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建光:強出口助力中國經濟復蘇

观点网

2020-11-13 21:53

  • 強出口、穩進口的組合将在今年年内持續,貿易順差有望繼續擴大,對四季度和全年GDP增長構成利好。

    沈建光 10月,中國外貿延續了三季度的強勢表現,出口繼續受到強外需的拉動,進口則回歸常态。在筆者看來,強出口、穩進口的組合将在今年年内持續,貿易順差有望繼續擴大,對四季度和全年GDP增長構成利好。

    從10月出口情況看,海外房地産的繁荣有力支撐着出口的外需。分産品看,家用電器、家居、燈具照明等地産後周期消費品10月的出口增速最高,分别增長39.6%、37.4%、39.2%,取代了防疫物資和電子産品,成為出口首要增長點。其背後的原因在于,發達經濟體實施超寬松貨币政策,拉動房貸利率下行,加上居家辦公新趨勢催生房産需求,促使房屋交易量價齊升,對下遊耐用品消費構成持續利好。從海外房地産的數據看,10月,以發達國家為主的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成員房價同比上漲近4%。其中美國三季度新屋銷售同比增長39.4%,成屋銷售同比增長13.3%,均是金融危機以來的最高水平;而英國10月房價受到首付比例下調的推動,升至歷史新高。

    除與地産相關的消費品外,其他重要的出口商品10月增速亦表現良好。其中,玩具、服裝、汽車同比增速擴大,分别上漲23.9%、6.8%、9.8%;鞋靴雖同比下降5.7%,但較此前降幅有所收窄。這背後反映出,在海外供需缺口難以收窄的情況下,中國再次扮演了“最後供應商”角色。當前,受疫情反復的影響,海外供需不平衡的情況仍十分嚴重。美國零售已連續4個月正增長,但工業生産指數卻自7月以來跌幅不斷擴大;歐盟零售恢復也遠好于生産。在此背景下,供需缺口只能繼續由中國填補。

    分國别看,10月,中國對美出口同比增長22.5%,連續第三個月增速在20%以上;對歐盟、東盟、日本出口則分别增加9.5%、7.3%、5.7%。

    從10月的進口情況看,其已回歸常态,取得了個位數的增長。9月,進口呈兩位數增長,背後既有美國對華為的禁令導致下遊囤積芯片的一次性影響,又有中國經濟復蘇、需求全面好轉的基本面依托。而進入10月,随着芯片囤積潮結束,集成電路進口較9月減少了57億美元。此外,中國利用低油價窗口期進行的儲備式購油已告一段落,亦對進口造成了拖累。當然,中國國内需求繼續均衡回暖和加速履行中美第一階段經貿協議,仍足以确保進口實現同比正增長。

    從近一段時間以來的中國進出口形勢看,與疫情初期市場所設想的外需疲弱不同,外貿成為了中國經濟的一大支柱。展望未來,在筆者看來,貿易順差仍有擴張的可能。這将利好四季度及全年的GDP增長。

    從出口看,存在三方面的提振因素:一是四季度以來,海外疫情大幅反彈,法國、西班牙、德國、英國已經重新采取“封城”或“封國”,美國在拜登就職後亦大概率升級防控措施;而嚴防控對供給側的沖擊将大于需求側。二是美國的《新型冠狀病毒援助、救濟和經濟安全法案》(《CARES法案》)為居民側帶來的增量收入尚未耗盡,居民可支配收入仍高于疫情前的水平。三是疫情期間美國耐用品消費旺盛,截至9月,各類耐用品庫存(除金屬礦産和電氣電子外)均低于5年均值,表明美國補庫存仍遠未結束。

    從進口看,預計增速将放緩至個位數。三季度的數據表明,中國經濟復蘇的動能正在發生轉換:工業生産延續強勢,消費明顯回升,但依賴進口原材料的基建、地産投資的支撐作用正在減弱,這意味着大宗商品對進口的帶動将會弱化。與此同時,海外生産仍然十分疲弱,消費品進口恐怕難有實質性擡升,消費需求将主要依賴“内循環”消化。

    當然,未來數月外貿形勢如何發展還将受到其他不确定因素的影響。例如拜登出任美國總統後,大概率将面對維持分裂狀态的國會兩院,美國新一輪财政刺激的規模、節奏和結構等将對中國出口産生重要影響。再比如,英國與歐盟的貿易談判也潛藏玄機,如果“硬脫歐”這一小概率事件發生,歐盟單一市場破裂,那麼英國對中國的貿易依賴則可能顯著增加。

    總體而言,中國的貿易順差在四季度或将維持三季度的高位水平,甚至有進一步擴大的可能。這也意味着,繼二季度拉動GDP 0.53%、三季度拉動GDP 0.64%後,淨出口将繼續為四季度經濟注入強心劑。同時,持續的經常賬戶順差将繼續為人民币匯率提供支撐,從而為人民币國際化和資本項目改革的探索提供有利環境。

    (本文首發于《中國外匯》2020年第22期)

    沈建光 京東集團副總裁,京東數科首席經濟學家、研究院院長 觀點地産新媒體專欄作者

    撰文:沈建光    

    審校:勞蓉蓉



    相關話題讨論



    你可能感興趣的話題

    資本

    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