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過于依賴前期網紅效應帶來的流量紅利,沒有建立起真正的産品競争力,當熱度消退時,就會陷入經營困境。
觀點指數(GDIRI) 近日,據市場消息,廣州文和友租約提前結束,位于廣州太古匯裙樓匯坊的廣州文和友已暫停營業。
廣州太古匯方面表示,随着市場環境變化,太古匯一直在審視和研究匯坊商業模式升級方向,目前各租戶計劃近期結束營業,項目将進入深度規劃設計及改造階段。而文和友總部方面也回應稱,廣州文和友租約到期,不再續租。
據了解,廣州文和友于2020年7月開業,選址廣州天河北商圈的太古匯坊,占地面積5000平方米,以復刻老城街景和市井文化為賣點,曾是現象級網紅打卡地。
然而,好景不長,近幾年該項目人氣不佳,多家老字号相繼退出,最終因租約到期宣布撤場,目前樓内商戶已全部關閉。與之相對,長沙文和友則依舊是當地熱門的打卡地之一,每到節假日日均客流上萬。
觀點指數認為,文和友走出長沙之外光環失效,除了項目自身運營不當外,實際上也折射出當下網紅商業項目難以復制的困境。
對于商業項目而言,合乎市場需求的定位至關重要。借鑒于長沙文和友,廣州文和友雖然同樣以市井文化為核心,但該項目實行的本土化策略,並未能真正觸及當地人的記憶與情懷,反而丢失了其作為長沙餐飲文化代表的稀缺性,熱度退去後吸引力大打折扣。
就餐飲品牌而言,該項目試圖打造粵菜特色,引入陳添記、炒螺明、風筒輝、八珍、炖品皇、劉福記、永利飯店等廣州本土老字号,但因較高定價和服務一般,反響平平。
後續,廣州文和友嘗試進行了創新調整,以求改變現狀。如2020年年底,相繼撤出盲公丸、風筒輝燒烤、唐氏秘制燒雞翅等品牌;2022年,一樓改造為海鮮主題的 “華文港”,三樓引入劇本殺等體驗式業态,但亦未能改變頹勢。
觀點指數認為,廣州文和友運營失利,實際上證實了如果商業項目只是簡單地堆砌餐飲元素,沒有真正挖掘和傳遞文化内涵,就難以讓消費者持續産生興趣,網紅效應帶來的紅利也将不復存在。
消費客群方面,就文和友這一品牌而言,除穩定的本土消費人群外,外地旅遊客群也是其重點目標。如長沙文和友的消費客群中,外地客群就占了相當大的比重。
長沙文和友也正是通過營造長沙特色的文化場景,為消費者提供長沙本土美食,抓住了旅遊打卡和餐飲文化消費的機遇,因而在商業市場中占據一席之地。而廣州文和友試圖同時滿足本地客群的情感認同與遊客的體驗需求,最終陷入了本土化不足、差異化不夠的雙重困境中。
站在消費者角度來看,當下非標商業體層出不窮,他們對該類項目的要求也相應變高,除提供沉浸式的場景體驗外,高性價比的産品、優質的服務體驗等也是他們在消費時考慮的重要因素。
盈利方式上,資料顯示,文和友這類商業的盈利方式主要有兩種,一是針對不同條件的入駐商家,免租金、物業費,通過店鋪進行收益分成;二是收取一定的租金和物業費。
但無論何種方式,項目能否在市場上保持長久競争力,為租戶提供穩定客流,都是能否實現盈利的關鍵所在。
廣州文和友最終閉店,除了項目運營不當外,也是網紅商業體在擴張中普遍面臨的困境縮影,即如果過于依賴前期網紅效應帶來的流量紅利,沒有建立起真正的産品競争力,當熱度消退時,就會陷入經營困境。
觀點指數認為,未來網紅商業體在跨區域擴張時,一方面不能簡單復制場景,而是要深入了解本地消費文化内核,另一方面更要打造出獨特的産品競争力,否則即使初期吸引大量客流,長期依舊是難以維續。
免責聲明:本文内容與數據由觀點根據公開信息整理,不構成投資建議,使用前請核實。
撰文:馮彩雲
審校:陳朗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