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房企行業利好政策頻發,此輪金融政策從信貸、債券、股權三種融資渠道入手,為地産行業的築底回彈提供可能。(報告期:2022.10.28-2022.11.29)
觀點指數 11月房地産行業利好政策頻發,此輪金融政策從信貸、債券、股權三種融資渠道入手,為行業的築底回彈提供可能。
地産類業務尤其是房開部分受政策影響極大。同時,作為資金密集型行業,現金流與變現水平較低,龐大的債務規模,使得一處資金鍊條失效便會讓整個集團陷入信用危機的處境。
因此,金融政策層面的利好消息無疑會為房企帶來可觀的資金源,而且這同樣會引導社會性資金的回流,起到連鎖反應。
不過,觀點指數對未來的境外資本市場表示擔憂。
自本年5月份開始,境外市場融資額一直維持同比減少超過65%的狀态。深受部分企業的信用風險影響,美元債萎靡,進而造成整個行業的境外融資“關閉”。
其中,最大的受害者當屬2015-2019年IPO或急速擴張的中部房企。
“三箭齊發”提供新契機,市場期待需求端改善
11月23日,業内廣泛流傳的房地産“金融16條”正式官宣,背後的關鍵詞在于“保交樓”與“授信額度”。其中七條為新推出的政策,均為供給側政策,即融資端,意圖可概括為強化“保交樓”和控制房企信用風險。
除了政策支持外,“第一股力”直指銀行貸款,重點頭部企業直接獲得了授信額度。
例如,11月23日交通銀行給予萬科、美的置業分别1000億元、200億元授信;中國銀行給予萬科1000億元授信;另外,中國農業銀行與中國海外發展、華潤置地、萬科集團、龍湖集團、金地集團五家房企舉行銀企戰略合作協議簽約儀式。
次日,中國工商銀行與中國海外發展、保利發展、華潤置地、招商蛇口、華僑城、萬科集團、金地集團、綠城中國、龍湖集團、碧桂園集團、美的置業和金輝集團等12家全國性房地産企業,以總對總方式簽訂戰略合作協議。
根據樣本數據顯示,銀行屬性貸款約占據整體債務規模的40%-60%,基本與房企的其他金融機構借款持平或略高的水平。
雖然此次貸款計劃針對的是 “保交樓”工作,但從理論與經驗上講,信貸擴增的影響力是極大的。它同樣會對利率起到抑制作用(根據MMT理論),即企業的财務費用;另一方面,房企的拿地資金通常都來自于銀行貸款,所以,此次激勵對于打破土地市場近6個月的低迷狀态是有幫助的。
“第二股力”落腳于民營房企的債券融資。當前,中債增出具對龍湖集團、美的置業、金輝集團三家民營房企發債信用增進函,首批分别支持發行20億元、15億元、12億元中期票據。其他優質民營房企的發債增信也将快速落地。而部分長期受困房企則是在積極尋求債務重組方案,嘗試通過市場化化解風險。
觀點指數認為,此次政府主導的增信發債規模與如今的資金缺口相比依然是欠缺的,但有助于引導社會性資金介入,這對于此輪不符合發債要求的部分出險房企依然是利好消息。
“第三股力”側重于頻率較低且較為敏感的A股股權融資。因為一直以來,可以實現增發配股的企業均是港股上市房企。
例如,11月15日,碧桂園将配售14.63億股股份,配售事項所得款項淨額預計約為38.72億港元;11月16日,雅居樂公告稱,将以先舊後新的方式配售2.95億股股票,認購事項的所得款項淨額估計約為7.83億港元。
證監會主席在2022年金融街論壇上表示,要密切關注房地産行業面臨的困難挑戰,支持涉房企業開展並購重組及配套融資,支持有一定比例涉房業務的企業開展股權融資。當前金融監管層對于涉房業務的占比的規定依然略低,僅允許少量涉房業務的企業在境内首次公開募股(IPO),未來涉房業務占比能否有所提升是該政策顯效的關鍵。
觀點指數對此分析認為,股權融資是地産行業最廉價的融資渠道,而且會直接補充企業淨資産價值,如可以實現A股範圍内的增發配股,将直接引起與債權融資的連鎖反應。
此次金融政策,針對房企的供給側及融資端,預計下一步将會涉及需求側,即相關利率調整或購房政策的補充。目前的中國房地産市場上,部分經營欠佳房企會逐漸退出市場,而對于資本雄厚的房企應該鼓勵其並購行為。
就當前而言,推動房地産市場盡快回暖的重點在于恢復銷售,其中下調居民房貸利率是關鍵,放松限購、放寬住房公積金貸款條件、适度減免房地産交易環節稅費等也能起到輔助作用。
不過需求側彈性普遍是較弱的,當前5年期LPR報價無明顯波動,即便存在下降空間,傳導也是滞後的。
LPR是當前支持個人住房貸款合理需求最有效的一個發力點,當務之急是通過适時降準及降低政策利率來降低銀行資金成本,引導LPR特别是5年期以上LPR繼續下降,從需求端着手。
境外違約事件持續,信用危機引發擔憂
當前,整個行業的信用風險並沒有伴随利好消息而完全解除。觀點指數統計,6月至11月25日,房企在境外債務上的違約頻率依然居高不下。
本月的違約事件主要集中在境外債本息的延付。
11月初,旭輝控股發布公告稱,已暫停支付境外融資安排項下所有應付的本金和利息。同期,上坤地産發布公告稱,公司未能豁免或延長契約所規定的強制贖回義務,導致産生票據條款項下的違約事件,該不付款事件導致公司2023年到期的13.5%優先票據出現交叉違約。
11月7日晚間,中南建設發布公告稱,公司全資子公司HZID2021年4月發行的2.5億美元票據現有余額為2.4億美元,票面利率為11.5%,2024年4月到期,将暫不支付有關票據利息。
11月中旬,正荣地産控股尚未支付未償還的本金人民币10.5億元及其利息,構成根據2019債權融資計劃項下的違約事項。
11月22日晚間,中梁控股因1865萬美元、尚未償還的優先票據收到清盤呈請。這筆優先票據已于2022年5月到期,票息為8.5%。
觀點指數對近期延期支付事件進行梳理,上述企業大多缺乏可以提供收益的海外資産項目。因此,償還資金來源往往來自内部資金,再兌換成美元進行償付。
公開債務本質上對應項目層面的資本金,如果無法實現“借新還舊”,就只能寄希望于銷售回款。即便樓市沒有下行,這筆資金到位也是滞後的,危機在當前被逐漸放大。
數據來源:企業公告,觀點指數整理
現階段能夠暫時管控債務並且沒有實質性違約消息産生的民營、混合所有制房企寥寥無幾。其中觀點指數持續跟進的企業包括萬科、龍湖集團、碧桂園、新城控股、濱江集團以及美的置業等6家。
不過令人擔憂的是,從2022年6月至今有多達25次房企評級撤銷事件,其中10-11月份就達到10次以上,在涉及撤銷評級的22家房企中,有過半數量的房企為主動撤出。
主要導火索為之前境外評級的集中下調風波,此前房企需要維護境外評級,主要是出于通過境外發債助推發展的考量;而在當前境外融資渠道凍結背景下,維護境外評級的意義已變小。
觀點指數認為,此次信用危機引發的海外資金中斷,最大的受害者是2015-2019年擴張迅速的中部房企,他們的海外公開債務占總體債務的25%以上,依靠于“借新還舊”。
境内市場利好頻出,融資利率連續5個月下降
在過去的11個月中,樣本房企境内融資債券共計發行487筆,較去年同期減少62筆;發行規模共計約3840億元,同比減少29.25%。從單月融資情況來看,11月樣本房企境内債券發行規模為258.23億元,同比減少28.6%,環比增加4.7%。
依然處于築底階段,2022年1-11月房企的單月融資量均出現不同程度的同比下降,其中1月、2月及8月下降幅度較高,下降幅度均超50%。
不僅如此,融資端的下滑最終全部呈現在企業現金層面。
房企的現金持有量增速呈現出逐年下滑的趨勢,具體由2018年的35%緩慢下降到2019、2020年的12%及15%,但起碼維持正增長的狀态。然而,從2022H1數據來看,61家樣本企業在手現金出現了負增長,環比下滑約12.3%。
數據來源:Wind,觀點指數整理
2022年下半年,房企境内債務到期規模約2328億元,約占下半年行業整體債務到期量的57%。境内到期規模並沒有境外集中,亦沒有明顯突出的清償情況,但龐大的債務規模不容輕視。
不僅如此,較為集中的展期事件将當前債務壓力轉移至2023-2024年,風險並未完全消除。
自2022年初開始,房企的境内信用債融資水平明顯下降,信用危機與二級市場波動繫主要原因。去年融資缺口為月均-64億元,2022年1-10月該指標為-82億元。償債的規模並未明顯變化,但融資端出現較大降幅。
數據來源:Wind,觀點指數整理
融資總量萎縮之後,企業間融資成本差距有所縮小,境内融資成本自6月起持續小幅回落,此次下降趨勢已經延續5個月。
當前1-11月新發行境内債券平均利率為3.88%,伴随着國央企與民企的發債能力逐漸分化,預計這一趨勢将會繼續。
數據來源:Wind,觀點指數整理
觀點指數認為,從政策端和财務費用角度來看,境内市場是房企的重要融資渠道。然而,境内市場的注冊機制比境外較為繁瑣,審批制度也更加嚴格。
而且,這是屬于“好學生”的“蛋糕”,大部分中小民營企業的融資前景依舊困難重重。
美元債市場宣告“關閉”,2023年依舊嚴峻
現階段,房企債券債市場基本停滞,市場較為關注美元債券能否順利償還的可能性。剛剛過去的8-10月是房企美元債務償還高峰期,規模比去年更猛烈,加之經濟面臨較大下行壓力,房地産業或經歷嚴峻考驗。
發行端,1-11月發行總額約269.1億美元,達到近5年來最低值,同比下降約64.2%。
而且,今年以來展期頻發,其中1年期比例最高。據不完全統計,2022年發生的1年期展期債券規模達到86.5億美元,這些會讓“2023年”到期債券規模更高一些。
數據來源:WIND,觀點指數整理
注:海外債以歷史匯率計算;進行展期調整
11月樣本企業淨融資持續為負,相較去年同期減少35.2億美元,環比減少38.7%。到期債務規模無顯著變化,基本維持在50億美元,10億美元偏差區間内,行業的美元債融資缺口保持月平均約50.3億美元。
根據觀點指數不完全統計,11月将有16境外筆債券到期,剔除掉已經提前贖回的部分後約為51.2億美元,環比減少11.9%。在境外融資基本停滞、境内融資不斷收縮之下,房企面臨的不只是流動性壓力,還有存續壓力。
觀點指數認為,對于房企來講,美元融資渠道已經宣布終結,主要任務在于償還。一紙展期或置換公告看似簡單,背後是雙方的多重博弈與拉鋸,由于政策尚未形成合力集中傳導至現實層面,市場對于地産行業的态度底色依然不改悲觀,在此背景下如何争取投資人的支持與信任,是對房企掌舵者最大的考驗。
不同于境内市場,觀點指數對于中部房企的美元償債能力有所擔憂,資金來源、置換、項目變現都存在較大困難。
撰文:桓欣
審校:陳朗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