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質量指標比速度更重要

观点网

2014-05-26 17:24

  • “好多地方被稱為城市,其實遠遠沒有達到城市的門檻的條件,但我們往外鋪的力量還很強。速度是一個很重要的指標,但是更重要的恐怕是質量,包括産品質量、經濟投資質量、城鄉布局質量、環境質量。”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教授周其仁在5月25日的“上海論壇”中表示。

    他認為,目前的GDP度量不能自動地反映這些質量指標,人們在看中國經濟數據、分析增長速度變化時,如果完全脫離質量的度量,恐怕會有一些偏差。

    周其仁指出,關注質量指標,意味着不能僅僅為滿足市場需求來進行生産。雖然中國的經濟增長速度非常高,但産品質量還有很大問題。2013年官方産品質量報告指出,全國制造産品合格的批次率為88.9%。除了目前引起社會關注的食品、藥品等領域,兒童用品、家用電器、住宅、建材、裝飾品的不合格率也很高,需要警惕。

    “品質高、品質好,有時候就不需要那麼高的速度。我們現在情況是很多産品的質量比較差,所以必須有較高的速度。經濟活動最後是要增加國民的享受,而不僅僅是一個名義上的增長速度。”

    周其仁表示,中國的投資機制存在很大問題,導致了很多無效或者低效的投資。目前的投資按照行政架構在進行,地方政府都想好好建設自身的所在地,但是人口流動的朝向並不完全服從行政架構。人口離開的地方,經濟活動随之減弱,但仍存在大量投資,而很多人涌去的地方投資明顯不足。

    “北京、上海、深圳、廣州十年的常住人口增長率都在40%左右,但是全國平均的城鎮常住人口增長率只有5.8%,相當一批城鎮單位的人口在減少,但是投資架構很大程度還是每個行政單位都在發力。”

    周其仁認為,從總量上看,投資驅動增長帶來的效果很明顯,但是那些無效、低效的投資很難被計算到經濟增長總量和速度當中去。地方的發動實際上是超強的資源動員,使得資源的持續性、環境容量日益成為一個重要問題。

    一些開發強度高的城市,如北京、上海、深圳、廣州,其建設用地大概都占城市面積的50%左右,就已經達到開發的邊界。對照香港,開埠170年以來,建設面積僅占整個香港的總面積的25%左右。“我們攤子鋪得非常大,但是形成的城區的密度遠遠不夠。”-

    更多高品質深度報道,請訂閱财新傳媒出品的微信公衆号“宏觀名家談(Chinaecon)”。對宏觀事件權威、及時的解讀,對官員、學者、業内精英第一手的采訪實錄,宏觀名家談立足國内,放眼全球,用全新的視角呈現不一樣的宏觀诠釋。

    撰文:周其仁    

    審校:



    相關話題讨論



    你可能感興趣的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