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隆地産致股東函(2020中報) | 陳啟宗:市場必定復蘇

观点网

2020-09-10 20:53

  • “自從本人于1月21日撰寫上一封致股東函以來,世界發生了巨變。”

    編者按:“世界發生了巨變”,在恒隆地産最新的中期報告致股東函中,陳啟宗先生用這句話作為開篇。

    現時我們所面對的復雜而嚴峻國際局勢和經濟環境,再加上百年罕見的疫情沖擊,困難已無需贅述。與此同時,陳啟宗先生也對香港前景擔憂,認為“東方之珠”的光芒正在黯淡,雖然並不因此而消極。

    在這份致股東函中,陳先生依然積極傳遞出對未來的信心,他說“市場必定復蘇”,對于那些旗下購物商場復蘇緩慢的業主,建議“再靜候一會”。

    特别是對恒隆的内地業務,陳啟宗表達了充分的信心,認為疫情威脅一旦解除,未來數年市況會非常暢旺。

    而在此環境下,恒隆或許比大多數人更有優勢能夠獲利,甚至可能是最具優勢的公司。

    以下為恒隆地産2020年中期報告“致股東函”全文,轉載時有删節。

    業績及股息

    截至2020年6月30日止六個月,盡管受到2019冠狀病毒病(COVID-19)疫情的影響,收入仍維持平穩,為港币41.84億元。由于物業重估虧損,股東應占淨虧損為港币25.37億元。每股虧損為港币5角6仙。

    倘扣除物業重估及所有相關影響,股東應占基本純利下降11%至港币19.89億元。每股盈利相應下降至港币4角4仙。

    董事會宣布派發中期股息每股港币1角7仙,于2020年9月29日派發予于2020年9月16日名列股東名冊的股東,金額與去年相同。

    業務回顧

    自從本人于1月21日撰寫上一封致股東函以來,世界發生了巨變。

    本人下筆後一兩天,中國乃至全世界驚覺到一種新型冠狀病毒病(現稱2019冠狀病毒病)出現了。疫情首先在中國中部最大的城市之一武漢出現,我們在當地的一座大型購物商場及一座辦公樓當時快要竣工。

    疫情就如人類史上許多類似的流行病一樣,迅速擴散。因全球已一體化,加上國際航空往來頻繁,疫情不久便演變成全球大流行。雖然該病毒不特别致命(全球約4%的染病者死亡),但部分感染者可以毫無症狀,這種情況特别棘手。

    沒有症狀或尚未出現症狀的感染者有可能已傳染他人,由于症狀可在染病後長達14天才出現,無症狀的感染者仍然可以到訪世界各地,不知不覺間把病毒傳播開去。

    中國内地有效遏止了疫情的擴散,對我們在内地的業務來說實屬幸運。内地政府采取及時且嚴厲的措施,亦欣見成效;即使在疫情中心地區武漢,事隔至今七個月,疫情已暫時過去。

    不過歷史告訴我們,疫情消失前一般會有第二波甚至第三波爆發。事實上,往後的數輪爆發可以比第一波更嚴重。有迹象顯示,内地某些地區現正有第二波爆發的征兆,但似乎並不那麼嚴重。我們只好靜觀其變。

    我們的另一個市場香港也相對有效地控制了疫情。直至一兩周前的第三波爆發,香港只錄得約1200宗個案,其中大部分為輸入個案,死亡率亦非常低。不過,第三波爆發明顯殺傷力更大,全城再次嚴陣以待。

    諷刺的是,某程度上2019冠狀病毒病疫情反而可能對我們在這兩個市場的業務都有利。在本港,始于去年6月的騷亂因而結束。正當街頭暴力緩和一時,于1月拟卷土重來之際,疫情把其制止了。盡管公共衛生威脅短期内對我們業務的負面影響更為嚴重,但持續的影響應該較少。然而,社會動蕩帶來的影響是持久的。本人在六個月前的致股東函中提到後者,並會在本文稍後進一步闡述。

    毫無疑問,暴力的激進示威者嚴重威脅並傷害了香港市民,他們肆意破壞财産,包括一些購物中心。若不制止他們,或許某天我們的購物商場及辦公樓也會遭受破壞。幸好到目前為止,我們的物業未有受到嚴重影響,但我們的業務已因而受損。

    疫情過後的日子也可能對我們的内地業務有利,回想去年,本人提及由著名的貝恩策略顧問公司(Bain&Company)公布的一份2018年研究報告。内容提到,在撰寫報告時,内地消費者購買奢侈品的交易中,僅約27%在内地進行,這還未計算香港在内。在2025年或之前,這個數字有望達到50%,而售予中國消費者的全球銷售額會翻倍。

    這就是說,在未計及新顧客的情況下,未來四至五年内,單靠現有的顧客群,内地的購買量将會是現在的四倍。本人亦曾告訴讀者,一位頂級奢侈品牌的高層認為這估計保守。無論如何,對我們而言,這是個好消息。

    疫情令大量海外消費提前回流到内地,實際上,随着國際往來停頓,現在這類消費接近全部回流。看看我們今年首六個月的情況,便可推算得到。

    六個月前,本人預測我們的内地零售租賃業務會蓬勃發展。整個1月的确如是,直至疫情爆發才逆轉。農歷新年(1月25日)前後,人們開始意識到這次的公共衛生威脅有多嚴重,我們租戶的銷售額突然暴跌。3月下旬,疫情似乎基本受控,社交距離措施局部放寬,我們的購物商場開始熱鬧起來。4月的零售銷售額已回到2019年同月的水平。至5月,我們購物商場中的奢侈品牌銷售飙升,升勢持續至今。高端購物活動保持活躍,日常購物雖然正在復蘇,但仍處于停滞狀态,並遠低于去年的水平。

    奢侈品銷售旺盛直接源于“報復式消費”;富裕人士已壓抑數月,無法享受購物的樂趣。在此讓本人談談一個甚少讨論卻重要的心理差異:奢侈品購物是為了愉悅,而日常購物大多是為了必需。

    不過,還有一個更重要的長遠因素。由于幾乎所有國際航班都已取消,如今唯一可以購物的地方,就是如我們所經營的本地購物商場。畢竟,在過去的一兩年,北京降低進口稅,加上品牌自身價格調整,價格愈趨劃一,到海外購物不再有太大意義。

    一旦國際航運完全恢復,一些消費可能會再次外流,但這可能會是微不足道的。原因有數個。第一,如果紐約、倫敦或巴黎不再歡迎自己,為甚麼還要去這些地方購物?甚至作為中國一部分的香港,也不再是理想的購物地點。

    第二,國際頂級品牌已确認中國是其全球第一大市場,而且發展速度最快,因此他們在中國的分店羅列最新的産品,繫列款式也最齊全。這些品牌的内地分店絕不遜于世界上任何大城市的。

    第三,如今富有的顧客在内地得到的顧客服務及購物體驗,與國外任何地方的一樣高雅細致。在巴黎,這些頂級消費者在繁忙時間也不得不排隊等候進店;但在中國,我們了解我們的重要顧客!就像恒隆的顧客關繫管理計劃“恒隆會”,現已覆蓋我們在内地的所有購物商場,且推行得如火如荼。

    我們會員的消費在奢侈品總銷售額中的占比越來越高。我們為頂級顧客舉辦的年度特級貴賓活動非常成功,從中我們得知他們許多在活動中認識,並成為朋友,當然還會交流對時裝潮流的看法。因此,對他們來說,不論從經濟、社交還是其他層面而言,繼續在我們的購物商場購物都非常合理。

    第四,人都有随習慣而行的傾向,一旦習慣了在本地購物,享受其帶來的樂趣,漸漸便不願去海外購物。

    最近,本人聽說有些購物商場的業主抱怨,盡管疫情已受控,而且政府亦鼓勵市民消費,但他們的生意沒怎麼改善。對于那些以普羅大衆為市場對象的零售商戶而言,确實如是。客流量及零售額都仍然低于正常水平,我們的次高端購物商場亦如是,問題是為何如此?

    讓本人提出數個可能的解釋。首先,2019冠狀病毒病對普羅大衆的影響絕對比富裕階層大。前者要擔憂的更多,包括保住自己的生計。再者,我們都随習慣而行,沒法出門的日子令網上購買日用品更為普遍。

    這與購買奢侈品不同,人們不大傾向在網上購買,也沒甚麼其他替代方案。在中國用電子商貿購買日用品之便捷是無可比拟的。在這方面,中國很可能是全球任何主要經濟體中最先進的。

    最後,所有購物商場(包括高端購物商場)的客流量尚未完全恢復,只是那些逛高端購物商場的人較大可能會消費,而且他們的消費金額要高得多。

    話雖如此,毫無疑問人們會再次涌到各類型的購物商場。人類是群體動物,需要與人互相交流。正如本人之前撰述,在世界某些地區,數百年來人們聚集于露天市場,不僅為了購物,還為了社交。只是現在,他們去的是購物商場。

    在西方,人們有更多活動選擇,他們較喜歡在戶外消遣,亞洲人卻恰恰相反。因此,對于那些旗下購物商場復蘇緩慢的業主,本人建議如下:再靜候一會。又或者再進一步,趁生意淡靜之際優化物業。市場必定會復蘇,屆時物業便會更具競争力。

    當然,這不僅是本人對他人的建議,也是對本人同事的建議,尤其是那些掌管我們四星級物業的同事。

    無論如何,嚴峻的疫情持續影響約兩個月。自2月起,當地政府勒令停止多項商業活動。在我們的購物商場中,這包括戲院、健身房和與教育相關的營運等。由于我們的物業規模龐大,往往有30至40個這類租戶須暫時停業,占可出租面積約20%至25%,當中有些到現在才開始重新營業。

    在極端的情況下,自2月初起,部分城市的所有購物商場都被勒令關閉,只有售賣日用雜貨的除外。天津恒隆廣場關閉了36天,而無錫恒隆廣場則關閉了13天。這就是為何前者在我們的衆多物業中表現最差;與2019年上半年相比,零售額下降了40%。無錫恒隆廣場的復甦表現卻出人意表,盡管關閉了近半個月,但首六個月的銷售與去年同期相比增長了13%,可見内地奢侈品消費有多強勁。

    自4月起,我們所有高端購物商場,包括上海恒隆廣場、上海港匯恒隆廣場、無錫恒隆廣場、昆明恒隆廣場,以及稍遜的沈陽市府恒隆廣場,皆表現卓越。上海恒隆廣場和無錫恒隆廣場于4月至6月的銷售額比去年同期增長了40%至60%,甚至還在進行資産優化計劃的上海港匯恒隆廣場亦增加了41%。錄得這些增長的月份,客流量遠較去年同期低。于去年8月開幕的昆明恒隆廣場,雖然沒有同比數據,但銷售額強勁。這勢頭維持至今。

    2019冠狀病毒病疫情終有一天會消退,暫且不計及疫情,值得慶幸的是,似乎我們的内地業務都有良好兆頭。

    中國是現時世界上最大且增長速度最快的奢侈品市場,這自然得到頂級國際品牌的注意;事實上,他們比我們誰都要早知道。縱使中美關繫惡劣,這些品牌仍不斷涌進内地開店,鑒于我們所有購物商場的質素,我們是這些品牌首選的業主之一。

    熟悉本公司的人都知道,我們的許多購物商場都成功升級為Home to Luxury,更多購物商場将陸續加入這個行列。上海港匯恒隆廣場繼上海恒隆廣場之後,成為另一個實至名歸的五星級購物商場。

    我們首個在上海以外升級成功的是無錫恒隆廣場,目前稍為遜色但絕對屬同一檔次的,是沈陽市府恒隆廣場。去年8月開幕的昆明恒隆廣場從一開始便是Home to Luxury;大連恒隆廣場也朝着這個行列邁進,不少頂級國際品牌已經簽約並陸續進駐,這過程預計約一年完成,屆時它将會是大連市内唯一一個真正的高端購物商場,這是我們在2009年購置土地時便已設定的目標。

    武漢恒隆廣場現時已有許多頂級品牌落實進駐。受2019冠狀病毒病疫情影響,項目延後了六個月,我們現預期它将于明年3月或4月開幕。所有奢侈品牌應在距今一年多後開始營業。我們已落實計劃把濟南恒隆廣場升級為Home to Luxury,雖然成果至今還未顯現。至于我們的最新項目杭州恒隆廣場,于2024年落成時,很大可能會按計劃加入這個行列。

    總的來說,從今起的14個月内,我們10個已建成的購物商場中,至少有七個是達世界標準的高端購物商場。

    過去,本人不止一次解釋,為何這類物業的财務回報會比其他的高得多。我們的目標是,到了2024年,我們屆時11個物業中,有九個将會是五星級的。這些物業無論從盈利能力還是美學角度看,都應該是世界頂級的。

    這過程涉及與許多頂級時尚品牌簽約,細看這數年的數字:2019年至2021年的三年間,我們簽成逾70宗這樣的租約。2019年,我們簽了13宗,商戶已悉數進駐。今年,迄今已簽了38宗,而當中大部分商戶已經開始營業。來年,最少會有19家進駐。去年遷入的大多在昆明恒隆廣場及上海港匯恒隆廣場,其余的分别在上海恒隆廣場及無錫恒隆廣場;而今年簽下的大多集中于昆明恒隆廣場,其次為上海港匯恒隆廣場及無錫恒隆廣場,余下的則分布于沈陽市府恒隆廣場和大連恒隆廣場,以及一家在上海恒隆廣場。至于2021年,截至現時為止,租約都集中于大連恒隆廣場及武漢恒隆廣場。

    接下來,讓本人談談一個較為棘手的問題:香港的情況。騷亂始于2019年6月,一個月後,本人在致股東函中撰述了此事。情況于2020年1月平靜下來,部分原因是疫情關繫,也有部分是由于運動漸漸失去動力,而這往往也是其他地區的大型社會騷亂的結局。

    6月30日,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通過《港區國安法》,這将可能是一個轉折點。

    香港是我們的總部,我們的租金收入有46%來自香港,我們當然十分關注這部重大法律。這對我們的香港業務來說是好是壞呢?本人在研究和反思後得出的結論是,是次立法對我們的業務是好事。

    本人作為商人,亦從現實角度審視這件事。去年有六至七個月,普羅大衆不再活在一個穩定的社會,人身安全不再受到保障,走在街頭不再安全。在這樣的情況下,企業如何生存?!假若不加以糾正,經濟早晚會被拖垮。

    本人于《2019年中期報告》的致股東函中,詳細分析了中美關繫的發展,因為這無疑會影響到香港和中國内地,以及我們的業務。本人于同日撰寫的恒隆集團致股東函中,從另一角度進一步探讨此事。在本函較後部分,本人會談談最新事态發展。在此本人只會簡單說,這個全球最重要的雙邊關繫近日的發展,與香港現時的《港區國安法》不無關繫。

    接下來讓本人談談公司的業績,公共衛生威脅對我們的零售租金的沖擊,比去年的社會動蕩更為嚴重。然而,前者的影響是短暫的,但社會動蕩已從根本上摧毀了香港經濟的許多方面。

    看看我們的零售業及旅遊服務業,兩者都創造大量職位。據估計,去年以前,約有30%的個人消費與訪港内地旅客有關。我們80%至90%的訪港旅客都是從内地來的。因此,這些旅客的消費額中,我們很可能已經流失了至少三分之二。這就是說,香港的總零售銷售額會下跌約20%,酒店空置率更會比之高得多。本人懷疑,有多少行業能在這幅度的收入銳減下仍能生存下去。

    結果,香港很多商鋪、餐廳和酒店将會倒閉,相關職位會被削減,失業率無可避免會上升,薪酬即使不下跌,其增幅也将大幅放緩;香港經濟甚至可能會收縮數年,誰該為此負責?

    從去年10月開始,我們不得不為部分香港租戶提供租金減免。寬減了的租金要在租戶剩余的租約期内攤銷,所以影響較持久。假若我們寬減更多,就可能出現連帶效應,並會持續再多兩年。由于香港正面對第三波疫情,這連帶效應很大機會會發生。

    六個月前,本人對某些情況預測準确,但錯看了原因。本人撰述:“讓本人以一個較嚴峻的情況為例:假設未來兩年,香港租金按年下降5%。”當時的假設是街頭騷亂會持續,但結果是社會動蕩因疫情而受阻。本人有提及疫情,但不能預見其影響。因此,至少在過去六個月,源于一個不同的理由,我們在香港的租金收入确實下降了5%,從之而來的營業溢利也減少了10%。

    到目前為止,我們一直都能維持租出率,但繼續維持會有困難。租賃邊際利潤率、平均單位租金和租金調整均有所下降。零售租戶今年首五個月的銷售總額跌幅近30%,租出成本亦因而上升。我們在香港辦公樓的表現與零售組合大致相同。

    由于2019冠狀病毒病疫情的關繫,我們不得不給予全部内地零售租戶一次性基本租金寬減,他們支付基本租金的50%,為期三周。不過,在這半年報告期内,以人民币計值的租金收入仍然比去年同期增長了9%;可是由于人民币兌港元貶值了4.5%,因此賬面收入只增長了4%。撇除新物業,以人民币計值的收入增長了3%,上海的收入上漲了8%,上海以外地區則下降了6%。

    過去六個月,外圍環境不容許我們出售許多物業,但我們仍售出了香港住宅項目浪澄灣的最後一個復式單位,呎價頗令人滿意。按照會計準則,是次銷售的收入和利潤已在本月,亦即今年下半年入賬。從2021年開始後的數年,我們會出售内地的服務式寓所,我們有必要先建立銷售團隊,有關成本已在中期業績中全數反映。

    由于外圍環境極為嚴峻,有重估虧損是預期之内;總額為港币46.42億元,占投資物業組合約2.5%。香港的虧損約為賬面值的3.6%,内地則約為1.9%。

    我們善用低利率環境,發行了一些債券為較舊的、較高昂的銀行貸款再融資,優化了債務組合。淨債項股權比率維持在20.8%的穩健水平。

    就租賃收入分布而言,香港目前占整體的不到46%,而内地則占超過54%。兩者的差距會持續擴大,因為以人民币計值的業務在業績上應該會持續超越香港業務,再且我們在内地的物業也正在增加。

    總括而言,以港元計值,收入與去年幾乎完全相同;本港收入下降了5%,但内地則上升了4%。股東應占基本純利下降11%,至差不多港币20億元。由于重估虧損與去年的收益相比數目龐大,我們錄得股東應占淨虧損稍稍超過港币25億元。這是本公司第一次錄得虧損。由于我們早已在6月5日的公開聲明中提醒過股東,因此應該無人會感到驚訝。這只是賬面虧損,並不影響任何業務,包括現金流。

    有兩個涉及現金的事項,一般因為金額不大而不會在這里提及,但由于它們别具象征意義,所以本人在此一提。第一項是我們跟其他負責任的企業一樣,捐贈了人民币1000萬元幫助香港和内地抗疫。第二項是我們決定不申請香港政府為支援受疫情影響的僱主而設的“保就業”計劃。該計劃是向合資格的企業發放現金以支付員工薪金,條件是企業須承諾在指定期内不會裁員。若我們申請,獲得的資助總額接近港币7000萬元。

    董事會經商議後,一致決定不申請“保就業”計劃,並一早向社會大衆公布了有關決定。該計劃旨在幫助有真正需要财務支援的公司。盡管我們與其他公司一樣,業務受到影響,但是我們的财務狀況依然穩健,能夠抵禦風浪。因此,我們應為有真正需要的人騰出有限的公共資源。我們也宣布無意裁員或減薪。

    這里正好讓本人與讀者分享一下本公司秉持“只選好的只做對的”(英文為We Do It Right)此理念的内蘊深意。We Do It Right是中文座右銘的簡短版本,兩者同樣言簡意赅,而中文的含意更豐富。

    用中文表達即“我們只選擇最好的,和我們只做正确的事”,我們面對選擇,總會挑選最好的,而甚麼是“最好”則視乎情況而定。例如,我們在聘請員工時,會選擇最有才能、最具德行的人;我們絕不容許用人唯親,而這問題一直困擾着許多亞洲企業,甚至上市公司。又例如,我們在内地購置用作興建購物商場的土地時,只選取最優質的地塊。

    要“只做正确的事”,或如英文座右銘般簡單地說“We Do It Right”,往往會涉及倫理和道德的問題。我們一直恪守這個原則,因而在投資界赢得清譽。

    我們在這數十年來囊括了業界大多數著名的企業社會責任獎項,原因在此。我們獲獎並不是為了取勝;我們之所以獲獎,是因為正直的美德已植根于我們的企業文化中。

    不申請“保就業”計劃只是“只做正确的事”的一種體現,我們並不反對其他人申請資助,因為這樣做並不違法,但我們以更高的道德標準自我期許。由于港币7000萬元並不算是小數目,因此本人希望所有股東知道管理層和董事會作此決定的原因。

    展望

    過去一年,外圍環境令人極為不安:2019冠狀病毒病疫情、香港社會動蕩和中美關繫惡化的陰霾,一切都直接影響我們香港和内地這兩個市場。那些閱讀過本人這兩年致股東函的讀者,都應該料到本人非常擔憂香港的情況,卻看好内地的前景。

    2019冠狀病毒病疫情對零售業影響之嚴重,本人前所未見,但影響應該為時較短。疫情一過,它就會消失;只是我們不知道甚麼時候才會發生。

    去年香港發生的社會動蕩,幾乎摧毀了香港“東方之珠”的美譽。正如本人稍後會解釋,要使香港恢復昔日的光輝也許是可能的,但這将有賴香港人與中央政府共同努力,否則香港會逐漸衰落,最終黯淡無光。

    在2019年1月出版的2018年年終致股東函和2019年7月出版的《2019年中期報告》中,本人曾詳論中美關繫。然而,出乎衆人(包括本人)意料,中美關繫急劇惡化,因此需要進一步評論。本人擔心事情可能已到了無可挽回的地步。有人說美國總要為自己樹敵;最可悲的是,本人認為那是毫無必要的。

    修昔底德陷阱(Thucydides’sTrap)在歷史上屢見不鮮,在适當的條件下便會發生,這是人性使然。如果現有強國認為自己可以戰勝新興強國,便會放手一試。美國認為,在中國變得異常強大之前,現在是出手的最後機會。偏偏在此關頭,美國出了一位異乎尋常的總統特朗普(Donald Trump),圍繞在他身邊的人,看法比他更為極端,于是他便帶領着國家直堕陷阱。

    歷史将會證明,此乃二十一世紀一大愚昧之舉。

    近數個月來,美國迫使其他英語國家和數個歐洲大陸的國家加入自己的行列。其中一些國家改變初衷,轉而對中國采取強硬态度。這種裝腔作勢的敵意,最近顯現于他們把中國和俄羅斯混為一談,幾乎成為共同的打擊目標,本人認為這簡直是不智。

    坦白說,俄羅斯能源資源豐富,而西歐則匮乏,因此本人懷疑大多數歐洲大陸的國家會否長期順應美國的要求。事實上,随着美國變得更為霸道,許多主要歐洲國家的政府都可能認為華府比莫斯科更難合作。

    美歐關繫出現裂痕可能為時不遠,不過本人預測英國始終與美國站在同一陣線。正如第二次世界大戰(二戰)期間那樣,英國根本别無選擇,加上現在的脫歐問題則更是如此。

    自二戰以來,歐戰國家在政治和經濟上的影響力漸減,也許這次會令這些國家重新振作,讓她們重回國際舞台。她們至少會重新裝備自己,順便刺激一下低迷的經濟。

    至于美國,麥卡錫主義已在國内重新興起。有些勇敢的人仍在秉持理性發聲,但本人擔心他們很快也會噤若寒蟬,而這已有明顯迹象。誰說有言論自由!美國越來越跟從俄羅斯和中國的做法,只是理由不同。

    因此,全球已到了另一個關鍵時刻。今天發生的事情将會改變未來數十年的世界格局,就好像二戰後冷戰的開始,中國對外開放以及柏林圍牆倒塌等大事,以上每一件事件都改變了世界數十年。

    随着中國經濟實力不斷增強,其對手便愈加擔憂,也更直言不諱。一旦問題涉及國家安全層面,誰對誰錯已再無關繫。只有少數人敢于說出心中所想。突然間,所有人都視中國為敵,衆口一詞附和美國。

    在這方面,傳媒渲染負面情緒,正是要害所在。人性使然,任何負面新聞都會越炒越熱,因為只有壞消息才是新聞。如此形成的浪潮每每可以淹沒所有相反的觀點,而且通常的确如此,以致新聞自由蕩然無存。無論有意或無意,結果都一樣,持相反觀點的就不獲報導或不受關注。當這種情況發生時,要有極大的道德勇氣才敢發聲,而我們已經接近這個臨界點。

    西方國家最近的民意調查顯示,現在其國民對中國的印象,是數十年來最負面的。他們的看法是否有根據或出于獨立思考?本人對此存疑。世界各地的人都一樣,對事情的反應主要受例如領導人言論或新聞報導的影響。

    美國許多人會反對特朗普總統的國内政策,是因為他們了解情況,但論到國際事務,坦白說無論甚麼地方的人,大多數都是一知半解的。

    一年前,本人提及過,貿易紛争只是中美之間的第三層沖突,第一層和第二層是與軍事霸權攸關的科技領先地位之争,以及貨币主導地位之争。事實上,沖突的矛頭最近已從貿易轉移到重要得多的科技領域。

    過去數年,美國針對中國的硬件公司華為,現在,中國的軟件應用公司也成為針對目標,美國給出的理由令人難以置信:數據完整性。坦白說,所有擁有網絡的政府,都可以取得幾乎任何人的個人信息數據,根本就沒有“潔淨網絡”這回事。

    最近有迹象顯示,美國可能把資金流也武器化。這可以是“核武級”的選項。就此事而言,相對中國,本人更為美國擔憂。中國作為受害者,固然會受苦,不過會應付得來,那麼策動者呢?

    美國經濟很大程度倚仗美元作為迄今世界最重要的國際儲備貨币。美國有能力印制驚人金額的美鈔,所以雖然入不敷出,仍能維持下去。若說全球整個金融體繫大致上是建立在對美元的信心上,其實亦不為過。不難想象這種信心可以如何被動搖。這種情況一旦發生,人人都會受苦,但美國尤甚。誰能打倒美元?只有一個國家可以,那就是美國。

    那麼,中美貿易會怎麼樣?目前,這並不太重要,因為貿易反正因2019冠狀病毒病疫情而放緩,但當國際航運回復到正常水平時,情況又會如何?第一次冷戰歷時40年左右,兩大陣營之間商業往來極少。

    中國和美國現時是世界上最大的兩個貿易國,彼此的聯繫錯綜復雜。2019冠狀病毒病疫情過後,國際貿易将如何演變?現階段很難判斷。請參閱本人同日撰寫的恒隆集團致股東函,函内載有本人的一些看法。

    對中國而言,可幸的是這些沒有在20年前甚或10年前發生,當時中國的抵禦能力比現在要弱得多。經過40年的改革開放,中國現在應該有充足的資本、人才、技術、國際網絡和内銷市場,足以應付沖擊。

    本人並不相信美國能打垮中國,盡管這或許是華府不言而喻的意圖。(值得留意的是,美國現屆政府從未宣告過他們的終極目標)如果事實的确如此,對美國來說的最佳選擇就是與中國合作。

    正如本人之前所述,這位世界第二大國不是挑戰者,而且也不具備成為全球領導者的能力,縱使世界頭号大國並不這麼認為。其實,中國非常樂意居于美國之後。可悲的是,美國無法接受。美國從不擅長妥協或外交,因為她總能訴諸其軍事和經濟實力。

    無可否認,美國是世上最具創意的國家,她的其中一項“發明”是中國人永遠無法想出來的反襯語“同侪之首”。另一方面,中國人應該擅長改編或模仿。因此,請容許本人試試改編上面的說法,大概西方人很少會這樣想過:中國很樂意成為“同侪之次”。不幸的是,美國對此既不理解,也不願意接受這個觀點。

    盡管與西方國家關繫轉變,中國不會放棄衆多外國盟友。事實上,中國會竭力與其他國家建立更緊密、更全面的關繫,其中包括在非洲和拉丁美洲的發展中經濟體。這些國家富含中國需要的天然資源,但對中國制造的産品的購買力,無法與美國和西歐相比。最終,中國産品的最大市場仍然會是其内地市場。因此,本人預計不斷增長的本地消費将帶動其經濟發展。

    從另一角度看中國。在1978年改革開放後的首30年左右,國家依賴勞力賺錢。幸好中國人口衆多,勤奮的人民又願意犧牲為自己或子女建立美好的将來,國家開始累積到第一筆國富。

    在過去的20多年,除藍領勞工外,為數衆多的高學歷人士開始主要靠知識創造财富,各種各樣的技術開始試行,其中一些最終投入應用以建立龐大企業。例如,在目前所有主要經濟體中,中國大概是首個、甚或是唯一真正無現金社會的國家。

    最後,社會得以累積大量财富,令龐大的中産階級開始追上最先致富者的步伐,利用資本創造更多财富。過去10至20年間,大量投資公司、保險公司和退休基金冒起,這創造财富的三大“汽缸”現正全面運作,新貴階層會持續擴大。

    只要内地社會保持相對安甯,中國應該仍會是營商及賺錢的極佳地方之一。我們有幸在内地有穩固的根基,得以參與商業地産業帶來的衆多機遇。

    至于香港,應會保持其亞洲國際金融中心的領先地位,並有不俗的表現。我們的客戶現時主要來自内地,香港仍然是他們的最佳選擇。在這方面,本人預期香港和内地城市建立更緊密的金融聯繫,增加互通對雙方都有利無害。

    滬港通、深港通以至現在的債券通都僅僅是開始,可以雙向流動的資金可大大增加。正如以往香港是國際資金進入内地的主要管道,我們今天亦會擔當引導資金外流的關鍵角色。内地有很多資金,正物色全球的投資機會。

    現在,美國想損害中國,因此藉香港議題制造事端。相信華府可能會采取更激烈的行動,看看最近通過的《香港自治法案》。然而,許多美國能采取的嚴厲措施最終可能會對自己造成更大的損害,因此,美國必須謹慎行事。

    2019冠狀病毒病疫情的深遠影響之一,是貨币供應急速增加。這在世界各地都很普遍,美國和中國也不例外。雖然貨币供應的增加會将利率保持在低水平,而這對美國至關重要,但也可能會影響國際資本市場對美元的信心。

    除了金融服務,本人想不到香港有任何其他重要産業,可藉之以保持香港經濟強勁。自1997年以來,每當香港需要幫助,我們都會向中央求助。就個人而言,本人並不樂見這個現象。

    我們應該先靠自身,畢竟這是數十年來的香港精神,因為大家都知道香港那時的宗主國只顧從我們身上索取好處,而不是讓我們得益。這種奮鬥精神對我們幫助良多,但不知為何,1997年以後,很多香港市民對于向祖國尋求經濟優惠不再感到尴尬,而不論是好是壞,中央總是應允。

    這次,我們面對自己制造出來的難題,若無祖國的幫助,本人看不到香港作為一個經濟體如何能繼續蓬勃發展。

    同樣重要的是,要問問香港市民:他們有否意識到,香港經濟因某些人藉去年的騷亂而造成的危害有多嚴重?本人對答案感到憂心。如果答案是否定的,那麼也許香港復原的時機未到。

    這是對港人智慧的真正考驗,他們大多數對過去23年來發生了甚麼事都不甚了了,有些甚至主動參與損害香港的行為。現在,經濟遭受繫統性的破壞,失業率不斷上升,很多人會失去工作。他們會怎麼做?本人猜想,答案一樣會是:責怪中央政府。如果真的如此,香港便不值得再有綻放光芒的機會。

    我們都知道,香港作為一個小的轉口港,無論客戶是誰,都必須提供優質服務,今天更應如此,因為服務業現在約占香港經濟的94%。二戰後首40多年,我們主要靠服務西方國家賺錢,所以我們必須學會英語,並盡可能說得流利。在過去20年左右,我們來自中國其他地區的客戶不斷增加,所以現在最好能把普通話說好。

    本人愛香港,在這里長大,公司和事業都建立于此。正如本人對朋友所說,本人對香港這個家感到悲觀,但並不因此而消極。這30年來,本人亦始終抱持這種态度,致力改善中美關繫。

    無論如何,本人在外地生活多年,現在(在2019冠狀病毒病爆發前)依然不斷到訪世界各地,因此以世界公民自居,並不把自己囿限于任何地方。這應該多少能減輕看着香港衰落的傷痛之情,希望那天永不會到來。

    撇除個人事務不談,身為公司董事長,必須實事求是。商業上有很多事情無法控制,我們必須靈活處理,盡量減少風險,並盡量提高獲利潛力。那麼,我們應該如何運用重要的香港資産?

    我們都知道,困難時期往往有很多賺錢的好時機。記得本公司歷史的人,應該會留意到我們如何利用1997年至2002年的亞洲金融危機,讓股東獲利豐厚。同樣,我們10年前抓緊内地城市财困的地方政府所提供的機遇,廉價購置最優質的地塊。現在,我們正考慮下一步應如何部署。

    本人相信,在今年余下的數個月中,我們仍然可能受到大流行病的威脅,盡管疫情可能會有反覆。在這方面,内地的情況可能會比香港好。

    如果本人的評估離事實不遠,那麼在今年余下日子,香港的租金仍會受壓,很難想象在這方面會有好消息。至于出售藍塘道豪宅方面,我們目前仍有九個單位待售和兩個單位待租,幾乎不可能作甚麼預測。如有好消息,可能會由此而來。

    在内地,只要病毒不卷土重來,我們應該會表現良好,或許會非常出色。本人預計,威脅一旦解除,未來數年市況會非常暢旺。畢竟,我們或許比大多數人更有優勢能在内地獲利,甚至可能是最具優勢的公司。

    本人想藉此機會,感謝在整個封城期間留在疫情中心地區武漢的同事。期間,我們在當地有接近200位員工,其中接近20位來自香港,他們表現非常專業、謹慎和忠誠,我們位處其他城市的員工也一樣。

    另外,在香港團隊、尤其是人力資源部的帶領下,各處的士氣都保持高昂。最令我們感到寬慰的是,武漢沒有一位員工确診。復工前,我們為員工支付檢測費用,涵蓋的不只是我們的同事,還有承建商僱用在我們工地勞動的所有工人。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那些在這艱難時期不能在家辦公的前線員工,他們面對最大的感染風險。本人向他們全體致敬。

    董事長

    陳啟宗

    香港,2020年7月30日

    撰文:陳啟宗    

    審校:徐耀輝



    相關話題讨論



    你可能感興趣的話題

    商業地産

    樓市

    香港

    恒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