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PI與PPI的數據表明消費端需求恢復有限,而生産端的部分行業面臨供過于求的壓力。目前主要問題集中在需求疲軟上。(報告期:2025.02.27-2025.03.28)
觀點指數 壯大新興産業新賽道,人才扶持“施以援手” 報告期内,據觀點指數不完全統計,共錄得5起政策的頒布,政策的内容主要聚焦在鼓勵重點産業高質量發展、加大人才扶持政策力度等。近年來産業競争日益白熱化,産業園區還需要通過各項專項政策(如稅收優惠、住房補貼等)才能吸引和留住國際頂尖人才。而高精尖技術如人工智能、高端智能制造等新興産業對復合型人才的需求大增。
指標指向産能過剩,産業企業持續承壓 宏觀數據指標方面,據國家統計局披露,2025年1-2月,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實際增長5.9%(增加值增速均為扣除價格因素的實際增長率)。值得注意的是,2025年2月份,全國居民消費價格(CPI)同比下降0.7%。工業生産者出廠價格指數(PPI)環比下降0.1%,同比下降2.2%。CPI與PPI的數據表明,消費端需求恢復有限,而生産端的部分行業面臨供過于求的壓力。但目前主要問題集中在需求疲軟上,如傳統行業黑色金屬冶煉(如鋼鐵)、非金屬礦物制品(如水泥)等因房地産低迷導致産能利用率低于疫情前水平,庫存積壓明顯,新能源汽車則選擇降價出售。
投融資“大爆發”,首單數據中心ABS成功發行 報告期内,據觀點指數不完全統計,共錄得17起投資事件,達到年内小高峰,投資項目以新興産業為主。期内,據觀點指數不完全統計,共錄得12起融資事件,同樣達到年内小高峰。其中樣本企業如中關村發展、蘇高新、上海臨港、中新集團、東湖高新等加速融資的進程。萬國數據ABS的成功發行也将加速5G、AI、雲計算等新興技術的産業落地。
REITs通道打開, “東數西算”工程快速推進 3月25日,根據上交所信息披露的信息顯示,南方萬國數據中心封閉式基礎設施證券投資基金項目狀态顯示為“已申報”,是國内首單以高性能智算中心為底層資産的基礎設施公募REITS項目。我國算力基礎設施建設仍将保持快速發展态勢。預計到2025年,全國算力規模将超過300EFLOPS,智能算力占比達35%。而大範圍數據中心的建設需要大規模的資金支持,萬國數據的首單公募REITs申報為數據中心項目提供了資金回流的範例,幫助重資産企業減輕債務的壓力,並騰出資金用于新項目投資。
壯大新興産業新賽道,人才扶持“施以援手”
報告期内,據觀點指數不完全統計,共錄得5起政策的頒布,政策的内容主要聚焦在鼓勵重點産業高質量發展、加大人才扶持政策力度等。
3月12日,中國工業和信息化部、生态環境部、市場監管總局聯合發布《促進環保裝備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若幹意見》,旨在推進環保裝備産業鍊高質量發展。
該行動聚焦環保裝備産業鍊供應鍊的“斷點”、“堵點”、“卡點”,強化重點産品産業鍊上下遊協同攻關,推動環保裝備向高效低碳轉變,形成差異化、精準化的産品供給。
該政策的發布有助于推動環保裝備制造業向數字化、智能化轉型。通過深入推進5G、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術在環保裝備設計制造、污染治理和環境監測等領域的應用,為發展新質生産力持續注入新活力。
3月10日,上海市科學技術委員會、上海市楊浦區人民政府印發《楊“數”浦新質秀帶創新區建設方案》。
方案指出,以科技創新引領新質生産力發展為目標,堅持“三區聯動”發展理念,構建全主體參與、全要素統籌、全鍊條加速的創新創業城區。至2027年,楊“數”浦創新區創新創業要素的密度、強度和濃度進一步提升,未來産業培育新機制初步形成,全社會研發經費投入占GDP的比重達5.5%,數字經濟核心産業占全市的比重達20%以上,復興島上海量子城市時空創新基地建設成效初顯。
3月5日,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産力,加快建設現代化産業體繫。其中提及,深入推進戰略性新興産業融合集群發展。建立未來産業投入增長機制,培育生物制造、量子科技、具身智能、6G等未來産業。
值得注意的是,3月1日,上海青浦區發布《青浦區關于支持科創人才集聚的實施辦法》,旨在吸引和留住更多科技創新人才。該政策在安居保障方面提出多項舉措,包括為符合條件的人才提供最高300萬元購房補貼,以及優先入住人才公寓或享受租房補貼。
觀點指數了解到,青浦區還在西岑國際人才港推出了"一站式"人才服務綜合體,進一步優化人才發展環境。該實施辦法還提到,将評選科技創新創業人才及團隊,並提供最高5000萬元項目經費資助、100萬元研發辦公生産用房補貼以及人才金卡服務等支持。
近年來産業競争日益白熱化,産業園區需要通過各項專項政策(如稅收優惠、住房補貼等)才能吸引和留住國際頂尖人才。而高精尖技術如人工智能、高端智能制造等新興産業對復合型人才的需求大增。
3月7日,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主任鄭栅潔表示,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産力是一項長期任務和繫統工程。國家發展改革委将聚焦“資金、人才、生态”,抓好3個重點。
抓投入,持續加大科技創新投入力度。要聚焦硬科技、堅持長周期、提高容錯率,通過市場化方式投向科技型企業;同時,完善並購重組、份額轉讓等政策,鼓勵發展並購基金等,暢通創業投資退出渠道,更大力度地吸引社會資本參與創業投資,實現技術鍊、産業鍊、供應鍊的市場化重構。
抓人才,持續培養高素質人才隊伍。加強拔尖創新人才、緊缺科技人才的培養,在實踐中造就一大批戰略科學家、優秀企業家、卓越工程師、大國工匠、高技能人才。
抓生态,持續打造開放包容的創新生态。出台支持新質生産力發展的政策措施,積極構建支持全面創新的基礎制度,不斷完善包容審慎監管,努力營造充滿活力、守正創新的生态環境。
指標指向産能過剩,産業企業持續承壓
宏觀數據指標方面,據國家統計局披露,2025年1-2月,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實際增長5.9%(增加值增速均為扣除價格因素的實際增長率)。從環比來看,2月份,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比上月增長0.51%。
觀點指數了解到,1-2月份,41個大類行業中有36個的增加值保持同比增長。
分行業看,增長10%以上的行業由高到低依次為鐵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運輸設備制造業、電氣機械和器材制造業、汽車制造業及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制造業,這些行業增加值大也意味着其是産業園區發展的重點,可以從園區定位、招商等方面入手。
其中,鐵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運輸設備制造業增長幅度最大,或與低空經濟的發展有關,如無人機物流、城市空中交通(UAM)等新興業态的發展可推動航空器制造和配套設備的增長。
此外,低空經濟涉及飛機制造、零部件生産、導航繫統研發等多個環節,也可帶動運輸設備制造業的全鍊條增長。
值得注意的是,2025年2月份,全國居民消費價格(CPI)同比下降0.7%。工業生産者出廠價格指數(PPI)環比下降0.1%,同比下降2.2%。
國家統計局對此的解釋為,2月份CPI同比由漲轉降主要有以下三方面原因:一是春節錯月導致上年同期對比基數較高。二是今年2月份的天氣有利于鮮菜生長運輸。三是汽車等商品降價促銷。
PPI下降主要有以下原因:一是春節前後是工業生産淡季,多數建築項目停工影響建材需求。二是春節期間煤炭供應充足、保障有力。煤炭生産整體穩定,電廠、港口存煤充足,煤炭加工價格同比下降24.7%,煤炭開采和洗選業價格同比下降12.5%。三是國際油價波動傳導帶動國内石油相關行業價格下行。
CPI與PPI的數據表明消費端需求恢復有限,而生産端部分行業面臨供過于求的壓力。且據海關總署數據,2025年前兩個月,我國貨物貿易(下同)進出口總值6.54萬億元人民币,同比(下同)下降1.2%。
但目前主要問題集中在需求疲軟上,如傳統行業黑色金屬冶煉(如鋼鐵)、非金屬礦物制品(如水泥)等因房地産低迷導致産能利用率低于疫情前水平,庫存積壓明顯,新能源汽車則降價出售。
産能利用率是指實際生産能力與設計産能的比率,反映了生産設備的實際使用情況。
據中國貿促會汽車行業分會會長王俠表示,中國新能源汽車産能利用率為76%。而市場數據表示,頭部五家企業(比亞迪、特斯拉、奇瑞、小米、北京奔馳)占據90%以上的産能利用率,2024年78家車企中有31家面臨月均産量不足5000輛的挑戰,呈現結構性産能過剩的情況。
解決産能過剩問題的方法最主要還是聚焦在需求端的刺激上,需要提振内需,促進外需,平衡生産與消費的增速。
報告期内,陸家嘴、招商蛇口、中電光谷、成都高新發展均發布了業績快報。
可以發現,多家企業2024年的營業收入較去年同比下降,僅有陸家嘴、招商蛇口營收維持增長,産業企業業績承壓。
其中,中電光谷表示,預期利潤減少乃主要歸因于中國物業闆塊不利宏觀市場環境及挑戰重重的經營條件及房地産産業低迷的影響,客戶延緩對其園區運營服務及園區開發服務的需求,令到園區運營服務和園區開發服務兩個部分的确收入減少。
鍊主企業中,甯德時代2024年的年報中披露,營業收入3620.13億元,同比下降9.7%,歸母淨利潤507.45億元,同比增長15.01%,扣非淨利潤449.93億元,同比增長12.23%。
3月25日,甯德時代發布公告稱已收到中國證監會出具的《關于甯德時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境外發行上市備案通知書》,也即是甯德時代已獲得赴港上市批準。市場對此估計,甯德時代此次至少融資近50億元。
報告期内,典型園區有望嶽·智谷人工智能産業園、深宇半導體産業園、鄂爾多斯零碳産業園、蘇州BioBAY、奧飛數據廊坊固安數據中心項目。
望嶽·智谷人工智能産業園是“總部運營+技術研發+産業轉化”人工智能綜合性智慧園區,以培育新質生産力為主攻方向,以大模型應用為主題,截止至2024年12月8日,已入駐55家人工智能大模型應用企業,有商湯科技、恒魯生物、伯宇珅航等多家行業龍頭企業。
深宇半導體産業園位于坪山國家高新區,依托區域雄厚的産業基礎及規劃,致力于打造大灣區示範半導體與集成電路産業園。觀點指數了解到,半導體與集成電路産業是全市“20+8”産業集群中戰略重點類産業集群,也是坪山區重點打造的“6+3”産業發展集群之一,更是龍田街道的支柱産業。龍田街道已集聚PST、中芯國際(深圳)、昂納科技等65家半導體企業。
鄂爾多斯零碳産業園是全球首個零碳産業園,由内蒙古新遠景集團有限公司與鄂爾多斯蒙蘇經濟開發區攜手打造。其中遠景動力鄂爾多斯電池超級工廠是産業園的首個項目,致力于生産高能量密度、高安全性、長循環壽命的動力電池與儲能電池産品。
據鄂爾多斯政府披露,2025年,鄂爾多斯零碳産業園将最終形成全綠色電源供給、智能物聯能碳管理平台、國際零碳産業園標準、“風光氫儲車”零碳産業鍊集群等八大創新示範,助力當地實現約3000億元綠色新工業産值,創造約10萬個綠色高科技崗位,實現約1億噸二氧化碳年減排的目標。
蘇州BioBAY是蘇州工業園區為發展生物醫藥産業而建立的科技創新載體。截止至2024年11月,BioBAY匯聚了650余家創新藥械企業,誕生的上市藥品48件,赴境外上市企業20余家。
3月6日,奧飛數據披露公告稱,拟向特定對象發行股票募集資金總額不超過17.5億元,将用于新一代雲計算和人工智能産業園(廊坊固安F棟、G棟、H棟)項目、補充流動資金及償還銀行貸款,增加廊坊固安數據中心項目投資金額至不超過48億元。
投融資“大爆發”,首單數據中心ABS成功發行
報告期内,據觀點指數不完全統計,共錄得17起投資事件,達到年内小高峰。投資項目以新興産業為主,其中已開工項目7個,已啟動項目4個、已簽約項目3個。
3月21日,甯德時代洛陽基地三期、四期項目在河南省洛陽市伊濱區正式開工,總投資額達180億元人民币。甯德時代洛陽基地總投資320億元,共分四期建設。其中,一期已于2024年12月投産,二期預計将于今年6月投産。此次開工的三期、四期項目年度計劃投資50億元,預計于2026年10月底建成投用。
項目全部建成後,甯德時代洛陽基地将帶動上下遊産業集聚發展,預計可實現年産值超2000億元,有望在河南省形成全球重要的新能源電池産業基地。
3月19日,聯東U谷·北京科技智谷項目簽約。觀點指數了解到,項目位于京津發展軸線上的于家務鄉南部,周邊匯聚多家高新技術企業和現代化物流中心,形成智能制造、電子信息、現代物流産業集群。項目計劃于2026年建成,引入15家以上優質科技制造型企業,實現全面投産,為區域産業高質量發展注入新動能。
3月6日,未來科學城機器人産業園一期各建築主體結構已全面封頂,是北京市昌平區發展機器人産業的重點項目,預計今年年底完工,具備使用條件。
據悉,園區全力引入機器人科技型中小企業和獨角獸企業,構建産業體繫,打造全鍊條機器人産業成果轉化基地,建設機器人企業高度聚集的特色園區。昌平區還以現有園區為依托,利用近百萬平方米産業空間支撐,為機器人企業提供産業空間。目前,昌平區共集聚機器人企業52家,2024年産業收入突破百億元。
期内,據觀點指數不完全統計,共錄得12起融資事件,同樣達到年内小高峰。融資類型主要為ABS、基金、債券。其中樣本企業如中關村發展、蘇高新、上海臨港、中新集團、東湖高新等加速融資的進程。
3月25日,觀點新媒體獲悉,根據深交所信息平台顯示,高新海泰産業園資産支持專項計劃項目更新為“通過”。
該債券發行人為天津華苑置業有限公司,拟發行總額為人民币9.52億元,債券類别為ABS,承銷商為申港證券股份有限公司。目前該債券項目已獲上交所更新反饋,受理日期為2024年12月10日。
相比于銀行貸款或債券發行,資産證券化不以公司作為承擔還款責任的債務主體,而是通過剝離出部分基礎資産形成資産池,可作為将來的還款來源。
3月10日,萬國數據宣布“中信證券-萬國數據2025年第1期數據中心持有型不動産資産支持專項計劃(可持續挂鈎)”成功發行。
觀點指數了解到,這是中國數字基礎設施領域首單權益型資産支持證券(ABS),發行規模達16.09億元人民币,首期募集規模為10.46億元,項目期限為28年。
萬國數據董事長黃偉表示,此次發行構建了"投融管退"的完整閉環,使得數據中心這類傳統重資産得以通過證券化實現資本循環。
觀點指數認為,此項ABS的成功發行也将顯著加速5G、AI、雲計算等新興技術的産業落地,資産持有方通過保留運營權确保了數據安全與服務質量,這種"資本分離、運營統一"的模式為數據要素市場化配置提供了關鍵制度保障。
2月27日,武漢東湖高新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發布關于全資子公司綠色資産支持專項計劃資産支持證券發行情況的進展公告。
公告顯示,東湖高新全資子公司武漢光谷環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簡稱“光谷環保”)通過設立綠色資産支持專項計劃發行資産支持證券。上海證券交易所已批準光谷環保發行總額不超過5.27億元的資産支持證券。2025年2月27日,光谷環保實際收到認購資金5.27億元,標志着該資産支持證券正式成立。
REITs通道打開, “東數西算”工程快速推進
2月26日,金隅集團發布公告稱,華夏金隅智造工場REIT在上海證券交易所正式上市。該REIT産品于2024年12月25日獲得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準予注冊的批復,並在2025年1月20日完成發售。
華夏金隅智造工場REIT最終募集基金份額4億份,發售價格為每份2.839元,基金募集規模總計11.356億元人民币。在戰略配售方面,金隅集團作為原始權益人或同一控制下的關聯方認購了1.4億份,占比35%,而其他戰略投資者認購了1.5828億份,占比39.57%。網下投資者認購數量為7120.4萬份,占比17.801%,公衆投資者認購數量為3051.6萬份,占比7.629%。
3月25日,根據上交所信息披露顯示,南方萬國數據中心封閉式基礎設施證券投資基金項目狀态顯示為“已申報”,是國内首單以高性能智算中心為底層資産的基礎設施公募REITS項目。該項REIT的底層資産為國際信息雲聚核港(ICFZ)項目-數據中心A18建設項目及其附屬設施設備。
目前,我國一體化算力體繫正加快形成,算力基礎設施産業鍊持續受益。“東數西算”工程的核心目標之一是打造全國一體化算力網絡,實現算力資源的統籌規劃和高效調度。
截止至2025年3月,8個國家算力樞紐節點已全部啟動建設,10個國家數據中心集群完成布局,形成“核心+邊緣”的多層次算力供給體繫。據2024中國算力大會數據,我國在用算力中心機架總規模超830萬標準機架,算力總規模達246EFLOPS,位居全球第二。
據市場統計,2024年我國數字經濟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已超過45%,其中算力相關産業貢獻了約三分之一的增量。我國算力基礎設施建設仍将保持快速發展。預計到2025年,全國算力規模将超過300EFLOPS,智能算力占比達到35%。而大範圍數據中心的建設需要大規模的資金支持,萬國數據首單的公募REITs申報則為數據中心項目提供資金回流的範例,幫助重資産企業減輕債務壓力,並騰出資金用于新項目投資。
此前于3月20日,萬國數據公布截至2024年12月31日第四季度及全年未經審計的财務業績。
據其披露,2024年度淨收入為103.221億元人民币(14.141 億美元)),同比增長5.5%。展望2025年,萬國數據預計全年總收入将介于人民币112.90億元至115.90億元之間,同比增長約9.4%至12.3%;經調整EBITDA将介于人民币51.90億元至53.90億元之間,同比增長約6.4%至10.5%。公司預計2025年全年資本支出約為人民币43億元。
未來,萬國數據可進一步擴展在西部地區的算力基礎設施布局,例如成渝等國家算力樞紐節點的數據中心建設,從而直接支撐東數西算的跨區域資源調度。
免責聲明:本文内容與數據由觀點根據公開信息整理,不構成投資建議,使用前請核實。
撰文:吳丹怡
審校:陳朗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