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意見:中國經濟再次面臨下行的風險

观点网

2014-09-22 16:30

  • 如果四季度和明年初房地産建設活動進一步下滑,經濟增速大幅滑坡,可能會迫使決策層出台政策。

    如果四季度和明年初房地産建設活動進一步下滑,經濟增速大幅滑坡,可能會迫使決策層出台政策。

    趙曉 最新公布的8月份宏觀經濟數據意外地集體不及預期,城鎮固定資産投資、工業增加值,甚至發電量等數據增速都創新低。如此趨于悲觀的數據無疑預示着中國經濟再次面臨下行的風險,要不要進一步推出寬松政策?中國GDP年度增長目標能不能達標?先“穩增長”還是先“促改革”?每當中國經濟出現“波動”時,市場、學者和媒體的紛争就會再次掀起。

    在某些人的眼里,“穩增長”和“促改革”,好像只能選擇其一。典型的例子有兩個:一個是在今年6月,李克強總理在英國智庫發表演講時稱“中國政府對經濟的運行實行區間調控、定向調控,保證它的下限不越過7.5”,部分人據此認為7.5%的“絕對下限”取代了“區間”,說明高層已把“穩增長”放到了第一位,未來刺激政策或将顯着加碼。

    另一個例子是在剛剛閉幕的第八屆夏季達沃斯論壇上,因為李克強總理的致辭釋放出了強烈的改革決心和對中國經濟不會“硬着陸”的信心,所以有人據此認為中央高層已下定決心抛棄“刺激思維”,回歸改革正途。

    其實,筆者以為,“改革論”與“穩增長論”一樣,都是對中國經濟政策的片面解讀。總理的兩次講話只是闡述的側重點不同而已,並沒有要比較“促改革”重要還是“穩增長”重要的意思。以達沃斯論壇上的演講為例,今年夏季達沃斯論壇的主題為“推動創新、創造價值”,李克強總理的演講題目又是“緊緊依靠改革創新,增強經濟發展新動力”,就跟寫作文不能跑題一樣,既然主題都是“創新”,總理的發言聚焦于“改革”和“創新”就成為理所當然,而要據此就認為高層已經把改革放在了中國經濟發展的第一位,甚至于可以不惜犧牲經濟增速為代價,那就是純屬誤解了。

    其實,在現階段,中國經濟政策具有兩面性:一面是“促改革”,一面是“穩增長”。具體說到哪面分量重,哪面分量輕,筆者以為,這絕無定論。一定是要看具體情形的,經濟下滑時,可能會傾向“穩增長”多一點,經濟企穩時,可能會傾向“促改革”多一點。有人将之形象地比喻為“中國經濟在刀鋒上跳舞”,既要掌握平衡,還要注意腳下。我覺得這個比喻很形象,也很恰當。

    要很好地理解當下,我覺得有必要深刻理解時下傳播力很強的一個詞———“新常态”。“新常态”被用于表述宏觀經濟從繁荣到衰退,再到正常的恢復過程,說的就是經濟轉型和再平衡過程。對于“新常态”,我是這樣理解的:第一,承認中國經濟增速已經下台階,這是前提。這也是“新常态”與“老常态”最重要的區别,“老常态”不承認中國經濟減速是結構性問題,所以老想用“刺激投資”的方法把總需求推上去。第二,着眼于以改革促進經濟結構的轉變,這是手段。用李克強總理的話說,就是“新常态”不能只看眼前、看局部、看“單科”,更要看趨勢、看全局、看“總分”。第三,要“慢撒氣”而不能“硬着陸”,這是底線。至于說底線是7.5%,是7%,還是7%以下,主要還是要看就業和政府的财政收入形勢。

    回顧李克強就任總理以來的講話,我們也能體會到上述的含義。他曾表述過,中國經濟不可避免地會遇到“兩難”情況,宏觀調控“既不能因經濟指標的一時變化而改變政策取向”,“也不能對經濟運行可能滑出合理區間、出現大的起伏缺乏警惕和應對準備”。

    筆者以為,這種“新常态”的持續不是一年兩年,而是至少三五年,甚至七八年,不到成功跳出“中等收入陷阱”時,“新常态”的認識一定不會抛棄。認識到了中國經濟政策的兩面性,就可以對下一步的經濟政策走向做出大致如下的預測。

    未來幾個月,預計“穩增長”政策會陸續加碼。除了進一步簡政放權、鼓勵民營資本參與投資之外,預計決策層還會:一、定向放松信貸條件,包括通過PSL定向注入流動性、降低房貸利率、甚至小幅下調貸款基準利率;二、進一步加快基建和保障房(包括棚戶區改造)建設進度,並在環保、水利或能源等領域上馬一批帶動作用強的重點項目;三、降低首次購房者的首付比例以支持住房需求。另外,決策層還可能加快推進三四線城市戶籍改革。

    雖然決策層當前堅持定向調控、而非全面寬松,且在利率市場化進程中,央行避免直接調整基準利率,但基于以下因素,未來一兩個季度内決策層可能會最終選擇降息:如果四季度和明年初房地産建設活動進一步下滑,經濟增速大幅滑坡,可能會最終迫使決策層出台涉及面更廣的寬松政策。降低基準利率或房貸利率可以改善購房者的購買力,從而緩解房地産市場下滑。

    雖然理論上貸款已自由定價,但鑒于有約70%的信貸仍圍繞貸款基準利率定價,降息仍然是降低實體經濟融資成本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決策層已多次要求降低融資成本,但目前看來,定向寬松措施和降低銀行間市場利率的效果很有限。随着經濟增速放緩、通脹壓力降低,實際利率會有所升高,預計明年通縮壓力上升可能會推高實際利率。

     趙曉 經濟學博士,北京科技大學教授

    撰文:趙曉    

    審校:



    相關話題讨論



    你可能感興趣的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