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建剛:鄧小平是中國商品房第一位戶型設計師

观点网

2018-12-18 10:26

  • 正是沿着鄧小平的道路,1998年開始,中國開啟了住房市場化道路。

    丁建剛 1982年秋天,我在北京市第一建築公司實習,有幸見證了改革開放初期北京轟轟烈烈的城市建設。著名的長城飯店、中日友好醫院、中國社會科學院等建築,都是那時實習的工地。

    參觀中國第一批的高層住宅建築——北京前三門大街住宅,也是其中的一課。期間,工程師和技術員們時常興奮地講述着他們20多年前建設北京十大建築的光荣歷史,也輕松地聊着四年前鄧小平到前三門大街住宅建設現場視察的場景。

    改革開放初期,北京和幾乎所有城市一樣,都處于住房極度短缺的房荒狀态,中國城鎮居民住房到了危機時刻,1978年中國城鎮居民人均住房面積僅為3.6平方米。

    北京前三門大街高層住宅,正是那時為了彌補住宅建設多年的欠債而建造的。現在來看,無論是選址和規劃,無論是建築設計和建造水平,都是相當粗糙的。

    當時的北京前三門大街

    前三門住宅建設留下了很多重大缺憾,其中最主要的一是套型面積過于狹小,一般也就是56平方米左右,兩居室沒有客廳,廚房和衛生間的面積都壓縮到了最低。二是建在前三門地區,實際上是很不合理的,不僅破壞了北京市原有的城市格局,而且也是一個本來可以利用深厚底蘊發展成為商業文化旅遊街區的地方,變成了一個居民居住小區,浪費了寶貴的城市土地資源。但是,前三門住宅樓的建設是有歷史功績的,他在全國首開了給居民成規模的建設住宅的先河。在一定意義上說,這個把改善老百姓生活,改善住房條件放在居前位置的決策,甚至對後來推動經濟界“生産目的的大讨論”都有重要意義。---經濟學家陳淮《房地産經濟學ABC》

    當時前三門大街住宅兩居室的房型,大間14平方米,小間9平方米,特别是當時的衛生間,面積被壓縮到了極點,那時稱之為廁所再貼切不過,大致只有1平方米多一點面積,只能放下一個狹小的蹲坑,根本不能洗澡。當時大部分城市居民洗澡都要到公共浴室。

    鄧小平察看了兩居室和三居室的房型後,似乎有些遺憾的說,“小了點兒”。他提出:今後建住宅樓時,設計要力求布局合理,增加使用面積,更多的考慮住戶的方便,盡可能安裝一些沐浴設施,讓居民能在家里洗上熱水澡。

    鄧小平視察前三門大街住宅

    鄧小平希望居民能在家里洗上熱水澡的這一提議,被稱為“小平設計”。可以說鄧小平是當之無愧的中國商品房第一位戶型設計師。

    但是,如果據此僅僅認為鄧小平是中國商品房的第一位戶型設計師的話,未免過于狹隘。

    鄧小平問陪同視察的時任國家建委副主任張百發:“居民住宅可否成為商品?”當時現場沒有人敢回答。

    這位老人自問自答說:“如果房子算商品,我這幾年也還有點積蓄,想買套房子給樸方,我的其他孩子不需要照顧,只有這個樸方,是因為我致殘的,我需要照顧他”。

    鄧小平的這番話,不僅透露了一位中國老人樸素的親情,更上升到了對住房制度改革的思考。

    1980年4月2日,鄧小平對中國住房商品化,談了繫統性的看法:

    要考慮城市建築住宅、分配房屋的一繫列政策。城鎮居民個人可以購買房屋,也可以自己蓋。不但新房子可以出售,老房子也可以出售。可以一次付款,也可以分期付款,十年、十五年付清。住宅出售後,房租恐怕要調整。要聯繫房價調整房租,使人考慮買房合算。因此要研究逐步提高房租。房租太低,人們就不買房子了。繁華的市中心和偏僻地方的房子,交通方便地區和不方便地區的房子,城區和郊區的房子,租金應該有所不同。将來房租提高了,對低工資的職工要給予補貼。這些政策要聯繫起來考慮。建房還可以鼓勵公私合營或民建公助,也可以私人自己想辦法。農村蓋房要有新設計,不要老是小四合院,要發展樓房。平房改樓房,節約耕地。蓋什麼樣的樓房,要适合不同地區,不同居民的需要。

    實際上,這就是中國住房制度改革的雛形。鄧小平更是中國住房制度改革的總設計師。

    正是沿着鄧小平的道路,1998年開始,中國開啟了住房市場化道路。

    今天,中國城鎮居民的人均住房面積已經是40年前的10倍。這40年,中國也經歷了人類歷史上前所未有的,波瀾壯闊排山倒海式的城市化進程。這40年中,中國有大約6億人從農村進入城市。

    當然,住房制度改革僅僅是中國改革開放的一部分,鄧小平更是中國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總設計師。

    40年前的今天,他領導中國進入了改革開放的新時代,确定了中國的航向。40年改革開放的歷史,讓中國發生了巨變。

    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國内局勢和世界政治格局變化,使中國再次陷入迷茫和徘徊。

    1992年春天,還是他,不顧個人安危(陳開枝語)視察南方的談話,重新校正了中國這艘巨輪的航向。

    今天,人們一定會更加懷念這位把自己稱為中國人民兒子的老人。

    丁建剛 浙報傳媒地産研究院院長,觀點地産網專欄作者

    撰文:丁建剛    

    審校:勞蓉蓉



    相關話題讨論



    你可能感興趣的話題

    樓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