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普認為,憑借領先的市場地位及強勁的訂單規模,未來1-2年中國建築國際在香港市場的收入有望提升。2024年公司在香港和澳門的新訂單規模增長24%。香港推進北部都會區的開發提振了基建需求,這将為公司的在港業務收入提供較強的可預見性。
觀點網訊:3月26日,標普全球評級表示,中國建築國際集團有限公司将通過業務轉型及更嚴格的項目篩選來提振公司利潤和現金流,這将有助于公司的杠杆率在未來1-2年内下降。
報告預測,中國建築國際(BBB/穩定/--)或将更多參與政府定向回購等短周期項目,並降低周期較長的投資驅動型項目敞口。項目結構的轉變将有助于改善應收賬款周轉率及經營性現金流。2024年公司報告的經營性現金流規模從2023年的5億港元提升至20億港元。
標普認為,憑借領先的市場地位及強勁的訂單規模,未來1-2年中國建築國際在香港市場的收入有望提升。2024年公司在香港和澳門的新訂單規模增長24%。香港推進北部都會區的開發提振了基建需求,這将為公司的在港業務收入提供較強的可預見性。
随着項目執行的增多及模塊化集成建築業務規模的擴大,2025年中國建築國際在中國内地市場的收入有望增加。加上在港業務規模的有力增長,公司的總收入有望提升中低個位數百分點。2024年公司收入增長1.2%,略低于我們的預期。澳門和中國内地市場收入下滑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了香港市場收入的增長。
此外,項目結構的優化以及嚴格的成本管控将保護公司的利潤率。標普預計中國建築國際在内地挑選項目時将優先考慮利潤率因素。這将緩解利潤率通常較高的投資類項目敞口下降的影響。預計未來1-2年公司的EBITDA利潤率将在14.2%-14.6%區間。受内地業務利潤率提升的主要拉動,公司2024年的EBITDA利潤率從2023年的13.4%提升至14.3%。本報告不構成評級行動。
免責聲明:本文内容與數據由觀點根據公開信息整理,不構成投資建議,使用前請核實。
審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