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範圍内,經濟總量能與武漢城市圈相比的城市,試問有幾個?
楊光華 2021年最後一天,給出一個結論:
武漢新房房價,漲幅12%。
11天之後,武漢給出一個核心數據:
2021年,武漢GDP增幅預計12%以上。
這兩個“12%”,是經濟與房地産的神同步。
12%,是2021年武漢新房均價,與2020年的對比。
12%,是一個平均值。部分豪宅的漲幅,遠超過12%。
舉兩個例子:
2020年二七濱江某豪宅項目,41770;
2021年同一項目,46526。漲幅14%。
2020年後湖某毛坯項目,17683;
2021年同一項目,21161。漲幅20%。
一個毛坯項目的漲幅,遠高于一個豪宅項目。
武漢剛需盤的漲幅遠低于12%。加上中間的大部分改善項目,平均12%。
武漢,三環外的剛需盤量大,拉低了武漢新房均價。
如果用三環内的新房均價做對比,武漢房價漲幅遠超過12%。
武漢,GDP增幅12%以上,重回全國主賽道。
因為部分數據沒有最終核對完,用的是預計12%之上。
大概率超過12%。
這里看一個用電量的數據:
2021年武漢市全社會用電量684.42億千瓦時,創歷史新高,
同比2020年、2019年分别增長20.33%、11.12%。
11%-20%的增長。
2021年1月29日,武漢提出的預期目標是,
武漢,GDP增幅10%。
如今一年複盤,武漢超額完成目標。
為什麼武漢一枝獨秀,逆勢上漲?
這與武漢的疫後複蘇保衛戰有關。
抗疫大戰後,央企大力支持武漢發展。
20家總部、大企業、大項目,在武漢開花結果。
2022年,武漢的新目標是,
武漢,GDP增幅7.5%。
個人推測,GDP增幅超過10%。
反向推測,2022年武漢新房,漲幅也将超過10%。
武漢的房價漲幅,還将繼續與經濟總量增幅同步。
有人說,武漢的新房房價,漲不動。
2021年,12%。
2022年,預計10%。
2023年,10%左右。
三年累計漲幅,必定超過30%。
這種上樓梯一樣的慢漲,将在兩年後,成為大漲。
溫水煮青蛙,我們還有很多青蛙察覺不到水溫的升高。
武漢,是世界地鐵城市、中國最具幸福感城市、數字經濟一線城市。
剛剛一項全國城市百強評選,武漢位居全國第五——北上廣深武。
全國公園均好度排名,武漢也是全國第五。
未來的武漢,不是一個城市,而是8+1個城市。
全國範圍内,經濟總量能與武漢城市圈相比的城市,試問有幾個?
一個超大版的武漢,正在向我們走來。
如果再錯過這個波段,就錯過武漢經濟的風口。
5年後,武漢經濟将處于平穩增長,再也沒有最近三年的高增長。
從高質量發展到共同富裕,路橋隧等大基建收尾,武漢的高歌猛進告一段落。
水至清,則無魚!
文|楊光華(地産寫字人)觀點新媒體專欄作者
撰文:楊光華
審校:勞蓉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