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建光:中央政治局會議的四大關鍵信息

观点网

2020-07-31 13:59

  • 本次會議的特點在于兼顧中長期戰略布局;經濟復蘇超預期,刺激政策逐步回歸正常;“内循環”不是閉門造車,持續推進對外開放;解決發展不平衡問題需要加速推進改革。

    沈建光​ 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7月30日在北京召開,重在分析中國當前及中長期經濟形勢,為未來一段時期的經濟工作定調。本次會議有四大關鍵信息需要關注:

    一、本次會議的特點在于兼顧中長期戰略布局

    今年是“十三五”規劃的收官之年,在新冠疫情沖擊和外部環境變化的大背景下,會議理性指出當前中國“遇到的很多問題是中長期的”,強調“持久戰”認識。

    因而,本次會議在回顧上半年經濟工作、為下半年宏觀政策定調的同時,也更加着眼長遠,兼顧了對中長期戰略布局的謀劃。其中,研究制定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的建議成為重中之重;同時進一步明确“加快形成以國内大循環為主體、國内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預計“雙循環”戰略将貫穿“十四五”始終,成為中國經濟中長期發展的主線。

    二、經濟復蘇超預期,刺激政策逐步回歸正常

    短期而言,會議提出“經濟形勢仍然復雜嚴峻”,因而前期加大宏觀政策力度對沖疫情沖擊的基調並未改變,政策總體保持了延續性。例如,會議再次強調“牢牢把握擴大内需這個戰略基點,大力保護和激發市場主體活力”,“六保”和“六穩”仍是重中之重,基本延續了“财政政策要更加積極有為”、“貨币政策要更加靈活适度”的要求。

    但7月21日習近平總書記主持企業家座談會上提到“目前我國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戰略成果,經濟發展呈現穩定轉好态勢,在疫情防控和經濟恢復上都走在世界前列,情況比預料的要好”,本次會議也指出“二季度經濟增長明顯好于預期”。

    這一判斷之下,前期的大規模刺激之後,下一階段的逆周期調控政策可能逐步回歸正常,更加注重把控力度、取得實效,更好的服務于中長期戰略布局。例如,積極财政政策強調“質量和效益”,重點保障重大項目建設;貨币政策強調“精準導向”、“确保新增融資重點流向制造業、中小微企業”,結構性特征越發強化。此外,對房地産的表态依然堅決,“房住不炒”是大前提。

    三、“内循環”不是閉門造車,持續推進對外開放

    本次會議進一步明确“加快形成以國内大循環為主體、國内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在筆者看來,“内循環”並非閉門造車,正如習近平總書記在企業家座談會所說,“以國内大循環為主體,絕不是關起門來封閉運行,而是通過發揮内需潛力,使國内市場和國際市場更好聯通,更好利用國際國内兩個市場、兩種資源,實現更加強勁可持續的發展”。

    因此,“雙循環”戰略事實上對對外開放提出了更高要求。7月29日李克強總理主持國常會時強調穩外貿穩外資是落實“六穩”工作部署的重要環節。實施“雙循環”,應充分利用巨大國内市場潛力,進一步對外開放,吸引跨國企業投資、保持産業鍊的完整性,繼續致力于推動全球化進程。

    四、解決發展不平衡問題需要加速推進改革

    此外,筆者在此前文章《經濟内循環,如何緩解四大結構性失衡》中已經明确指出,當前疫情反復不斷、外部形勢惡化,長期來看中國也存在供給與需求、實體與金融、不同行業、不同規模企業之間等發展不平衡的問題;本次會議直面“國際環境日趨復雜、不穩定性不确定性明顯增強”,同時坦承中國“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仍然突出,印證了筆者的觀點。

    在筆者看來,加速推進結構性改革,仍是解決發展不平衡、緩解結構性矛盾的良藥。例如,推進傳統行業數字化轉型,推動創新生産要素供給;釋放民營經濟活力,推動教育和科技體制的改革;深化多層次資本市場改革,優化資源配置,增強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能力;加快新型城鎮化建設、推進農村土地市場改革,釋放要素市場化改革紅利。

    沈建光 京東集團副總裁,京東數科首席經濟學家、研究院院長 觀點地産新媒體專欄作者

    撰文:沈建光    

    審校:勞蓉蓉



    相關話題讨論



    你可能感興趣的話題

    樓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