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答老齡化 | 2022年九月養老服務發展報告

观点指数研究院

2022-09-26 16:35

  • 随着人口老齡化程度不斷加深,我國公共服務供給、社會保障制度的可持續發展将面臨更多考驗和挑戰,需要國家和企業個體以行動作答這一重要的社會課題。(報告期2022.08.22-2022.09.26)

    觀點指數 9月,各企業在養老業務的拓展方向不變,既有企業新接管"公建民營"項目,也有與專科醫院達成戰略合作。

    深入觀察市場中的養老項目,配備獨立醫療機構的項目少之又少。當前國家正大力推進"醫養結合"養老機構的發展,主要是與附近醫療機構合作的形式來向養老機構輸送醫療服務。

    醫養結合上,養老機構需進一步加強對阿爾茨海默病等認知症的照護方法,更多與專業醫療機構進行交流。

    國家衛健委9月20日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介紹,預計"十四五"時期,6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總量将突破3億,占比将超過20%,進入中度老齡化階段。2035年左右,6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将突破4億,在總人口中的占比将超過30%,進入重度老齡化階段。

    随着我國老齡化程度加深,老年人口規模和比重、老年撫養比和社會撫養比将相繼達到峰值,會給公共服務供給、社會保障制度可持續發展帶來挑戰。

    為應對加速深化的老齡化問題,國家層面亦作出了多方面的努力,但仍有不足之處有待改善。

    九如城擴容接管新項目,持續築牢"公建民營"根基

    9月5日,九如城再有項目完成交接,為九如城港城康養中心。該項目位于江蘇省南通市如東縣長沙鎮範工堤北側,毗鄰衛海醫院,總占地面積12006平方米,總建築面積4160平米,規劃有6幢建築,農田3.5畝,魚塘3畝。中心内設立康養中心、安養中心,共設床位193床,以標準2人間為主力房型。

    九如城集團有相當大比例的項目采取了公建民營的經營方式,與地方政府簽約,接管已建成項目的改建,或由地方城投公司建成再接收運營。

    與地方政府合作中有比較多的優惠政策,九如城養老産業集團董事長談義良曾在接受觀點新媒體專訪時談到,"第一,建完以後有一次性的床位補貼;第二,未來床位上入住的老人,每個月都有補貼;第三,在稅收上會給予一定的優惠政策;第四,在早期建設、投融資問題上,政府會有專項的融資條件,所以财務成本低、周期更長、利率更優惠。"

    目前,公建民營養老機構有三大實現模式,即公建委托運營模式、政府與社會力量合作(PPP)模式、整體打包委托運營模式。其中,整體打包委托的方式解決了部分運營機構"挑肥揀瘦"的問題,運營機構也能實現收益。

    公建民營作為激發公辦機構活力、促進養老服務社會化的重要途徑,已經得到了各地政府的重視,值得進一步推進。但實操上仍常出現各種問題,如部分基層政府只管項目推廣,不管後期運營;有地區缺乏實施辦法的制定,在養老項目投標上出現拉關繫、走後門等非正常競争手段。因此仍有待因地制宜去規範解決。

    銀城簽"醫養結合"新合作,聚焦認知症照護

    阿爾茨海默病是老年期癡呆最主要的類型,我國60歲及以上老年人中約有1500萬癡呆患者,其中1000萬是阿爾茨海默病患者。

    國家衛健委老齡司司長王海東也在9月20日舉行的國家衛健委新聞發布會上表示,"希望全社會各界都能參與到阿爾茨海默病的宣傳、預防和幹預中來"。

    9月15日,銀城康養就與南京腦科醫院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将建醫養聯合體,重點探讨認知症及多種腦部疾病的特色照護方法、分級治療制度的完善及未來的醫療資源的對接和合作。

    從長者以及親屬的需求出發,在選擇養老機構時,醫療配套是重要的考慮因素。認知症作為老年人的易患疾病,需重點關注,而銀城康養本次與南京腦科醫院達成的合作,正是瞄準了老年人這一重點問題。

    要做到真正意義上的醫養結合,需要大量醫療資源向老年群體傾斜。當前,醫養結合雖然是我國主流的養老機構模式,但是能夠真正提供專業醫療服務的養老機構還是少之又少。大部分的養老機構通過與附近醫院簽訂合作協議,為入住的長者開通綠色通道以及提供定期體檢服務的方式來實現。這種模式下,長者能夠比較便利地獲取周邊的醫療資源、得到專業照護,機構也能減少在醫療配置上的投入。

    無論是居家養老還是機構養老,醫養結合的難題都集中在"醫"上,當前三種醫養結合模式都有其局限性,普及醫養結合,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2035年進入重度老齡化階段,城鄉差距較明顯

    國家衛健委9月20日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黨的十八大以來老齡工作進展與成效。

    據國家衛健委相關負責人介紹,截至2021年底,全國6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達2.67億,占總人口的18.9%;65歲及以上老年人口超過2億,占總人口的14.2%。

    據測算,預計"十四五"時期,6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總量将突破3億,占比将超過20%,進入中度老齡化階段。2035年左右,6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将突破4億,在總人口中的占比将超過30%,進入重度老齡化階段。

    全國老齡化程度整體快速之外,區域上的差異也很明顯。

    從城鄉人口結構來看,城鎮地區老年人數量比農村多,但後者的老齡化程度更高。按照2020年數據,全國60歲及以上人口占轄區人口比重超過20%的省份共有10個,主要集中在東北、川渝等地區。

    從全國各地的養老機構情況來看,截至2022年一季度,共有8個省市的養老機構數量超2000個,分别為河南省、安徽省、四川省、江蘇省、湖南省、山東省、遼甯省、黑龍江省。其中,河南省養老機構最多,達3406個。

    當地人口結構是決定養老服務供需的重要因素,因此各地更需制定差異化的、符合當地實際情況的養老扶持政策。

    養老機構增速顯著放緩,社區養老設施需加強

    随着我國老齡化程度的加深,老年人口規模和比重、老年撫養比和社會撫養比将相繼達到峰值,會給公共服務供給、社會保障制度可持續發展帶來挑戰。為應對加速深化的老齡化問題,國家層面作出了多方面的努力,但仍有待改善的空間。

    民政部最新數據顯示,截至2022年第一季度,全國各類養老服務機構和設施達36萬個,床位812.6萬張,床位數是2012年底的近2倍。其中,提供住宿的養老機構數量達4萬個,提供住宿的養老機構床位達504.6萬張。

    數據來源:民政部,觀點指數整理

    在社區實際調查中會發現,居家和社區仍是老年人選擇比例最高的養老服務空間。在目前的現狀下,社區的養老服務設施還不能完全滿足老年人的需求,養老服務供需差距明顯,有待進一步補充。

    為應對社區養老服務的短缺,住建部近年頻頻發布相關指導文件,其中包括《城鎮老年人設施規劃規範》、《老年人照料設施建築設計標準》、《養老服務智能化繫統技術標準》、《完整居住社區建設標準》等一批標準規範。

    在新建居住區中,住建部督促指導各地落實達標配建養老服務設施的要求。數據顯示,2020年至2022年上半年,各地建設改造社區養老、助餐等服務設施約3.6萬個。

    從養老産業發展的角度看,目前我國老年人口中相當部分經歷了國家高速發展的整個階段,在知識、經驗和個人财富的積累上都具有優勢,在實務上業已成為"銀發經濟"主要的營銷對象和客戶群體。

    但也要留意到,近年養老産業發展過程中出現了不少損害老年人權益的問題,因此發展"銀發經濟"時應優先維護老年人的合法權益,強化政府的托底保障職責,完善基本養老服務制度。

    随着老年人口持續增加,人口老齡化程度不斷加深,我國公共服務供給、社會保障制度的可持續發展都面臨着更多新的考驗和挑戰,需要國家和企業個體思考並以行動作答這一重要的社會課題。

    撰文:黎浩然    

    審校:陳朗洲



    相關話題讨論



    你可能感興趣的話題

    康養

    養老産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