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内免稅業務是中國中免另一條可能的增長線。
觀點網 2024年全國高化、高奢市場比較萎靡,連帶影響了國内唯一的全牌照免稅運營商,亦是全國最大的免稅店經營商中國中免。
該公司去年業績表現幾乎是明牌“開倒車”,但還是超出不少人的預期。
資料顯示,2024财年,中國中免實現營業收入564.74億元,同比下降逾16.4%;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42.7億元,同比下降36.4%;扣非歸母淨利潤41.4億元,同比下滑37.7%。
按單季度數據看,2024年Q1-Q4,中國中免的營收、利潤表現分别為Q1營收同比下滑9.4%,歸母淨利潤同比增長0..2%;Q2營收同比下滑17.4%,歸母淨利潤同比下滑37.6%;Q3營收同比下滑21.5%,歸母淨利潤同比下滑52.5%;
第四季度,營業總收入錄得134.53億元,同比下降19.5%,歸母淨利潤3.48億元,同比下降76.9%。
營收盈利雙降,2024年中國中免經營壓力前低後高,與整體中高端消費市場表現基本一致。
上一次有如此表現是在2022年。
海南“漩渦”
多重因素影響下的沖擊頗大,尤其是在對中國中免最重要的海南離島市場。
自2020年以來,海南免稅店一定程度上承接了國内消費者的境外購物需求。中國中免作為免稅行業龍頭,在海南擁有數量最多、類型最全的免稅商城,自然優勢最大。
2023年疫情防控措施放松,同年“即購即提”“擔保即提”提貨方式落地,海南離島免稅購物金額437.6億元,同比增長25.4%,購物人數675.6萬人次,增長59.9%,購物件數5130萬件,增長3.8%。
反映到中國中免的業績,當年該公司海南地區收入錄得396.5億元,同比增14.25%,收入占比接近總收入的60%。
然而市場在一年之内急轉直下,“海南離島免稅銷售承壓與台風“摩羯”自然災害、出境消費分流、國貨品牌擠壓免稅市場份額以及客群更加追求性價比等因素有關。”中國中免在年報中表示。
海口海關數據顯示,2024年海南離島免稅購物金額309.4億元人民币,同比下降29.3%,購物人數568.3萬人次,同比下降15.9%,購物件數3308.2萬件,同比下降35.5%。
目前,中國中免在海南離島免稅市場的份額依然強勢,擁有6家離島免稅店:海口國際免稅城、海口日月廣場免稅店、海口美蘭機場免稅店、三亞國際免稅城、三亞鳳凰機場免稅店和瓊海博鰲免稅店。
其中,海口國際免稅城和三亞國際免稅城是目前全球第一大和第二大的免稅商業綜合體。
2024年内,中國中免在海南地區實現營業收入288.92億元,同比下降27.13%,毛利率23.73%,毛利率同比減少2.03個百分點。
随着海南地區業務與其他地區業務的此消彼長,海南地區銷售額占總銷售額比例已由2021年約70%下滑至最新的51.4%,但占比仍然過半。
另外,中國中免為了提振銷情,去年在海南地區推動了長時間、大規模的促銷活動。
包括去年7月-9月的“2024第三屆海南離島免稅購物節暨第六屆中免海南免稅購物節”、“雙11”活動,還有自11月21日起,貫穿雙十二、聖誕、元旦等節假日的“2024中免年終盛典營銷活動”,這進一步拖累了中國中免的利潤表現。
不過,中國中免也並未放棄對海南市場的進一步投資,畢竟海南省有建成自由貿易區這個大利好在。
中國中免必須在此之前盡量加強對當地免稅市場的把控。據悉,2024年内中國中免在海南離島免稅市場的市場份額已同比提升近2個百分點。同時,現在在海南還有兩個重要項目推進當中。
其中,海口國際免稅城項目自投建以來,中國中免已累計投入資金80.98億元,2024年投入資金9.11億元。截至目前,累計産生的收益為16.68億元,換句話說尚未回本。
财報披露,上述項目現時處于中期階段,地塊五海口國際免稅城已于2022年10月28日開業運營,地塊二(悅領灣項目)、地塊三(悅斓庭項目)已完工並推進産品銷售,地塊一完成各專項工程收尾施工,地塊四完成酒店主體結構封頂。
三亞國際免稅城一期2号地項目,自投建以來已累計投入資金18.46億元,2024年投入資金9.11億元。項目截至目前産生收益3.12億元。
與海口國際免稅城一樣,三亞國際免稅城一期2号地項目處于中期階段,其中商業部分三亞國際免稅城C區已于2023年12月28日開業運營,酒店部分實現英迪格酒店主體結構封頂。
盡管不斷追加投資,中國中免在海南面臨的競争也越來越大。目前海南離島免稅經營主體共6家,離島免稅店已增至12家,免稅品牌數量進一步增加。分析認為,海南離島免稅的競争在自由貿易區建成後還會進一步加劇。而且,随着這幾年跨境電商、海淘的發展,海南免稅競争力正在下滑。
不過,如果看海口海關2025年春節期間的數據,2025年1-2月海南離島免稅銷售額84.1億元,同比下降13.3%,購物人次為109.7萬,同比下降28.5%,人均購物金額7663.4元。顯示銷售額同比降幅有所收窄,同時人均購物金額實現同比回升。
海南離島免稅銷售大市有所改善,這對中國中免來說是個好消息。
渠道開拓
相比焦灼的海南區域,中國中免其他業務闆塊,例如口岸免稅和市内免稅情況要好不少。
雖然中國中免沒有披露這些業務的具體營收情況,但如果看财報中“主營業務分地區情況”一項,中國中免2024年在上海地區實現了160.35億元營業收入,營業收入同比下滑10.02%,降幅比海南地區低。同期,毛利率25.8%,同比增長2個百分點。
這160.35億元收入,大部分來自中國中免在上海浦東國際機場、虹橋國際機場的免稅店。
2024年,受益于免簽國家範圍擴大、過境免簽政策優化以及國際客運航班量增加,上海機場2024年全年進出港航班量80.3萬架次,同比增長15%,旅客吞吐量超1.24億人次,同比增長29%,創下歷史新高。
客流量大,自然逛免稅店的客人就更多,但中國中免的口岸免稅業務的盈利能力依舊不強。
2023年,中國中免推動與北京(含首都國際機場、大興國際機場)、上海兩地機場租金協議優化。但2024年銷售費用中,租賃費仍達到42.4億元,同比下滑僅1%左右。
不過,在海南離島免稅承壓的大前提下,口岸免稅變成中國中免不得不開拓的增長渠道。
據披露,2024年該公司就中標了廣州白雲國際機場T1航站樓出境免稅店、昆明長水國際機場出境免稅店等10個機場及口岸免稅項目經營權。
市内免稅電是中國中免接下來另一條可能的增長線。
2024年8月,财政部、商務部、文化和旅遊部、海關總署、國家稅務總局五部委等五部門聯合印發《關于完善市内免稅店政策的通知》。新政明确,北京、上海等13家外匯商品免稅店3個月内轉型為市内免稅店,廣州、成都等8個城市則各設立1家市内免稅店。
與口岸免稅店相比,市内免稅店空間更大、産品種類更多,購物時間和自由度上更為充裕,便利性強、自由度高、不受地理位置限制,且額度上不設限制,也更有利于旅客購買服飾、箱包、珠寶等非標商品。
市内免稅店的發展對免稅市場而言是一個重要的突破口,中免不可能錯過這個機會。
截至目前,中國中免已完成北京、上海、三亞、大連、青島、哈爾濱6家經營協議簽署並實現大連市内免稅店煥新開業,同時中標了廣州、深圳、西安、福州、成都、天津6家新增城市市内免稅店經營權。
無論從門店數量還是分布城市上看,中國中免基本已成為本次市内免稅市場的最大受益者。
最後,考慮到國内中高端消費市場仍然未有特别明顯的起色,中國中免也在向境外尋找機會。
2024年,中國中免就實現了新加坡樟宜機場精品店、香港國際機場精品店、日本東京銀座珠寶類品牌免稅專櫃以及斯里蘭卡免稅店開業,另外中標了“愛達·魔都”号郵輪的免稅店經營權。
免責聲明:本文内容與數據由觀點根據公開信息整理,不構成投資建議,使用前請核實。
撰文:劉子棟
審校:徐耀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