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股換股賺了1.64億 蘇州高新徹底作别中外運高新物流

观点网

2025-03-11 21:28

  • 有分析指,此類股權置換,或是出于優化資源配置的考量。

    觀點網 蘇州高新以股換股賺了1.64億元。

    3月10日,蘇州高新公告,公司拟以持有的參股公司中外運高新物流(蘇州)有限公司40%股權,按照評估價值2.84億元作價向蘇州市港航投資發展集團有限公司出資。

    蘇州高新本次出資價格為4.04元/注冊資本。本次以中外運物流40%股權出資,作價金額與賬面價值之間的差額計入當期損益,預計将增加2025年度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1.64億元。

    産城園區評論獲悉,此次股權出資的標的中外運高新物流原為蘇州高新物流中心,2003年3月改制成為中外合資現代綜合物流企業。此次股權轉讓後,蘇州高新将不在直接持有中外運高新物流股權。

    加碼港航

    公告顯示,蘇州高新此次投資標的為港航集團,該公司的主營業務包括船舶港口服務;港口理貨;港口貨物裝卸搬運活動;港口設施設備和機械租賃維修業務;海上國際貨物運輸代理;國際船舶管理業務;從事國際集裝箱船、普通貨船運輸;國際船舶代理;國内船舶代理;船舶租賃;無船承運業務;供應鍊管理服務;園區管理服務和股權投資。

    有分析指,此類股權置換,或是出于優化資源配置的考量。

    港航集團是一家國有控股公司,交易前,由蘇州國有資本投資集團有限公司持股78.8727%,由蘇州新區高新技術産業股份有限公司持股0.9117%;交易之後,蘇州國有資本投資持股比例為77.8142%,蘇州高新持股比例則提升至2.2415%。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港航集團的資産總額為235.74億元,資産淨額為131.44億元,2024年錄得營業收入約為16.46億元,淨利潤約為1.94億元。

    同期末,港航集團每單位權益份額對應的淨資産為4.0422元(未經審計),蘇州高新本次出資價格為4.0422元/注冊資本。

    蘇州高新以中外運高新物流40%股權出資。截至2024年12月31日,中外運高新物流的資産總額為3.9億元,資産淨額為2.99億元,2024年錄得營業收入約為1.34億元,淨利潤為1400.78萬元。

    中外運高新物流的占地約414.85畝,其中長江路718号、748号總部占地約295.55畝,建有綜合辦公用房約8000多平方米,各類專業倉庫約87000平方米(其中設有公共保稅倉庫約2295.10平方米),鋼結構棚庫約4330平方米,集裝箱及貨物堆場75000平方米,内河岸線鋼材碼頭、散裝水泥碼頭各一座;青蓮路55号物流港占地約119.30畝,已建成綜合辦公用房約7000多平方米,專業倉庫30000多平方米。

    該公司的主要業務包括倉儲業務、碼頭堆場業務、國内物流和國際貨代報關業務等,近幾年逐步形成了綜合物流倉儲及配送港區、循環取貨平台等項目建設。

    漫長告别

    可以看到的是,在交易前的股權架構中,中外運高新物流還分别由中國外運(香港)物流和中國外運華東分别持股30%。

    中外運高新物流其實是在原蘇州高新物流中心基礎上,于2003年3月改制組建的中外合資現代綜合物流企業。

    對于蘇州高新而言,這是一場漫長的告别。

    彼時蘇州高新将其在全資子公司蘇州高新物流中心持有的60%股權分别轉讓給了中國對外貿易運輸(集團)總公司30%、香港鐘山運輸有限公司30%;轉股後蘇州高新物流中心更名為"中外運高新物流(蘇州)有限公司"。

    當時蘇州高新的手上,還剩下了40%的股權。在接下來幾年内,中國對外貿易運輸将持股轉讓給了中國外運華東,香港鐘山運輸則是将持有的股權轉讓給了中國外運(香港)物流。

    然而,在此次股權出讓後,蘇州高新将徹底與中外運高新物流公司作别。

    這也給蘇州高新帶來了可觀的股權投資收益。根據機構出具的價值資産評估報告,在評估基準日2024年12月31日,蘇州高新持有的中外運高新物流40%股權評估價值約為2.84億元,與賬面價值1.09億元相比增值約1.75億元,增值率為160.04%。

    評估增值的主要原因為固定資産(房屋建築物和機器設備)、無形資産(土地使用權)增值。

    蘇州高新表示,公司本次以中外運高新物流40%股權出資,作價金額與賬面價值之間的差額計入當期損益,預計将增加2025年度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1.64億元(以公司2025年度報告經審計後的數據為準)。

    據了解,蘇州高新是以蘇州高新區作為發展平台,立足于蘇州的"新興産業投資運營和産城綜合開發服務商",主要業務包括産業園區運營、産業基金投資、産城綜合開發三大闆塊。

    2024年前三季度,蘇州高新實現營業收入65.45億元,同比增長9.08%;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2.37億元,同比下降13.15%;扣非淨利潤虧損3.25億元,而上年同期為盈利1.43億元。

    免責聲明:本文内容與數據由觀點根據公開信息整理,不構成投資建議,使用前請核實。

    撰文:陳玲    

    審校:楊曉敏



    相關話題讨論



    你可能感興趣的話題

    物流

    物流園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