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資管時代的新思維是全周期運作,融、投、建、管、退,要從資本跳到資産,再從資産跳到資本,如果把兩者打通的話,下半場你就是最大的赢家。
陳曉歐(美國富尚資産集團董事長):簡單介紹一下我的背景,我們富尚資産英文縮寫叫F.O.G,我們是做商業地産投資管理的,我本人也是越秀的獨董,越秀是七八十億美元的規模。
今天要講的題目是一個比較大的題目,主辦方給我這個題目,簡單的看一看,就是我們在美國和中國兩個地方做商業不動産的投資和資産管理,另外我們也做商業部動産資産運營的顧問。
很多人講中國地産進入到了一個瓶頸期,好多人說白銀時代已經開始了,黃金時代結束了,到底下一步是什麼?我認為下一個時代不是白銀,也肯定不會是廢銅爛鐵,下一個時代是鑽石時代。鑽石和黃金的最大區别是它的含量更稀缺,需要有更好的技巧和工具去采掘,然後有更好的技巧去打磨,更好的營銷手段去營銷,從而煥發出鑽石巨大的價值。
這個時代下我想講兩個題目,第一個就是資産,我們講很多資産的問題,資産作為一個基礎,(見PPT)通過我們實操的案例來講,這個圖片中的圖像,可以看到上海中心,上海中心是上海市一個核心資産,這也是全球的第二高樓,樓高是632米,這樣一個資産對我們今天談的這個資産管理,或者大資産管理時代有什麼樣的借鑒意義?
瑞·達利歐寫過一本書《原則》,他是做量化對沖的,他在《原則》里面講過一句話“把良好的管理繫統化”,這句話什麼意思?
上海中心這個資産有别于前面很多演講者講到的機會型投資,這是一個典型的核心資産,今天所有地産開發界的朋友大部分接觸到機會型投資,但大家很少涉及核心資産。
對于上海中心來講,在五年以前還在開發的時候,他找到我們富尚資産提出了一個問題,就是說這樣一個資産到底應該怎麼管?它未來的出路是什麼?找了很多的資産界的朋友問,最後我們拿到了一個合約,跟他合作兩件事情。
第一件事情我們叫資産管理,第二件事情叫資本管理,這個項目在上海陸家嘴核心區域,最建築面積是60萬方左右,57.8萬,最高度632米,地上就有127層,可以說凝聚了中國現在房地産開發技術的大集成,這個資産絕對是核心資産,它的股東方是上海城投、上海陸家嘴、上海建工集團三家合資的,這個資産不會賣,絕對不會通過銷售來實現這個資産的價值,它是通過長久的資産運營來實現價值的。
我們來分析它這個資産的狀态,簡單幾個數字,這個資産從拿地到建設成本加起來不到200億,其中最重要的成本構成是之前的地價很低,60萬平方米的資産在上海陸家嘴。
用最簡單的算法,如果是10萬到15萬一平米,這個資産就有600億到900億左右,從200億躍升到了600到900億的規模,如果這個資産運營到一定程度過1000億是有可能的,從賬面上看這個資産是大買賣的,回過頭來看這個資産又一文不值。
因為這個資本不能夠真正的流通起來,砸了200億都是貸款,到現在為止這個業主方都在還貸款,怎麼樣把這1000億套現是一個問題。所以我們面臨的挑戰,第一件事情我們跟業主方來談這樣的合作,我們要精細化的雕琢這個資産,這個精細化的雕琢是要有繫統的、有計劃的、有目的的去雕琢,而不是我們進去以後,就像我們今天談到的一些私募,簡單的說招商、物業管理、市場品牌的推銷。
我們要有一個規劃,比如說十年内我們做什麼事情,十年内我的估值到什麼層級,十年内我的KPI指標是什麼,十年内我的财務指標是什麼,這個規劃情況下我們倒推到這十年内的計劃,然後把它分布實施到每一年實現什麼計劃,然後到這個資産管理的精細雕琢之後的最大一個動作是什麼呢?就落到了資本管理,最後1000億變成一個上市的REITs,或者一個上市的公司,1000億如果把30%的股權在市場中流通的話,那就是300億的股權價值,遠遠把200億的投資覆蓋了。
這個大思路底下,我們一直做的事情就是這個資産從開發到運營的體繫,和它整個價值的體現。我們引入了美國一套完整的體繫,BOMA是美國最大的業主協會,在17個國家有分會,有八萬多個會員,大部分都是基金、保險公司、政府機構等等。
它研究的就是從業主角度怎麼去感覺好一個資産,這個管理不是短線的,是增值把它賣掉,這也是一種很重要的思路,但是這個業主協會關心的是,大多數都是REITs,他關心是的一個長線運營以後,通過中長期投資,然後精細化管理實現一個巨額回報。
這個狀态下,我們引入了這套體繫,把上海中心整個一套完整的體繫梳理了一下。我們有一個GAM體繫,是有八大模塊,從戰略規劃到财務管理、投資融資、開發建設、招商租賃、樓宇運營、市場營銷,最後加一項人力資源,我們認為所有的資産管理要落到人上,落到團體上,這一套體繫運用到上海中心,逐漸朝國際化的資産品質在靠近。
所以我們認為所有的資本運作,所有的REITs,所有的上市公司也好,還是怎麼樣的一種增量也好,你資本的增級也好,靠的都是資産作為基礎,這是我們第一個操盤項目的簡單介紹。
這個概念和我們短線操作開發增值有點不一樣,它是核心資産的一種打法,這種打法在國内我認為還是一個空白,大多數的業主還是以短視的業務看待自己的資産,或者懵懵懂懂看待自己的資産,怎麼退出沒有想過,這個是我要講的第一件事情,就是資産為基。
第二件事情就是資本為翼,我們講講越秀。越秀是2005年12月21日上市的一支全球第一個以100%的中國資産為基礎的REITs,越秀在上市的時候是這樣一個狀态,當時2005年香港開始REITs試點,總共選了三家。
第一家就是領匯,現在已經做到了過千億港币了,然後就是鴻富,李嘉誠的,第三個就是越秀,越秀當時所做的資産組合是以廣州的四棟寫字樓資産為基底的,價值是45億估值,到今天通過不斷地REITs平台的操作、並購、擴張,資産增值已經突破了400億,十多年時間翻了10倍左右。
從側面可以看到,鑽石時代的打法和黃金時代的打法是不一樣的,鑽石時代是資本加資産的一種打法,就是資産為基,資本為翼,這個翼能讓你飛起來,能讓你做成乘法。
最後簡單講一個案例,當初越秀在2015年的時候收購這個上海竹園,它現在的江湖地位是什麼呢?就是未來的上海證交所會搬到竹園里面去,現在還沒有搬進去,我們當時看中的這個物業叫做宏嘉大廈,這個資産它跟香港上市REITs來講還差了一點意思,它的租金回報率是4%到5%左右,已經做的還不錯了。
但是在香港上市的REITs我們要求是6%到7%的回報,差了兩到三個點,怎麼辦?這也是所有收購方的一個痛點。這個資産我們歸類成什麼呢?它不是增值型的,它是核心增益型的資産,這個核心增益型怎麼看呢?4%到5%個點的回報率提升到6%到7%,半年内要提升。
簡單總結一下,當時我們做了幾個事情,我們做的事情包括,第一點内功,内部想辦法,包括前面幾個做增值型的演講人都提到過的,我們要做一些裝修,這個裝修改造當時做了很大的調整,不會投太多錢做公共區域的改造,做了一些大堂的簡單裝修,增加了一些公共區域的利用。但是最重要的一點我總結一下,是我們當時看中了它的租約管理。
什麼意思呢?當時基金管理有點像半調子,招的都是大租戶,他認為大租戶最好,大租戶他可能租你很多的面積,但同時可以壓低你的租金,我們在收購這個資産的時候,他的租約里有幾個到期的大租戶,我們認為這個大租戶之後可以不跟他續約了,我們就終止了,可能很多人說你終止大租戶租約,銀行這種大租戶為什麼?
我們把大租戶分成小租戶,化整為零以後,我們把原來四層樓一個租戶變成四層樓八個租戶,那你的單位租金會有很大的增益,這樣短期内就可以把租金水平往上提了,這是一個動租約的概念。
除了内功以外,我們還練外功,收購成本我們要動動腦筋,像越秀這個REITs在香港資本市場有一個規定,總市值的45%是可以做融資貸款的,可以做並購貸。做並購融資,大概500億左右規模的話,45%将近有200億、300億的規模,可以從香港資本市場進行融資,拿融資來的錢進行並購,這個融資的成本是多少呢?2%左右,2%以下,剛才有幾位老總提到華潤的成本是4%,萬達的成本是8%,光這個融資就差了四個點,你還去幹租金回報率,那就白幹了。
這個狀态下我們利用香港市場的外部融資低成本在境外做的並購,一下又拉低了幾個點的成本,半年之内就滿足了REITs的要求,成功在REITs上退出。這樣一個操作可以看到,未來我認為趨勢是開發商他還會存在。
剛才朗詩申總講到了,開發的企業不會在短期内消失,因為這個市場很大,他應該和我們資本運作的REITs形成這樣一個良性互動的互動關繫,越秀所做的也就是這樣一種互動關繫,這在中國房地産的下半場,鑽石時代的上半場是一個盈利豐厚的企業,這是我們看到的一點。
所以越秀做的就是“開運金”的内容,越秀已經在金融闆塊做到了全牌照的金融,保險、基金等等一大堆東西全有,他收購了國外的創新銀行。
所以總結一下今天給的題目“賽道升級”,我認為大資管時代的新思維是全周期運作,融、投、建、管、退,要從資本跳到資産,再從資産跳到資本,如果把兩者打通的話,下半場你就是最大的赢家。
撰文:陳曉歐
審校:勞蓉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