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達地産全資子公司信達悅生活認繳出資2.5億元,占合夥企業總規模的5%。該企業主要投資問題機構、問題資産及低效資産,旨在通過資本運作優化資産結構,提升資産價值,增強市場活力。
百億量化私募鳴石基金創始人袁宇透露,該機構自2021年成立AI實驗室以來,已在2022年建設的超算中心累計投入達億元量級。未來,鳴石基金可能直接參與AI産業發展。
3月11日,天眼查App顯示,骅旗控股(北京)有限公司在北京成立,法定代表人為吳雪峰,注冊資本20億美元,由花旗金融控股集團全資持股。
2024年8月,廈門信達就買賣合同糾紛事項,将多倫綠滿家生态養殖有限公司、内蒙古瑞達實業有限責任公司、重慶喜地來商貿有限公司及毛良模列為被告,向福建省廈門市中級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普洛斯于2011年成立基金管理業務,截至2024年6月30日該平台資産管理規模增長到約1250億美元。此次與Ares合並的基金管理平台國際業務的資産管理規模約420億美元。
當國際資本出售中國基礎設施資産時,“大棋黨”往往言必稱地緣政治,但基于産業升級而調整投資策略,或許是更切實的邏輯。
該ETF是環球資産管理公司景順旗下的旗艦産品,截至2月22日其資産管理規模達到3416億美元,為全球第五大ETF。
高盛集團宣布晉升總裁John Waldron為董事會成員,並邀請埃森哲前首席财務官KC McClure加入董事會。此舉罕見提拔非CEO高管,旨在增強領導層多元化和專業能力。
2月19日,中國信達在天津成立兩家企管合夥企業,總出資300億元。信達纾困盤活(天津)企業管理合夥企業(有限合夥)出資200.01億元,天津信投纾困企業管理合夥企業(有限合夥)出資100.01億元,均由鑫盛利保股權投資有限公司擔任執行事務合夥人。
泰康資産截至2024年底管理資産超4.2萬億元,養老金管理規模超1萬億元,位列全球資管500強第58位,中國第3位,産品線全面,服務客戶廣泛,支持實體經濟發展。
2月14日,中國東方資産管理股份有限公司宣布控股股東變更。根據黨和國家機構改革部署,财政部将其持有的約488.3億股股份(占71.55%)無償劃轉至中央匯金投資有限責任公司。
景林資産管理香港有限公司四季度調整投資組合,清倉阿里巴巴,減持台積電,增持拼多多和網易,並建倉亞瑪芬體育。
報告顯示,該季度投入黑石的資金達570億美元,全年累計資金流入達1710億美元,推動黑石管理資産規模創下新高,突破1.1萬億美元。
國信證券旗下資管子公司國信資管于1月27日獲《經營證券期貨業務許可證》,正式進入開業倒計時。該公司申請歷時兩年多,最早于2022年9月提交材料。
花旗集團與美國銀行考慮加入日本零售巨頭Seven & I Holdings的管理層收購提案,交易規模或達9萬億日元,成為日本企業史上最大私有化案例之一。該收購計劃由創始人伊藤家族聯合伊藤忠商事發起,旨在抵禦加拿大便利店巨頭ACT的競購。目前融資渠道已覆蓋日本瑞穗銀行、三井住友銀行等機構。
全球最大資管公司貝萊德計劃在瑞士注冊推出比特币現貨ETP,目標客群包括機構與個人投資者。此舉旨在拓展歐洲加密資産市場,搶占先發優勢。此前,其美國比特币ETF規模七周内突破百億美元,創行業紀錄。
2025年第四季度管理資産規模達6375.7億美元,同比增長15%,略低于市場預期的6436.4億美元。
甯德時代考慮在香港第二上市,預計集資77億美元,中金公司等有望成為承銷商,中資銀行接受超低費率顯示内地IPO市場低迷。
1月22日,高盛宣布對其華爾街業務進行重大管理層改組,任命數名高管領導團隊,以應對2025年預期中的一繫列交易。此次改組正值經濟復蘇和特朗普政府商業友好政策的積極前景,顯示出高盛對市場機遇的積極響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