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報觀察 | 深業物業“撐起”深圳控股?

观点网

2025-04-02 17:30

  • 物業闆塊是深圳控股财報中的“唯一”亮色,但被視作物管行業上市種子選手之一的深業物業,至今仍未取得想要的結果。

    觀點網 3月28日,深圳控股發布了2024年全年業績公告。

    公告顯示,深圳控股2024年度實現營業收入155.7億港元,與2023年基本持平;毛利44.4億港元,相較上一年度51.1億港元,下降幅度為13.14%;毛利率從32.28%下降到28.52%;權益股東應占虧損從2.61億擴大到18.23億港元。

    若剔除集團所屬投資物業和金融資産公允價值變動的淨影響、存貨計提減值、聯合營公司業績及撥備的影響,權益股東應占溢利為9.53億港元。

    深圳控股在年報中表示,2024年,由于毛利率下降、存貨計提減值及聯營公司虧損等因素,經營業績出現下滑。

    銷售變局

    在經歷了2021年和2022年一波過山車後,深圳控股營業收入在2024年出現了止跌企穩的趨勢。但是具體到各業務收入增長情況上,卻出現了不同的趨勢。

    物業管理業務收入從27.94億港元上升17.8%至32.89億港元,在總收入的占比從17.6%增加到21.1%。除此以外,物業發展、物業投資、産業園區、其他業務都出現不同程度下降。

    其中,主要收入來源物業開發收入從95.85億港元下降4.7%到91.33億港元,收入占比從60.6%略微下降到58.7%。

    根據公告披露的銷售數據,2024年結轉物業銷售面積約40.4萬平方米,同比下降約2.6%;結轉銷售收入約83.3億元人民币,同比下降約4.7%。結轉銷售收入中,廣深項目占比為35.2%。

    2024年,深圳控股實現合同銷售金額約169.7億元人民币,同比降36.2%,合同銷售面積60.3萬平方米,每平方米平均售價28,120元人民币。粵港澳大灣區項目占合同銷售金額的75%,住宅類産品占比82%。

    深圳地區在銷售中占比最高,2023年,深圳控股深圳區域銷售金額為199.5億元,占比75%,其中,雲海灣花園單盤銷售額133億元,成為全國銷售冠軍。

    2024年,深圳區域銷售金額下降到101.8億元,占比相應減少到60%。重點項目包括:深業上城學府銷售金額25.5億元,上林苑公寓銷售金額為3.2億元,深業頤樾府22.2億元,深業泰瑞府14.4億元,車公廟項目9.88億元。

    雲海灣花園僅貢獻了2.34億元,可以看出,2023年深圳地區銷售增長依賴單盤(雲海灣花園)拉動,而2024年缺乏同等體量項目。

    受房地産銷售疲軟影響,深圳控股在2024年收縮了投資規模,在土儲拓展和項目開發上采取了更加謹慎的策略,聚焦存量去化(2024年可售貨值超300億元),減少新項目資金占用。

    新開工面積28.3萬平方米,比2023年(45.4萬平方米)下降37.7%?。同時,綜合體與商業占比增加,中山灣中新城二期以商業配套為主,反映“地産+運營”戰略轉型。

    2024年無新增工業用地項目,逐步轉向輕資産運營,與2023年馬鞍山深馬産業園等項目形成對比。

    地區分布方面,大灣區核心城市(中山、深圳)及長三角省會(南京、長沙)成為新開工主力,退出三四線低效市場。其中,大灣區集中度進一步提升,從66%上升到70%。

    城市更新方面,2023年重點推進的車公廟、八卦嶺等項目進入開發階段,2024年新增城市更新項目減少。

    總土地儲備面積從674萬平方米下降到622.1萬平方米,下降幅度7.7%。新增土儲面積從45.4萬平方米減少到28.3萬平方米,降幅37.7%。

    虧損分析

    毛利率下降(從32.28%下降到28.52%),存貨集體減值增加,工資性物業公允價值減少,聯合營公司業績虧損及投資撥備大幅提高,多種因素導致深圳控股權益股東應占虧損從2.61億元擴大到18.23億元。

    應占聯營公司及合營公司經營虧損11.35億港元,特别是針對路勁基建及深勁的投資減值11.71億港元,合計影響稅前利潤23.06億港元,占全年稅前虧損(8.22億港元)的280%?,是集團虧損的主因。

    此外,受房地産市場下行壓力、銷售價格下跌、去化周期延長影響,深圳控股2024年存貨減值金額為3.07億港元?,較2023年的0.73億港元顯著增加。

    投資物業公允價值減少2.28億港元公告中,管理層指出,核心城市(如深圳)寫字樓市場供需失衡,空置率上升、租金承壓,導致投資物業估值下調。

    值得關注的是,期末受限現金占比高達?51.0%(2023年為23.5%),受限制現金及銀行存款60.14億港元,現金及現金等價物57.86億港元。

    造成一個現象的原因可能在于,為發行的人民币債券提供抵押,涉及深圳核心物業(如深業上城),需保留部分現金作為償債準備金;深圳車公廟等舊改項目,需按政府要求留存保證金;為買家按揭貸款擔保,2024年擔保規模130.7億港元。

    物業管理方面,2024年全年實現32.9億港元收入,較上一年增長17.8%。合同簽約面積突破1億平方米,在管面積9669萬平方米,第三方項目占比80.3%。同時,業态逐漸多元化,非住宅業态(商業、公建等)占比提升至69.9%,推動了收入結構優化。

    得益于成本管控及規模化效應,物管業務盈利從2.12億元增加到2.94元,增速38.7%顯著高于整體收入增速17.8%。

    同時,深圳控股通過拓展城市服務(如廣深港高鐵西九龍站口岸管養)、商業運營等高毛利項目,進一步提升盈利能力。

    城市服務上,2024年7月1日,深圳控股正式接管廣深港高鐵西九龍站口岸管養服務,首次将城市服務延伸至香港腹地,累計服務超7500萬人次。

    商業運營方面,深業上城全年銷售額超60億元,客流量突破4600完人次,雙指標同比2023年均出現雙位數增長,並推動深圳首個市内免稅店落址深業上城。

    物業闆塊是深圳控股财報中的“唯一”亮色,但被視作物管行業上市種子選手之一的深業物業,至今仍未取得想要的結果。

    2024年10月17日,深圳控股全資子公司深業物業第四次向港交所遞交了IPO申請。

    免責聲明:本文内容與數據由觀點根據公開信息整理,不構成投資建議,使用前請核實。

    撰文:張志建    

    審校:徐耀輝



    相關話題讨論



    你可能感興趣的話題

    房地産

    港股

    業績

    深圳控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