産業物流線上季演講|李兵:後疫情時代 産業園區發展的機遇與挑戰

观点网

2022-12-12 14:28

  • 後疫情時代,産業園區是重振國民經濟的有力支柱和重要載體。

    李兵(億達中國控股有限公司副總裁):剛才聽了童心所長介紹中電光谷的情況,我也是感同身受。今天我分享的主題是“後疫情時代産業園區發展的機遇和挑戰”。實際上不光是産業園區,包括我們的生産生活下一步如何面對,如何重新找到新的發展機遇,這是今天我想跟大家一起讨論的。

    我的介紹分為三個方面:一是我們最近在整理國家發布的政策,包括宏觀的展望。第二是億達中國在産業實踐方面做的一些探索,第三是後疫情時代我們面臨的機遇和挑戰。

    今年中國的GDP增速預期只有3%,低于國家年初定下的5.5%的增長目標。昨天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工作組也發布了進一步優化落實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措施的通知,也預示着将逐步退出動态清零新冠病例政策。明年上半年經濟增長會低于市場的預期,我們判斷下半年會好一點,但是還要看明年兩會之後我們國家的政策導向,我們也盼望着在明年下半年,在三季度乃至四季度,不光是房地産市場,在各個方面,我們的園區的中小企業都盼望着能盡快恢復,而且主要是信心的恢復。

    億達中國和線上好多嘉賓的企業都有合作過,比如說中電光谷我們就有合作過,在億達中國剛進武漢的時候,就跟中電光谷在園區運營上有很多實踐的聯合,我們也跟中電光谷學習了很多産業園區運營方面的能力。

    億達中國成立于1984年,起步于大連,主要是運營大連軟件園,目前我們在國内主要是在核心的省會城市布局了幾十個園區項目,現在園區運營面積是1400萬平米左右,園區的企業基本上還是以軟件信息服務業為主。

    這是大連軟件園,這個運營的比較早,現在在園的企業大概700多家,外資企業占比大概50%左右,高新技術企業大概是90%左右。園區能帶來最大的價值就是園區中小企業的快速發展,帶動孵化中小企業的發展。第二個是增加就業,第三是帶來增量的稅收。

    這是武漢的項目,其實也在光谷附近,武漢軟件新城的面積有将近300萬方,現在也運營了有10年時間,剛才童所長講到做時間的朋友,我是非常贊同的,實際上它也是一種積累和積澱。我們在武漢的這個園區就是這樣一個典型的例子,從一開始建設園區的1期,17萬方跟國有平台公司的合作,包括後期的二三期,每一期的主導産業沒有太大的變化,但是細分的園中園還是有很多的不同,武漢這邊我們也做了生物制藥,進行産業投資的嘗試,效果還是不錯的。

    後面幾個項目都是在2014年億達中國在港交所主闆上市之後,我們在國内快速投資發展的幾個園區,鄭州是在中原腹地,可能大家對河南也不是太了解,鄭州這幾年的發展還是比較迅速的,像武漢、長沙、成都等等,當然和成都的總體經濟體量還是有差距的,鄭州的後發優勢還是很明顯,它在制造業領域的單項冠軍還是挺多的,隐形冠軍也是比較多的。這個項目我們是2018年進入到鄭州之後獲取的,整個項目有大概70萬方左右,也基本上以信息技術和智能制造為主,目前在園的企業大概有180家左右。這個項目是典型的産城融合、廠辦一體的項目。實際上制造業企業在這里面是非常多的,現在國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有4家,省級的有13家。

    大家可能做産業園區的時候,也會有自己的感受和體會,一般管委會、政府對我們的要求就是要畝均稅收、達産率,這個雖然是一種考核,但是也是考量一個園區運營是不是高質量發展比較重要的維度,目前我們在國内其它幾個園區畝均稅收基本上能達到80萬以上。在長三角一帶會更高一點,北京、上海更高一些,二線省會城市在五六十萬左右,畝均達産率我們基本都超過1000萬一畝,應該說對當地的經濟社會發展還是提供了很多助力。

    我們在合肥的布局主要是做了現代服務業、新一代信息技術和智能制造這個方向,我們也做了生物醫藥産業的投資。合肥這個區域這幾年也非常熱,合肥也号稱是中國最強的投資政府。我們在合肥也能深切地感受到政府開放投資的态度,2014、2015年我剛去合肥的時候,GDP還沒超過4000億,短短四五年時間,目前已經超過1萬億了,一個城市的發展,一個區域的發展不是簡單的做一個招商引資,它是一個繫統的營商環境造成的。

    以前參加論壇的時候,大家也經常會講,有些三四五線城市産業基礎不是太完善,或者營商環境比較差,大家都不太敢去做,因為産業園區是長周期,不是短平快的項目,需要政府大量的關注、大量的支持,包括産業鍊相對完整,企業自身發展後勁比較強勁等等,包括人才的需求、業務的發展等等,它是全鍊條、全行業的,不是簡單的一個點、一個面的問題。所以一個城市的發展,包括在選址的時候,我在億達中國也負責産業投資的選址,我們在選址的時候會考慮很多的維度,最主要是當地的政府是不是有真正發展産業的決心和信心,乃至是不是有配套的相應的體繫和政策。

    這是我們在長沙的項目,我就不多介紹了,關于項目上大家肯定各有各的特點。我認為不管是民營企業、央企、國企,還是政府的平台公司,想做好産業園都不容易,尤其是現在還能堅持下來,在疫情三年之後還沒倒的,我認為都是不錯的公司,能堅持下來都很不容易。

    在寫這個材料的時候我一直在想要講什麼,關于産業園區怎麼開發、建設、運營,大家的想法都很好,沒有什麼對與錯,只是因為各個城市不同、各個區域不同、各個項目不同,開發的人不同,團隊也不同,大家對項目的理解也不一樣。只是在開發的過程中我們是不是能守住初心,我們是不是能真正把園區做好,不是追求短期的效率。所以是不是聚焦我們的核心競争能力,包括還是要注重後期整個園區的運營。

    運營這兩個字的内涵非常多,大家對運營都有各自不同的理解,億達也有一套完整的運營體繫,包括360度服務平台、八大運營服務體繫,可能大同小異,但是真正需要做好的,我認為還是在于核心的需求,需求來源于企業和企業人,億達中國這幾年一直在致力于發展對企業和企業人需求的深度挖掘、培育和服務。

    中小企業是我們做園區的時候重點關注的,相信大家都有體會,在我們做園區一開始的時候,平台公司、管委會、政府都會給我們一個考核的點,就是需要龍頭引領,找核心的企業。這個方向是對的,因為一個龍頭企業、領軍企業的産業鍊是很長的,它會帶來很多實業企業,也會帶來更多的稅收、就業等等。但是十幾年下來,我認為培育本土的中小企業更重要,它也是構成産業園區的血肉。它和我們的就業更息息相關,所以國家近期也出台了很多,尤其是疫情期間對中小微企業的扶持力度。

    還有就是我們最近一直在做的,通過園區的服務,增強中小企業的免疫力。2022年大家的體會應該比較深,疫情第三年,應該也是比較嚴峻的,上半年上海封控了三四個月,鄭州封控了兩個月,大連封控了一個多月,武漢也斷斷續續封控了一個多月,北京就更嚴了,我們的園區企業都很痛苦,企業每天都有成本要發生,包括員工的工資、生産的成本,還有不能按時交付,要賠償客戶的損失,包括還要交稅,這些都是剛性的支出。這兩個月我在武漢、鄭州做了一些調研,很多企業交稅都交不上,大家也看到各地方政府為了扶持中小企業,也給了很多延緩交稅、免稅的政策,但實際上還遠遠不夠,中小微企業的生存能力确确實實是非常艱難的。我也希望線上的各位老師能真正關心企業的需求。

    政企協同,這一點不用多介紹了,大家都很清楚,實際上還是要跟當地的政府搞好合作,無論是從前期的招商、政策的制定,還是後期的運營服務上。

    産業投資也不多說了,在座很多都是投資領域的從業者,億達在産業投資方面也做了很多的實踐,最早從大連軟件園、武漢的項目開始,我們還不是要做産業基金,實際上就是給園區的企業做了一些産業投資,這樣大家會形成多赢的局面。我們現在回頭看,像我們和東軟的合作,以及和其它一些軟件企業的合作,現在的效益都非常好,回報率也非常高。

    再一個是數字經濟,現在大家都在講産業數字化、數字産業化,億達中國在數字賦能這一塊也探索了有一段時間,我們有億達雲圖這種軟件企業,總部設在深圳。無論是數字的資管平台還是物聯的運營平台,都是能更好地為園區的企業做服務。

    最後簡單說幾個感受,我們在疫情的時候,或者說在後疫情時代,在疫情伴随的這個時代,園區的企業和企業家需要什麼,他有什麼問題,這一點值得我們深入思考,這里簡單列了幾個問題,比如說突然間出現了陽性的病例怎麼辦,園區是不是及時相應。億達的每個園區里都有單獨的核酸點,我們也有園區運營的食堂,這個食堂也是配套的服務。還有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感受到,最近一封控大家就回不去了,只能在園區里面生活,大家的吃和住是不是能完全保障得好,看似不是什麼高大上的東西,這對企業來說是非常實在的,它就需要園區的餐廳能正常開放,能有一個基本的保障。第二個是能及時跟平台、政府申請一些政策,減免租金,享受一些纾困措施,這對企業來講是實實在在的。還有在園區建築上,以及運營體繫上,剛才說到智慧園區,我們會在後台及時有大數據的支持,現在我們在億達中國在全國的園區有多少人、有多少企業、有多少服務人員,這些大數據後台都會及時打通,也會告訴園區的企業,疫情來了之後我們應該怎麼辦。第二是園區的建築,新風、改善疏散的繫統,這個我就不展開了,大家都很清楚。

    說了這麼多,最後還是要感謝觀點,今年在廣州召開的博鰲論壇會議上我也學到了很多,線上參會的感受並不多,我相信疫情終究會過去,生産生活都會逐步恢復,我也非常期待跟觀點和各位朋友早日見面,能夠面對面的交流,謝謝大家。

    審校:勞蓉蓉



    相關話題讨論



    你可能感興趣的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