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國際的信心:今年能達到物流園運營面積800萬目標

观点网

2025-03-28 01:52

  • 800萬的運營面積代表集團在行業排到有望排到第五位、灣區前三、深圳第一。

    觀點網 深圳國際于26日公布2024年業績情況:截至2024年12月底止,受惠于發行物流基礎設施公募REIT及傳統園區轉型升級和持續強化資金、成本費用管控等工作取得顯着成效,2024年錄得純利28.72億港元,同比升51.05%;每股基本盈利1.2港元;派末期息0.598港元,同比上升50%。

    截至2024年12月底,深圳國際期内收入155.71億港元,同比跌24.13%;經營盈利較上年同期下降19%至約52.21億港元。

    同日下午,深圳國際董事局主席李海濤、總裁劉征宇、副總裁革非、副總裁範志勇、副總裁侯聖海、副總裁杜鵬、副總裁周治偉及深高速總裁廖湘文一同出席業績發布會。

    主席李海濤在問答環節一開始時笑言,因今年業績不錯,所以想換個地方,第一次在會展中心舉辦業績發布會,過去都是在酒店。“雖然這里寬敞一點,不過塞車,幾個管理層都塞在路上,但是塞車也是好事,塞車說明經濟好。”

    據了解,近年來,深圳國際聚焦于經營效益好及抗風險能力強的核心區域進行投資,不斷夯實物流主業發展基礎。2024年,該公司成功獲取北京首個項目約11.8萬平方米以及廣東揭陽項目約9.6萬平方米的土地,實現在北京及粵東地區的戰略布局。

    截至2024年底,深圳國際在全國42個城市已獲取經營權的土地面積約836萬平方米,管理及經營46個物流港項目,總運營面積約579萬平方米,物流業務規模持續增長。其中,在大灣區的運營面積達118萬平方米,2024年度新投營面積約46.9萬平方米。

    範志勇表示,深圳國際成熟物流園區平均出租率為91%,平均租金在25-26元左右,但是有一些區域供過于求,市場的平衡不太好,租金會低一點,但像深圳及大灣區出租率和租金水平都比較好,所以集團在深圳和大灣區的投資會比較多。

    李海濤補充,目前行業受到經濟形勢的明顯影響,出租率和租金都在下行。但深國際由于過去投資相對僅慎,堅持聚焦,優中選優,所以集團項目布局來在行業内相對較有優勢,平均出租率高于全行業。

    周治偉亦指,今年是十四五的收官,按照十四五的規劃,深國際至2025年底物流園的運營面積要達到800萬。而2024年底的運營面積已達到600萬平米,有信心今年可以達到目標。

    而800萬的運營面積代表集團在行業排到有望排到第五位、灣區前三,深圳第一。據介紹,2024年底深圳國際在深圳運營的7個項目,面積在102萬平米,到今年底或達到200萬平米。

    資本管理方面,深圳國際指,持續優化債務結構,于去年10月成功發行首期40億港元人民币的3年期中期票據,票面利率為2.21%,創公司人民币債券融資成本歷史新低;淨匯兌虧損較去年同期大幅減少約5.28億港元至約2553萬港元,顯着降低财務成本和匯率風險。

    深圳國際預計2025年的資本開支約為131億元,高于去年的83億元。開支将主要用于物流園項目30億元,深圳高速項目約53億元,平湖南項目約25億元,深國際華南物流園轉型升級項目10億元。

    副總裁候聖海解釋,深圳國際自有資金同比有增加,而銀行信貸額度還有約1000多億元的授信額度沒有提取,同時集團積極拓寬融資的渠道。所以,即使2025年資本性支出大幅增加,但集團自有資金的儲備,銀行良好授信額度,及多樣化的融資渠道,認為2025年現金流仍然處于安全健康的狀态。

    對于未來發展,劉征宇則表示,2025年,公司将堅持“穩中求進,提質增效”的經營策略,積極采取有效措施拓展招商、提升運營能力,並靈活把握綠色物流、低空物流、數字物流等行業機遇培育新增長點,進一步塑造獨具深圳國際特色的“水路空鐵+智冷”全景物流生态。

    並且,深圳國際将繼續深耕粵港澳大灣區、長三角和京津冀核心區域城市,實施“一城多園”戰略,進一步打造規模效益和實現協同發展。同時,亦将依據市場情況适時啟動華夏深圳國際公募REIT擴募和加速,推動華南物流園轉型升級,依托“大小循環”商業模式驅動規模和效益持續擴增。

    免責聲明:本文内容與數據由觀點根據公開信息整理,不構成投資建議,使用前請核實。

    撰文:黃子慢    

    審校:武瑾瑩



    相關話題讨論



    你可能感興趣的話題

    物流

    公司

    業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