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業地産面臨存量挑戰的當下,酒店資産正受到越來越多投資者的關注,國内投資者遠赴星城、歐洲進行投資,國内酒店交易市場也正面臨優質資産欠缺困境。
1-11月,TOP100房企銷售面積為77198.2萬平方米,環比1-10月增長12.8%。
1-11月,TOP100房企累計實現權益銷售77430億元,環比1-10月權益銷售金額增長10.84%,平均權益比例為74.18%。
在中環等核心商業區的甲級寫字樓供應出現了真空。甲級寫字樓是否仍是未來的投資選擇?還有什麼關聯的投資可以代替?
由于中美貿易戰對前景的影響,以及中國國内較高的債務水平會減少财政刺激政策出台,DWS德意志投資亞太區首席投資主管Sean Taylor預測,2019年中國GDP增長為6.2%,2020年增長則進一步放緩至5.8%。
1-11月TOP100房企總銷售金額已突破十萬億元,達到104387億元,同比增長16.45%,增速較去年同期收窄21.05%。
從收益率來看,中國香港REIT平均股息收益率達到5.7%,為各市場最高,新加坡和澳大利亞緊随其後,分别為5.3%和5.2%。
無論是在第三季度還是從年初至今,新加坡同比交易額增長超過60%,成為亞太地區最耀眼的地産投資之星。
第三季中國内地商業地産交易總額按季增長28%,超過1億人民币的大宗交易總額達497億人民币;唯與去年同期的投資高峰相比,交易金額下滑了28%。
接下來房企們應該重點關注規模和利潤之間的關系。未來在城市布局上,理性拿地,平衡好規模和利潤之間的關系,是企業發展戰略的重中之重。
目前絕大部分房企已進入年底業績沖刺階段,在融資渠道不暢通的情況下,如何保持穩定的現金流及可觀的利潤,是房企當前需要考慮的問題。
香港零售業的下滑趨勢并非自今年開始,而是早有苗頭。實際上,香港零售業近幾年的發展一直不如人意,寒冬或許早已到來。
通過PPP模式,與當地政府合作建設,是華夏幸福産業新城的主要特點。然而華夏幸福賴以生存的産業新城,在前期卻有着令其他地産商望而卻步的投入,給現金流和債務持續帶來壓力。
從長遠來看,雖說長租行業仍是一個朝陽産業。但在資金鍊斷裂、難以盈利的窘況下,自如、蛋殼乃至青客公寓成功上市的可能性究竟多大?
在商業地産的角逐跑道上,寶龍地産正全力加速,一方面加速推動輕資産拆分上市,另一方面也在加速推進商業項目在主要發展區域的發展,占據有利市場。
一線大城市在一二套房貸利率受調控等因素的影響下,投機需求得到有效扼制。在這種情況下,二線城市自然成為房企争奪的重要銷售區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