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桂園EBIT超同行,部分房企高營收低淨利|盈利能力報告

观点指数研究院

2020-03-16 13:37

  • 各項指標幾乎全面領先的碧桂園,無疑成為最具盈利能力的上市房企之一。緊随的榜眼則由萬科奪得,兩者的盈利表現幾乎不相伯仲。

    2020年對房地産業來說依然是艱難的一年。調控政策頻出,監管不斷加強,資金持續收緊,革新轉型與收斂聚焦似乎成為了不少房企的突破之路。“房住不炒”政策不會改變,市場競争更加激烈,如何保持生存發展将成為2020年房地産業的重要話題。

    過去一年房企規模緩慢增長,行業集中度加速提升,多數房企仍然面臨轉型升級的壓力。只有轉變傳統模式,提高創新能力,從負債偏高、利潤持續縮小的行業困境中脫穎而出,完成企業轉型,才能在未來市場中占有一席之地。

    或許這是艱難的一年,但同時也是充滿挑戰與機會的一年。觀點地産機構旗下的觀點指數研究院聯合衆多主流媒體、研究機構、地産開發企業、投資機構、金融投行及專業機構,盤點2019年中國地産界最具有代表性的企業,尋找在這一年,堪稱為偉大(Great)的房地産企業;尋找在這一年,勇于追求光荣(Glory)的房地産企業;尋找所有跻身中國最優秀行列的地産企業群體(Group),共同構建出專業與極具影響力的《2020中國房地産卓越100報告》,並在“2020觀點年度論壇”盛大發布。

    《2020中國房地産卓越100報告》包含19個報告,以下為《2020中國上市房企盈利能力報告》。

    盈利可以說是每個企業經營運作的最終目的,也是行業内關注的焦點問題,中國上市房企盈利能力TOP10榜單便因此應運而生。

    本榜單旨在表彰在過去一年里盈利能力優異的上市房企,同樣也是為了能夠更加準确進行評估,觀點指數将樣本企業選定為上市房企,以獲得更多公開數據來準确的衡量各房企的表現。

    盈利率的衡量或許簡單至一個數字,觀點指數本次榜單更關注企業的盈利能力,所考量的角度更廣、目光更加長遠。

    結合各榜單通用的管理、品牌等指標考量,觀點指數針對盈利能力挑選了幾個代表性的财務指標,如息稅前利潤,權益回報率,營業收入和歸母淨利潤。這些指標分别從盈利規模和盈利比率兩個維度衡量企業的盈利能力,即觀點指數希望表彰在營業規模靠前且資本回報率高的房企。

    綜合各方面評估,最終中國上市房企盈利能力TOP10的桂冠由碧桂園奪得。根據觀點指數統計,2019年全年碧桂園息稅前收入約為874.3億元,超過近97%的候選房企。同時,權益回報率高達24.8%,超過91%的房企,歸母淨利潤則達421.5億元,超過近100%的房企。各項指標幾乎全面領先的碧桂園,無疑成為最具盈利能力的上市房企之一。

    緊随的榜眼則由萬科奪得,根據觀點指數統計,萬科2019年全年息稅前收入為994.41億元,超過98%的候選房企,歸母淨利潤達395.34億元,超過97%的候選企業,權益回報率為25%,超過92%的候選房企。可以發現,萬科與碧桂園的盈利表現幾乎不相伯仲,而且碧桂園歸母利潤所占比例更大。

    而權益收益率在前三甲最高的,反而是位列第三的融創中國。根據觀點指數統計,2019年權益收益率高達29%,超過98%的候選房企,而息稅前收入則為517億元,高于92%的候選企業,歸母淨利潤則為279.5億元,同樣也是高于92%的候選企業。融創中國的體量略小,較高的權益收益率幫助它奪得三甲的名次。

    從規模方面,上市企業盈利能力TOP10榜單采用營業收入、息稅前利潤、歸母淨利潤三個層級的收入來衡量企業的盈利。若将這三個維度的數據進行對比,以财務總分排名(非榜單排名)分組,可以發現第一組(1-10名)和第二組(11-20名)的相關繫數較為相似,甚至在相關性上強于第一組的房企。

    但需注意,相關性並非本次榜單的衡量標準。這三者應有一個良好的相關遞進關繫,若是營業收入的增長不能帶來歸母淨利潤的增長,企業管理中也難免出現問題。

    處于與前兩組相差較大的第三組的房企,營業收入與歸母淨利潤可認為已經沒有統計相關關繫,營業收入與EBIT甚至出現負相關。由于數據並不是單個企業的時序數據,並不能解讀為某房企在增長了營業收入之後,歸母淨利潤下降,而更合理的解讀是,經營水平欠佳的房企,相較其他房企,在較高高營業收入的情況下,並沒有為母公司股東獲得更高的利潤,當然這也可能說明這些公司的杠杆更高,更多的利潤歸給了債權人或者非控股股東。

    盈利比率方面,三個名次(非榜單排名,僅以财務指標計)的分組可以看到明顯的層次關繫。

    排名前十名房企的權益回報率(ROE)更分散,中位數也高于其他分組,但是由于箱型圖中的凹槽與第二組别的凹槽有較大的重合,可以認為這兩組的ROE中位數相差並不大。

    尤其是前兩組的最小值基本在同一水平上,第三組的後三名明顯低于這個水平線。由此可以發現,在權益回報率方面,除個别頭部房企回報率明顯高于同行,多數第二梯隊房企ROE回報率相當。即便在第三組的房企仍有ROE高于前十名房企的情形出現。

    房企在特定一年的表現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不僅包括其自身發展戰略也包含宏觀經濟政策和市場環境。

    關注一年以來的财務表現固然重要,但衡量軟實力也不可獲缺,而長遠來看,軟實力可能更能決定企業的長期盈利能力。

    品牌價值、團隊管理水平等不可避免會影響到企業的發展和盈利能力,而觀點指數在着重考察财務表現的同時,也輔以這些指標的評估,盡可能真實的表現衆房企盈利能力。

    (以上為繫列報告之一,如需閱讀《2020中國房地産卓越100報告》全文,請進入報告專題下載查閱)

    免責聲明:本文内容與數據由觀點根據公開信息整理,不構成投資建議,使用前請核實。

    撰文:劉陽    

    審校:陳朗洲



    相關話題讨論



    你可能感興趣的話題

    資本金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