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系協定(RCEP)在東亞合作領導人系列會議期間正式簽署,世界上人口數量最多、成員結構最多元、發展潛力最大的自貿區就此誕生。
标普預計,中國今年經濟增長2.1%,明年增長6.9%,并将香港今年經濟預測下調至負增長7.2%,明年增長5.3%。
面對前所未有的全球衰退,以及持續的地緣政治不确定性,要在短期内支持經濟與實現穩定、繁榮和去杠杆的長期目标之間達成平衡将變得更有挑戰性。
随着疫情防控措施的解禁,消費在二季度已逐步具備一定恢複條件,而三季度開始可能出現報複性反彈,建議将“消費券”的使用期限向二季度末之前的這一段時期傾斜。
預計未來中國宏觀政策會進一步調整,如放松貨币政策,從去杠杆向保經濟轉變,銀行間利率水平大幅下行,流動性壓力緩解。
當前社會資金“淤積”于銀行賬戶,企業持有大量活期存款而不投資,制造業投資和民間投資持續下滑,給中國經濟持續增長帶來了較大不确定性,如果不能改變,可能面臨“流動性陷阱”威脅
今年以來房地産對經濟增長發揮了一定的支撐作用,三季度房地産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在8%左右。對全局來講,調控的影響是有待觀察的,因為其他城市還在按照既定的房地産政策。
個人購房貸款余額15.18萬億元,同比增長25.5%,增速比上年末高2.4個百分點,比各項貸款增速高10.8個百分點;一季度增加1萬億元,同比多增4309億元。
4月20日消息,高盛研究報告将中國全年經濟增長率預估調升至6.6%,而先前的全年增速預測為6.4%。
李克強還稱,中國經濟在發展過程當中,還會有小幅的、短期的波動,但是如果經濟運行滑出合理區間,我們有創新宏觀調控的手段,可以穩定中國經濟的運行。
“中國在2020年要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這就是經濟的基本面。”他表示,有了這個基本面,房地産市場平穩健康發展就有了前提條件。
1月份天量信貸的情況不會再出現,未來增長基本保持平穩。預計國内經濟在内外需持續低迷的情況下,一季度信貸仍然會出現下滑。
中國經濟具有較強的内在支撐彈性空間和抵禦風險的能力,具備物質基礎雄厚、市場需求巨大、區域發展空間廣闊、生産要素質量提升、宏觀調控經驗豐富五方面的有利條件。
今年經濟增長預期目标6.5%-7%,考慮了與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标相銜接,考慮了推進結構性改革的需要,也有利于穩定和引導市場預期。
新一輪宏觀調控堅持法制化理念,将環保、土地管理等凡是法律有規定的,都按規定辦,不再作為宏觀調控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