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O新股報告 | 建發物業如何續寫資本故事?

观点指数研究院

2020-12-31 19:34

  • 未來建發物業面臨的壓力會較大,競争也更激烈。

    觀點指數 三道紅線信号釋出後,部份房企感受到明顯壓力,整個房地産闆塊的股價亦嚴重受挫,部份前期借貸率過高的中小房企亦要想辦法增加資金,降低負債壓力。

    作為建發房産的國際平台,建發國際2020年上半年淨負債率達到251.8%,較2019年末大幅度增加81個百分點。降低負債比率迫在眉睫,因此建發國際抓住房企物業分拆潮,将旗下建發物業以介紹的形式上市,後者也成為港股中第三只以該形式上市的物業股。

    據建發物業招股書披露,在管面積為2165萬平方米,合約面積3959萬平方米,于2020年6月30日的合同建築面積規模已發展至覆蓋全國10個省、直轄市及自治區的逾24個城市。

    财務方面,總收益由2017年的4.5億元增加至2019年的8億元,復合增長率為33.8%;同期純利由3246萬元增加至6838萬元,復合年增長率為45%。

    進入2020上半年,建發物業實現總收益4.52億元,純利6147萬元,同比增長超過一倍。不過要留意的是,增幅較大的一個原因是其他收入由去年同期的345萬元大升至2040萬元。

    收入項目方面,大約76%來自于住宅物業管理,24%是非住宅。現時,建發物業有203個在管項目,福建省占了總收入的72%。

    管理費水平方面,截至2020年6月30日,來自建發國際及建發的項目平均管理費分别為2.58元/月/平方米及2.90元/月/平方米,而獨立第三方項目的平均管理費為2.48元/月/平方米。

    總體來看,屬于行業平均水平。不過,如果單看所有住宅項目的平均管理費只有2.07元/月/平方米,而非住宅物業(政府大樓,辦公室)的平均管理費為9.29元,高于市場平均水平。

    此外,建發物業由母公司開發的物業管理費用雖然比獨立第三方來得高,但後者毛利率反而要高于關聯公司。而且,建發物業有超過六成的收入來自獨立第三方,這跟市場上其他物業管理公司比較不一樣。

    上述差異,很容易令投資者聯想到,公司是否降低了物業管理質素,壓縮短期的毛利率。

    自2017年至2020年上半年,建發物業的續約率分别為95%、92.7%、86.7%和85.7%,可以發現在大舉發展過程中,對客戶的維繫和鞏固有所下降。

    經歷過去兩年的資本市場重估,當前價格昂貴的物業管理公司已經不能再單靠並購去刺激增長,而是依賴母公司直接注入管理項目,或者通過服務質素和口碑實現健康和長遠增長。

    目前來看,建發物業要通過以上方式達到規模擴張,仍具有一定挑戰。

    數據來源:企業公告,觀點指數整理

    收入結構部份,主要分為物業管理、非業主增值服務和社區增值服務收入,分别占總收入的62.3%、28.3%及9.4%,三者的毛利率分别為24.5%、14.8%及51.3%。

    如果将建發物業過去幾年各項收入毛利率進行比較,可以留意到,資本市場最為看重的社區增值服務毛利自2018年後占比持續下跌,而估值最低的非業主增值服務卻持續上升,這是建發物業高增長下的另一個隐憂。

    數據來源:企業公告,觀點指數整理

    最後在地區分布方面,建發物業72%收入來自福建省區域,其中40%是在大本營廈門,其次便是福州(10%),不過在管理的地區當中,只有上海是屬于一線城市,占總收入的7.6%,結合建發物業住宅物業平均管理費只有2.11元/月/平方米,再加上續約率持續走低,未來提價空間相信存在挑戰。

    總體而言,建發物業過去幾年增長迅速,但各項數據都反映其比較重視短期的增長,而對較為長遠的增長有所忽略。

    未來物管行業持續整合,中小型物業的生存空間或會愈來愈少。此外,建發物業來源于母公司的支持相對較少,再加上資本市場上中小物股越來越多,未來建發物業面臨的壓力會較大,競争也更激烈。

    IPO新股報告 | 一股一議,解碼IPO新股數據萬象;價值探尋,洞察資本市場情緒及走向。

    免責聲明:本欄目文章為撰稿人個人意見,不構成投資建議。

    撰文:莊治城    

    審校:陳朗洲



    相關話題讨論



    你可能感興趣的話題

    資本

    物業

    IP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