一些重組的項目。很多時候是信任的問題,我們怎麼樣确保重組以後進來告訴銀行或公司方債權人說,你相信我們重組方案是最好的。不單是我們幫你做重組的方案,還可以幫助你們在公司里面做一些董事的位置,然後确保未來整個重組方案是可以實行的。
重組的工具有很多,第一是要建立信任,第二是找一個資本的方法。
我剛才說的案例在網站上面都會看到,如果要找剛才提到的私募基金或哪一家公司的案例,都可以在這邊找得到的。
我今天的分享就到這里,謝謝!
免責聲明:本文内容與數據由觀點根據公開信息整理,不構成投資建議,使用前請核實。
撰文:黃科傑
審校:勞蓉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