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局 | “焦慮”中交地産13億南京擴儲

观点网

2020-12-01 23:40

  • 錯失最佳擴張時機的中交,2020年似乎稍顯“焦慮”,鉚足了勁在追趕,但路途仍舊漫長。

    觀點地産網 在綠城學習了五年的李永前,回到了中交後做第一件事,就是“復制綠城”。

    緊接着,闖入千億陣營、做到央企前三的目標再度提上日程,加速拿地、加緊籌錢,成為中交這一年的主旋律。

    購置土地,是李永前始終堅定地一件事。

    12月1日,南京主城區出讓7宗涉宅地塊,總起始價達到78.6億元。中交地産以12.7億元拿下位于栖霞區的一宗住宅地塊,溢價率8.55%。

    據觀點地産新媒體不完全統計,截至前十月,中交地産新增全口徑土儲745.89萬平方米,超過去年全年的492萬平方米,權益土儲568.6萬平方米,拿地權益金額312億元,新增貨值1494.4億元,接近去年的兩倍。

    持續在公開市場拿地,透露出中交地産對規模的渴望,但大手筆購置土地的同時,負債攀升等問題也随之而來。

    錯失最佳擴張時機的中交,2020年似乎稍顯“焦慮”,鉚足了勁在追趕,但路途仍舊漫長。

    13億南京擴儲

    12月1日,南京本月首場土拍打響,總共出讓七宗涉宅地塊,總建築面積87.35萬平方米,總起始價78.55億元。最終,兩宗地塊底價成交,三宗地塊低溢價成交,剩余兩宗地塊均觸頂最高限價,将進入現場搖号程序,總攬金82.1億元。

    一邊是底價成交,一邊是觸頂搖号。對此,分析人士提到:“自從甯九條新政後,南京土拍市場呈現出比較明顯的冷熱分化趨勢。”

    據觀點地産新媒體獲悉,此次觸頂搖号的地塊分别為G90号地塊和G91号地塊,前者位于六合主城闆塊,為配套相對成熟的生活區、人文底蘊深厚的老城區和亟待改造的棚戶密集區;後者位于六合新城,具有現代城市綜合服務設施和配置標準。

    “從過往土地拍賣來看,六合闆塊整體熱度較高,雖然G89号地塊也在六合區,但地塊屬性為商住地,配建、自持要求較多,對開發商而言,整體難度更大一些。”

    上述分析人士還透露,“甯九條”新政以來,南京土拍市場出現了結構性降溫,但對于熱點闆塊的宅地,開發商的拿地熱情和地價,依然居高不下。

    在此次南京土拍中,令人關注的不僅僅是這一冷一熱的拍賣結果,中交地産亦成為另一讨論熱點。

    據悉,中交地産旗下華通置業有限公司經過11輪報價,以12.7億元拿下92号地塊,溢價8.55%。

    該地塊名稱為栖霞區栖霞街道工農路以西9#西側地塊,土地出讓面積為3.33萬平方米,容積率為2.5,建築面積為8.34萬平方米,地塊類型為住宅用地,起拍價為11.7億元,樓面起價為14033元/平方米。

    不止這一次,中交的身影今年曾出現在各地拿地現場上。

    據觀點指數公布的《1-10月中國房企新增土地儲備報告》,2020年1-10月,中交地産新增全口徑土儲745.89萬平方米,權益土儲568.6萬平方米,拿地權益金額312億元,新增貨值1494.4億元。

    僅今年前十月,該公司土地儲備就大幅超過去年全年,新增貨值更是接近去年兩倍。

    對此,分析人士提到,上半年受到疫情影響,房企在拿地方面相對謹慎,中交作為央企,有中交集團在背後托底,資金壓力並不大,選擇在疫情期間拿地,顯然存在抄底與彎道超車的心态。

    “但下半年,各大房企開始搶地,中交還是繼續維持拿地的力度,可以看出此類企業在規模方面的渴求。”

    對房企而言,土儲規模與結構在很大程度上影響着業績走勢。在李永前回歸中交後,就曾定下“2019年沖刺350億,2020年沖刺500億,2023年千億之上”的目標。

    但2019年未完成350億目標,2020年前三季度銷售金額約300億元。無疑,将千億提上日程的中交地産,也唯有通過土儲來為自己加一把速。

    “焦慮”中交地産

    進入2020年,在千億規模及三條紅線壓力下,中交地産似乎越發焦慮。

    事實上,這種焦慮情緒,從孫國強時代就開始了。

    2016年,恒大銷售金額突破3700億元,成為銷冠,萬科以3647.7億元緊随其後,而中交地産兄弟公司——綠城,實現合同銷售金額2550億元,位列行業第四。同一時期,中交地産銷售額不到百億。

    為了轉變運營機制,實現更大發展,孫國強曾試圖引入民企混改中交地産,但無疾而終。與此同時,漫長的改革與磨合以及管理人員頻繁變更,都使中交錯失了發展時機,導致了現在規模和業績的落後。

    2020年,這場變革迎來了新的進程——李永前的回歸。

    李永前于2014年入職中交,而後與李青岸等作為中交集團派駐綠城的第一批高管,正式于2015年3月進駐綠城。

    據悉,在綠城任職五年,李永前主要負責投資管理業務,期間綠城新增土地由最初9個到37個,再到2019年的79個。

    在分析人士看來,李永前等一批高管到綠城,也是因為能讓中交的地産業務有進一步提升。

    這些年,中交地産的發展始終不溫不火,但這家企業希望迎頭趕上,並在2017年10月的品牌發布會喊出挺進“央企前二”的口号,後來,“央企前二”變成了“央企前三”。

    雖然離“央企前三”的目標仍有距離,但中交地産顯然正在加速追趕。2019年,中交地産全年銷售金額為434.5億元,而2020年,按觀點指數最新發布的《2020年1-11月中國房地産企業銷售TOP100》榜單顯示,前11月其銷售金額已達644.5億元。

    回歸後的李永前,開始效仿綠城“兩條腿”走路,即輕重資産並舉的開發模式,重資産模式是在五大戰略區域繼續以房地産開發為主,而輕資産是推進代建。

    于是,買地儲糧、尋找新的增長極成為中交地産眼下更關注的事情,今年以來頻繁在公開市場拿地,先後搶下北京、武漢、重慶、南京、廈門等城市多宗地塊。

    對比來看,2016年、2017年、2018年三年,中交地産新增土地儲備分别為62.06萬平方米、172.26萬平方米與258.67萬平方米。2019年全年,該公司在納儲方面有所發力,全年新增土地儲備492萬平方米,總土地價款達到343億元,2020年加緊拿地。

    分析人士認為:“中交今年拿地比較猛,但要實現規模擴張,開發、銷售得跟上,另外,此類企業後續還需警惕負債過高的問題。”

    事實上,伴随着土地儲備不斷增長,中交地産負債水平也不斷攀升。因此,2020年,其亦不斷通過多種方式來實現資金的平衡。比如,合作拿地。

    能夠看到,中交除了自身參與招拍挂拿地,還通過合作拿地、出售股權引入合作方等形式加大合作力度,降低資金壓力。

    除此之外,這家央企還通過轉讓少數股權的形式,實現項目出表,如此前轉讓旗下浙江紹興項目公司2%股權等。

    但無論是納儲、代建,或是千億目標與降負債,仿佛都與李永前在綠城做所的事情類似。

    2020年,急于追趕的中交,能否交出一份亮眼的答卷,還沒有定論。

    解局 | 從局外到局内,觀察和解讀行業、企業與市場的真實一面。

    撰文:龔麗欣    

    審校:徐耀輝



    相關話題讨論



    你可能感興趣的話題

    土地

    中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