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禾救兵 輕資産平台與萬科職業經理人入駐傳聞

观点网

2021-03-19 00:16

  • 各方之間的博弈似乎迎來了一個階段性的平衡。

    觀點地産網 泰禾的狀況似乎越來越好了,從去年12月債務重組方案有了實質性進展,到萬科繫老将入職成為副總裁,再到萬科與泰禾計劃成立的資産管理公司基本落定等,各方的利益終于開始走向平衡。

    最新的消息是,這個資産管理公司即将落地上海,管理層多為萬科繫高管,不屬于泰禾體繫編制,公司将采取輕資産模式運作。

    其中最重要的一點,在資産管理公司的架構層面,萬科将是大股東,泰禾與另一個“第三方”次之。這些“第三方”是資産管理公司的主要管理層們,而據消息指出,當中至少20位萬科城市公司的職業經理人。

    各方之間的博弈似乎迎來了一個階段性的平衡,成了資管公司盤活項目,停滞的泰禾運轉了起來,更具備條件與債權方談論展期條款;萬科通過另一個平台出面運作了棘手的重組,而沖在最前線的職業經理人們,也通過跟投等設置博取“絕處逢生”的高額報酬。

    經理人入駐

    萬科入股泰禾可謂一場博弈遊戲。

    表面上,萬科是泰禾的“白衣騎士”。暗地里,理性的萬科或許依然還在考慮自身的安全邊界,亦或是如何能獲取更多利益。畢竟,對于泰禾,似乎更多的觀點是認為只是流動性問題,而非資産、産品、布局和戰略問題。

    在互動易上投資者已數次關心萬科入股泰禾的進展。而萬科一直以來的說法都是,此次股權投資交易能否最終達成仍取決于相關先決條件能否滿足,當前仍存在不确定性。萬科當前未單方面終止合同,但保留合同約定的相關權利。

    在許多投資者看來,此次入股可謂是“代言式戰投”,即只挂個名,卻未實際出錢出力。但據報道,針對泰禾事務,萬科内部成立了小組,郁亮做大決策,王文金負責一線具體工作。

    事實上,萬科已開始曲線進入泰禾。據觀點地産新媒體報道,在3月1日,泰禾公告稱,聘任曾在萬科、星河控股任職的黃耀文擔任公司副總經理,據悉為分管運營。

    黃耀文曾任萬科總部财務與内控管理中心運營負責人、總部财務與内控管理中心副總經理。而在萬科官網上,黃耀文曾在2014年6月21日的一篇新聞中出現,對《運營人怎麼實現自我價值的提升》的話題與學員讨論互動。

    值得注意的是,這是一場萬科财務繫統的培訓課,是由時任執行副總裁的王文金致開幕辭。有消息指出,當時,黃耀文匯報工作的對象,正是王文金。

    此外,萬科對入股泰禾有着嚴苛的前提條件,即需泰禾進行債務重組並恢復正常生産經營,及萬科對泰禾完成法律、财務、業務等盡職調查,並就暴露問題的解決方案達成一致。簡而言之,上市公司要保持足夠的安全邊界,不能受泰禾所累。

    将種種線索串聯或許不難發現,萬科出于自身的原因遲遲未直接介入,但透過聚攏離職的職業經理人團體,在援助泰禾的同時亦盡可能将風險與公司自身做切割。順着這一思路,萬科與泰禾成立資産管理公司,亦寄望于透過新平台盤活泰禾的項目。

    最新的消息是,上述資産管理公司即将落地上海,管理層多為萬科繫高管,不屬于泰禾體繫編制,公司将采取輕資産模式運作。

    而需要思考的是,如若沒有足夠的利益吸引,為何這麼多職業經理人願意接下泰禾這個“燙手山芋”?

    利益博弈

    吸引這些城市總前來解決泰禾的“燙手山芋”,或許正是萬科應允了足夠的利益。

    根據市場消息,在資産管理公司的架構層面,萬科将是大股東,泰禾與另一個“第三方”次之。這些“第三方”是資産管理公司的主要管理層們,而據消息指出,當中至少20位萬科城市公司的職業經理人。

    對這些萬科城市公司的職業經理人而言,這或許更像萬科制定的“泰禾版”事業合夥人計劃。要知道,萬科八年前設置了覆蓋不同層級的合夥人機制,目的便是通過股票機制經營管理團隊與股東捆綁在一起,實現利益共享,風險共擔。

    雖然泰禾前景尚未明朗,但目前新資管公司已計劃接管泰禾多個項目,若成效理想,甚至有管理泰禾全部資産的可能。從這一點說,挑戰大,但上限同樣高。

    有消息傳出,這家資産管理公司的CEO,将是蕪湖萬科城市公司的總經理、首席合夥人何沁石。在3月6日,何沁石出現在泰禾上海大城小院項目案場,行程中還包括蘇州的澱山湖院子以及上海奉賢的海上院子。

    何沁石2001年本科畢業後,在廈門市建築設計院工作。2011年起,在萬科泉州事業部設計部工作,從萬科·湖心島項目設計負責人開始,到事業部設計部助理經理、副總經理直至事業部總經理、合夥人。2019年起,成為蕪湖萬科城市總經理、首席合夥人。

    何沁石為人所知的是,他在泉州帶團隊的時候,曾将十多億銷售額的事業部,做到了2018年的78億,占據廈門萬科銷售額的半壁江山。

    而據2020年中報顯示,萬科在蕪湖僅有潮起中江、東方珑胤台兩個項目,項目權益比例分别在33%及41%。對于一位證明過前線指揮能力的職業經理人,蕪湖市場的施展空間不可謂大。

    一方面是一個短期或許不會有太大起色的城市公司,另一方面是泰禾這個風險與機遇並存的“燙手山芋”,選哪個都應可以理解。

    值得一提的是,傳聞這批職業經理人,基本上要離職萬科後再加入資管公司,即便資管公司的大股東是萬科。看起來,走的都是黃耀文的那套模式,起碼在人事上是與萬科切割的。

    上述資管公司的經營模式,或許某種程度上會與萬科有極為相似之處。萬科過往三四十年的發展,便基本保持了所有權和控制權相分離的經營特色,這也是現代企業的主要特征,利于調動管理層工作的積極性,優化内控管理,同時自主地開展生産經營活動。

    而沖入一線的職業經理人們,博取的也許是那一份“絕處逢生”的高額報酬。

    甚至有傳聞指出,一旦泰禾駛入正軌,大股東可能在原有轉讓19.9%股份給萬科的基礎上,再次轉讓15%股份給新團隊的公司,初步協商價會在8元至10元之間。價格雖然較萬科入股最高4.9元高出至少80%,但各方都比較滿意。

    與此同時,進行董事會改組,将是大股東、萬科、泰禾合夥人之間三足鼎立。

    撰文:廖堯    

    審校:鐘凱



    相關話題讨論



    你可能感興趣的話題

    資本

    萬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