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報觀察 | 海昌海洋公園復蘇之困

观点网

2025-04-02 17:26

  • 随着文旅市場逐步步入復蘇周期,海昌海洋公園交出了一份客流回升但盈利承壓的矛盾答卷。

    觀點網 3月30日,海昌海洋公園控股有限公司披露2024年全年業績報告。

    财報數據顯示,海昌海洋公園2024年總營業收入18.18億元,同比僅錄得0.08%的微量增長;毛利由2023年4.57億元減少至2024年的4.19億元;除稅前虧損從2023年1.86億元擴大至2024年的7.61億元;母公司擁有人應占虧損也從2023年1.97億元增加至2024年的7.4億元。

    随着文旅市場逐步步入復蘇周期,海昌海洋公園交出了一份"客流回升但盈利承壓"的矛盾答卷。

    這一數據背後,是主營業務增長乏力與成本剛性上升的雙重擠壓,折射出傳統重資産運營模式在消費升級周期中的結構性困境。持續經營能力存在不确定性,但輕資産轉型和IP輸出策略仍為未來發展提供了新的增長點。

    以海昌為代表下的文旅行業,"冰火考驗"仍在持續。

    盈利滑坡“冰點”

    2024年,海昌海洋公園歸屬于母公司擁有人的淨虧損7.4億元,較2023年的1.97億元同比擴大275%;淨虧損率從2023年的10.3%飙升至40.7%,虧損幅度顯著加劇。

    自2022年以來,海昌海洋公園經調整EBITDA(息稅折舊及攤銷前利潤)連續兩年大幅下滑。2024年該指標降至1.66億元,同比減少74.1%,較2021年的5.27億元同比縮水近三分之二,凸顯公司核心盈利能力持續承壓。

    作為核心收入來源的公園闆塊,2024年實現收入16.85億元,較2023年的16.87億元微降0.12%,收入規模接近持平。

    具體到細分業務,門票銷售收入從2023年的9.03億元降至8.95億元,同比下降0.84%;食品飲品、貨品銷售收入從3.88億元降至3.76億元,同比下降3.1%。兩大核心闆塊的同步下滑直接拖累整體營收表現。

    盡管2024年海昌旗下公園入園人次同比增長16.1%至1079萬人次,但人均消費金額卻從2023年的181元降至156元,降幅達13.8%。這種“量增價減”的背離現象,反映出遊客消費意願減弱與二次消費能力不足的雙重困境。

    數據來源:海昌海洋公園年報,觀點指數整理

    在收入增長乏力的同時,運營成本呈剛性上升态勢。2024年,行政費用及運營成本占收入比重較2023年顯著提高,成本端壓力進一步加劇盈利困境。

    從毛利率表現看,2023年整體毛利率為25.2%,2024年盡管新增鄭州公園全年運營貢獻,但受成本上漲拖累,核心公園業務毛利率同比出現下滑,未能維持原有盈利水平。

    據觀點指數了解,上海、鄭州海昌海洋公園假期單日最高客流量分别達5.2萬人次、3.8萬人次,帶動奧特曼主題酒店入住率峰值達100%;但淡季平均入住率轉化不足,全年酒店運營收入從2023年的1.94億元降至1.86億元,同比下降4.18%,凸顯重資産運營模式下固定成本高企的結構性問題。

    當行業進入精細化運營階段,海昌收入結構仍依賴"門票經濟",未能及時向"消費生态"轉型。這種結構性失衡導致其在客流量回升周期中錯失盈利修復窗口,反映出業務模式升級的緊迫性。

    OAAS+IP“風火輪”

    截至2024年末,海昌海洋公園流動資産淨額為-29.5億元,較2023年大幅下降,淨虧損擴大與現金流緊張狀況進一步加劇。

    資本市場也在經歷多事之秋。2024年10月底,市場傳聞海昌海洋公園拟進行資産出售、私有化或控股股東股權轉讓,公司随即發布自願性公告澄清相關傳聞。

    11月18日,海昌海洋公園因重大事項臨時停牌,11月21日恢復交易。期間披露與某産業基金達成1億美元可轉換債券認購意向,資金将用于公司資本開支及流動資金補充。

    同日另一則公告顯示,海昌海洋公園子公司因5000萬元本金及約1380萬元利息的貸款于11月17日到期未償還,收到銀行《逾期貸款(墊款)催收通知書》。公司已與貸款方達成風險化解共識,正積極籌措資金結清欠款並尋求再融資機會。

    上述事件集中反映出海昌海洋公園在資本市場與債務管理上面臨的雙重挑戰,公司通過主動信息披露展現應對決心,後續融資進展與債務處理成為關注焦點。

    最新财報顯示,持續虧損導致公司淨資産負債率攀升,對持續經營能力構成重大不确定性。為此,海昌海洋公園已加速推進資産輕量化處置。

    數據來源:海昌海洋公園年報,觀點指數整理

    面對重資産運營困局,海昌海洋公園加速推進"運營即服務"(OAAS)戰略,輕資産轉型路徑逐步清晰。

    2024年,文旅服務及解決方案闆塊收入1.33億元,同比增長2.8%,占總收入比重僅從2023年的7.1%提升至7.3%。

    目前,海昌海洋公園還在推進的OAAS項目包括上海海昌二期、北京通州項目、福州新區項目及沙特阿拉伯項目等,其中北京項目預計2027年試運營,福州項目計劃2026年動工,部分項目采用“國資合作方投資建設+海昌運營並表”的模式,顯著降低了資本投入風險。

    在輕資産轉型的同時,海昌海洋公園依托IP運營拓展多元收入來源:計劃自2025年起推進部分文旅資産出租計劃,将資源重點投向運營服務輸出與IP商業化開發;計劃重點拓展IP酒店、主題館、快閃店等業态,目標在3-5年内使IP運營收入占比提升至總收入的20%以上。

    數據來源:海昌海洋公園年報,觀點指數整理

    未來,上海海昌海洋公園二期東方海洋項目構建多元業态發展模式,突破傳統門票經濟局限,建設海洋探索中心、主題酒店等復合場景,完善消費生态提客單價水平。

    同時,鄭州海昌二期計劃引入虎鲸主題表演、全球首創新型遊樂設施等特色内容,旨在通過差異化産品矩陣增強旗艦項目的IP吸引力和市場辨識度。

    截止目前,行業面臨消費力下滑與成本攀升的雙重壓力,客流量增長未能有效抵消經營壓力,持續虧損導致财務風險累積。

    在此背景下,海昌海洋公園OAAS項目儲備體繫逐步完善,IP運營生态初具規模,資産優化計劃有序推進,或有望改善現金流狀況。

    觀點指數分析指出,2025年文旅行業将進入關鍵轉折期,呈現冰火交織的發展态勢。流動資産短缺與持續經營的不确定性仍需資本市場重點關注,而輕資産戰略的實際盈利貢獻能否覆蓋虧損,将成為企業長期可持續發展的核心變量。

    免責聲明:本文内容與數據由觀點根據公開信息整理,不構成投資建議,使用前請核實。

    撰文:李永泉    

    審校:徐耀輝



    相關話題讨論



    你可能感興趣的話題

    文旅

    港股

    業績

    海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