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力地産並入華發集團 珠海國資委資産重組仍在繼續

观点网

2025-04-11 22:00

  • 從資本市場的反應來看,明顯認為這次資産重組對格力與華發雙方都是利好消息。

    觀點網 4月8日至10日,格力地産公司股票出現交易異常波動,連續三個交易日内收盤價格漲幅偏離值累計達到20%。

    4月10日當天,格力地産發布相關公告稱,公司自查並向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及相關方函詢,确認除已披露事項外,不存在其他應披露而未披露的重大信息。

    同一天,格力地産還發布了另一則公告,當中指出,公司控股股東海投公司被實控人珠海國資委,無償劃轉至華發集團。換句話就說,華發集團成為了格力地産的控股股東。

    同一時間段,華發股份的股價也得到了回升,不過幅度並沒有格力地産的大,三天累計漲幅僅有8.85%。

    從資本市場的反應來看,明顯認為這次資産重組對格力與華發雙方都是利好消息。

    格力地産的重整之路

    若是追本溯源,格力地産的資産重組之路早在五年前就開始了。

    2020年5月,格力地産首次提出收購珠海市免稅企業集團有限公司(簡稱"珠海免稅")100%股權的意向。

    只是這一收購案的進展極度緩慢,中間還出現了數度暫停與修改,直至2024年的7月才形成最終方案。期間經歷了四年三變,方案也從最初的收購100股權,變成資産置換,置換的股權比例也降至51%。

    根據最終方案,格力地産将持有的上海海控保聯置業有限公司、上海海控合聯置業有限公司、上海海控太聯置業有限公司、三亞合聯建設發展有限公司、重慶兩江新區格力地産有限公司等五家公司100%的股權及公司相關對外債務,與控股股東珠海投資控股有限公司(簡稱"海投公司")持有的珠海免稅51%股權進行資産置換,資産置換的差額部分以現金方式補足。

    經過此次資産置換,格力地産雖未完全剝離地産開發項目,但也能極大地改善公司業績情況與完成戰略轉型。

    據交易報告書顯示,2023年及2024年上半年,珠海免稅淨利潤分别約6.67億元、4.38億元。而在交易完成之後,格力地産2024年上半年營收約19.36億元,其中免稅銷售收入占營收比重為64.56%,成為公司最重要的收入來源;與此同時,公司2024年上半年的淨虧損也将收窄約5.43億元。

    去年12月31日,格力地産已實施完成上述資産置換,公司戰略定位就此變更為以免稅業務為核心,圍繞大消費産業鍊建立運營、投資的企業集團。

    為了準确體現公司戰略轉型規劃,格力地産于今年3月18日晚間公告稱,拟将公司的名稱由"格力地産股份有限公司"變更為"珠海珠免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證券簡稱亦将由"格力地産"變更為"珠免集團",證券代碼不變。目前改名事項已經董事會審議通過,後續還需要走股東大會(4月18日)以及具體辦理工商變更的程序。

    原以為格力地産的重組之路到此就會結束,但沒想到珠海國資委會将其劃轉至華發集團旗下。

    對于格力地産而言,此次劃轉的影響並不是很大,最終直接控股股東及實控人都不變,甚至在劃轉之後,還能得到來自華發集團的資金及運營支持,彼此間還能形成商業資源的互補。

    利好的承壓

    根據格力地産披露的公告,珠海國資委是将海投公司整體無償劃轉至華發集團,作為華發集團下屬二級企業管理。本次劃轉完成後,海投公司的控股股東将由珠海市國資委變更為華發集團。

    也就是說,華發集團接收的其實就是重組前的格力地産加上珠海免稅的"地産+消費"雙重資産。在劃轉完成之後,華發集團旗下地産業務将包括海投公司和華發股份兩個平台。

    在完成戰略轉型之前,格力地産的收入主要來源于地産業務,2021-2023年期間,公司的營業收入分别為71.33億元、40.47億元和47.32億元,分别同比變動11.65%、-43.27%和16.95%;對應期内歸母淨利潤分别為4.42億元、-20.57億元和-7.33億元,三年合計虧損高達23.48億元。而在2024年上半年,公司的歸母淨利潤為-7.77億元,同比虧損增加5.65億元。

    而華發集團原有的地産上市平台--華發股份近年來的業績表現同樣承壓。

    2022-2024年各報告期,華發股份實現營收為591.9億元、721.45億元、599.92億元,分别同比變動15.5%、21.9%、-16.8%;對應歸母淨利潤為25.8億元、18.38億元、9.51億元,同比變動-19.3%、-28.7%、-48.2%。

    淨利潤的下降,一方面是因為銷售額承壓,上述報告期内的分别錄得1202.41億元、1259.9億元、1054.4億元,分别同比變動-1.35%、4.78%、-16.31%。另一方面是因為毛利率逐年下降,分别為20.18%、18.14%、14.32%。

    如今,格力地産剝離出去的房地産業務也被納入華發集團旗下,有分析指出,珠海國資委将海投公司從直管模式調整至華發集團下屬二級子公司,合並雙方資産後相當于在增強了華發這一地産國資平台的實力。

    與此同時,如此調整還能規避同業競争争議。此前珠海國資委同時控股華發集團(地産開發)和海投公司(格力地産),存在潛在利益沖突。劃轉後,珠海國資委相當于将旗下地産闆塊全部歸集于華發集團,地産平台之間能夠減少同台競争。

    據了解,這並不是珠海國資委第一次進行"同類項合並"行動,在2024年1月底還曾将九洲控股集團将整體無償劃轉至華發集團。與本次劃轉的海投控股一樣,都是作為華發集團下屬二級企業管理。

    公開資料顯示,九洲控股集團的主業包括文旅康養、交通運輸、城市綜合體投資開發,與華發股份存在較高的相似性。

    目前市場上對華發集團接收格力地産原有的房開業務是否能夠實現"1+1>2"尚未有定論,但對其與珠海免稅之間的業務協同基本持有樂觀預期。

    根據華發股份年報顯示,公司在商業闆塊上表演較為亮眼,2024年實現租金收入達7.85億元,同比增長15.41%。年内新開業2家購物中心,截至年末在營集中商業達11個,配套商業項目62個,商辦項目32個,總商業面積達260萬平方米。

    未來若能與珠海免稅實現資源互通互補,華發股份的多元化道路将走得更為順暢。

    免責聲明:本文内容與數據由觀點根據公開信息整理,不構成投資建議,使用前請核實。

    撰文:黃金土    

    審校:楊曉敏



    相關話題讨論



    你可能感興趣的話題

    房地産

    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