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勝介紹,《若幹政策措施》以支持、服務企業為導向,立足于強化資金、人才、用地等要素供給,從支持核心技術攻關、培育優質企業、打造應用場景、培養引進人才、推進標準體繫建設等方面提出了12條“幹貨”政策措施,匯聚最優資源、集聚最大力量,力争實現“六個一批”,加快打造全球人工智能與機器人産業高地。
觀點網訊:4月1日,《廣東省推動人工智能與機器人産業創新發展若幹政策措施》新聞發布會在廣州召開。
廣東省副省長王勝在會上介紹,近年來,廣東省委、省政府緊緊圍繞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堅持實體經濟為本、制造業當家,加快謀劃推動人工智能和機器人産業發展。近期,通過全面摸排産業鍊短闆,梳理資金、人才、服務平台、應用場景、數據要素等資源需求,省政府制定出台了《廣東省推動人工智能與機器人産業創新發展若幹政策措施》(以下簡稱《若幹政策措施》)。
王勝介紹,《若幹政策措施》以支持、服務企業為導向,立足于強化資金、人才、用地等要素供給,從支持核心技術攻關、培育優質企業、打造應用場景、培養引進人才、推進標準體繫建設等方面提出了12條“幹貨”政策措施,匯聚最優資源、集聚最大力量,力争實現“六個一批”,加快打造全球人工智能與機器人産業高地。
攻破一批關鍵核心技術。積極面向全球加強協同創新,争取更多創新資源落戶廣東。實施省重點領域研發計劃“新一代人工智能”“智能機器人”等旗艦項目、重大專項,在上述領域部署攻關任務。對國家科技重大專項的人工智能與機器人領域重點項目,省财政按規定給予配套獎勵。支持創建國家級、省級人工智能與機器人領域制造業創新中心,省财政按規定分别給予最高5000萬元、1000萬元的資金支持。
培育一批優質企業。加快培育人工智能與機器人領域單項冠軍企業、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對該領域獲評國家級單項冠軍企業、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的,在省級支持的基礎上再“加碼”,鼓勵地市給予獎勵,省财政進一步按照地市獎勵資金1:1予以激勵。設立人工智能與機器人産業基金,引導社會資本圍繞産業鍊關鍵核心領域,加強對創新型企業的投融資支持。對重點項目開通“綠色通道”,推動重點項目建設。
部署一批高能級平台。推動現有人工智能與機器人産學研平台能級提升、聯動發展,因時因勢謀劃高能級平台,支持建設開源社區、開源生态中心和相關公共服務平台,提供技術交流共享、算力調度、數據訓練、大模型評測等服務。每年擇優支持一批開源社區和開源生态中心,每個給予最高800萬元資助。推動廣州、深圳數據交易所打造國家級數據交易場所,打造廣東數據要素集聚發展區。
打造一批典型應用場景。突出人工智能、機器人在重點領域應用賦能,組織實施“人工智能+”行動,在教育、醫療、交通、民政、金融、安全等領域廣泛拓展應用。組織開展“機器人+”行動,圍繞工業、農業、城市管理、醫療、養老服務、特種作業等領域,挖掘開放應用場景。依托重點産業集群開展人工智能賦能新型工業化試點,每年擇優支持工業領域大模型和應用解決案例,每個給予最高800萬元獎勵。
引進培育一批優秀人才。把吸聚人工智能與機器人産業所需人才作為“百萬英才匯南粵”行動計劃的重中之重,圍繞人工智能與機器人産業的發展需求和重點任務,支持企業引進培育一批創新領軍人才、青年拔尖人才。在粵港澳大灣區博士博士後創新創業大賽、“創客廣東”大賽、“越來越好”國際設計大賽中設立人工智能與機器人有關專項賽,以賽促新、以賽促創,通過大賽選拔人才,強化技術交流合作。
完善一批標準法規制度。積極推進標準體繫建設,對主導制定人工智能與機器人産業國際標準、國家標準、行業標準的,分别給予資助。探索創新人工智能與機器人“監管沙盒”等包容審慎監管模式,加快建設粵港澳大灣區生成式人工智能安全發展聯合實驗室。加快推動人工智能領域立法,為人工智能産業發展提供制度保障。
王勝表示,《若幹政策措施》的出台,将在全省進一步凝聚共識、堅定信心,加快打造全球重要的人工智能和機器人産業發展新高地。
免責聲明:本文内容與數據由觀點根據公開信息整理,不構成投資建議,使用前請核實。
審校:楊曉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