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M實踐中的成功心得不僅關乎所建造的商城,更在于我們切實為社區民衆帶來的精彩生活,以人為本是我們不斷精進的動力,務必讓每項決策都富有關愛、同理心與使命感,通過關愛社區我們營造購物空間,更在改善生活、促進聯結,致力于為每位社區居民帶來更美好的未來。
本文為陳森原先生在2024觀點商業年會全體大會上發表的主題演講。
陳森原(SM購物中心總裁):下午好,我是SM購物中心總裁陳森原,感謝組委會的邀約,有機會與各位分享SM購物中心如何憑借與社區聯結為中心,SM如何與社區合作,如何為社區服務,以及如何由此為社區帶來持續而正向的改變。
關于SM如何保持行業領先,我們将從企業概況說起,談談我們的策略規劃與實際執行,再分享一些實證成功的經典案例。
作為地産業務闆塊的控股主體,SM控股公司是東南亞最大的綜合性地産開發商之一,通過發展購物中心、住宅、商務辦公、酒店和會展中心等領域,打造創新型及可持續發展的新生活城市綜合體,在資産規模上,它也是菲律賓最大的地産開發商。
1994年,SM Prime控股公司在菲律賓證券交易所上市,從起初的商場開發經營者,最終發展成為菲律賓領先的零售購物中心開發商。目前,SM Prime在菲律賓運營着87家購物中心,在中國有8家,總建築面積超過1100萬平方米,我們由此匯聚了龐大的商戶陣容,其中在菲律賓有21784家,在中國有2717家。在1985年,經濟環境復雜多變之時,我們依然開出SM第一家購物中心,自此逐步擴展出龐大的商業網絡,成為當時商業和社區服務的中流砥柱。
我們的主力店涵蓋了全球知名品牌、本土熱門商家,以及客流青睐的基礎服務。在菲律賓和中國,SM購物中心每日接待約480萬顧客,它們不僅僅是購物場所,更是社區蓬勃發展的核心地帶。人們在此歡聚一堂,相互聯結,收獲滿滿的歸屬感。每一座SM購物中心的内核,都承載着我們對所服務社區的堅定承諾,超出建築本體,它是順應日益發展的顧客需求而不斷商業革新的所在,融入我們的日常生活,助力社區蓬勃發展。然而,真正賦予這些空間生命力的是我們的商戶夥伴,不止于産品,它們帶來了體驗、服務和聯結。
開一家商場不是蓋樓那麼簡單,從了解我們所進駐的社區開始,這是一個深思熟慮且個性化的過程,通過深入了解當地文化、民風民情、生活方式,我們導入契合當地需求和期待的業态組合,我們攜手建築師與設計師,确保每一處空間溫馨舒适、充滿活力且彰顯地域特色,在建設之初我們就旨在打造鮮活靈動的社區中心,讓人們在此歡聚、交流、生活。
SM的每家租戶都是我們不可或缺的合作夥伴,他們與我們一起提供獨一無二的品牌體驗,無論是順境還是逆境,我們都和商戶攜手共進,共同迎接每個挑戰和機遇,與商戶夥伴的緊密合作,是我們不斷前進的動力,也是我們共同成長的源泉。
以我們剛在宿務開業的SM J Mall為例,該購物中心設計靈感源自日本建築的優雅和極簡主機,我們精心挑選品牌組合,确保它和場景空間匹配,為顧客帶來獨特的體驗,從地道的日料餐廳到特色店鋪和本土品牌,每位商戶都提供真正獨特的體驗,為在地居民帶來盡情探索全新體驗的生活目的地。
每打造一座商場,我們都會用心賦予其明确的目標和獨特的韻味,讓我們所服務的顧客和社區感受到意料之外的驚喜與美好。
我們每一處購物中心的開發運營,最初源起與終極目標都在于服務社區,項目成功有賴于一個思路清晰且思慮周全的執行流程,從市場調研、施工建設到業态規劃,直至社區融入,通過我們的業務發展規劃,讓每一座SM商城不單是一個商業場所,更是活力無限的社區中心,充分滿足居民和社區圈層的需求與期待。
由此,我們最注重的不僅是實體空間打造,更在于我們如何在日常運營和危急時刻回饋社區,與人們攜手共進,我們來看第一個例子,關于SM的以人為本理念。
讓我們回溯到2020年3月16日,那天由于新冠疫情,菲律賓實施了前所未有的管制措施,所有商場面臨關閉,這是40年來從而沒有過的,也是第一次,所有的SM商城無一例外。對此我的老闆,執行委員會主席施漢生先生當即召開緊急會議,SM Prime總裁、首席财務官和我參加會議,會上他向我們抛出了三個關鍵問題:
正是這三個問題讓我深刻意識到,SM将社區和居民作為我們所做一切的核心。第一是我們能為員工做什麼?第二是我們能為外包服務人員(保安、保潔)做什麼?第三是我們能為租戶夥伴做什麼,如何幫他們渡過難關?我一直在等着第四個問題--我們的購物中心和我們的生意怎麼辦--然而,始終沒有被提及,所以我們可以很清晰地感受到,對于SM而言,民生福祉永遠放在了第一位。
即使沒有政府的強制要求,我們也向員工、外包服務人員、租戶以及我們所服務的社區提供了重要援助,這些並非一時興起的決定,而是SM對以人為本的承諾,始終如一的堅定履行。
這一承諾同樣适用于我們的租戶夥伴,在SM,空間租賃也就是我們服務租戶工作大概占到1成左右吧。我們真正要做的是和租戶建立牢固的戰略合作夥伴關繫,幫助他們成長,推廣他們的品牌,确保他們不僅順境時取得成功,在逆境時也能穩步前行。
例如,在疫情期間,我們主動提供了租金減免和财務支持,确保我們的租戶能夠順利渡過特殊時期。在SM我們相信租戶"興",我們所在的社區"興"。
就此我們來了解一下SM購物中心在企業社會責任方面的制度保障--SM關愛計劃。它隸屬于集團的SM基金會,通過關愛計劃,我們開展災害應對、社會可持續、社區幫扶等各項行動。
在SM,我們明白購物中心遠超購物場所的屬性範疇,它們是社區的交匯點,與當地居民緊密連接。下面我将說明我們是如何助力社區改變生活的。
SM作為購物中心行業的一員,深知自己肩負的責任,我們确保每個企業社會責任項目都能為社區帶來正向改變。2004年我們正式推出SM關愛計劃,這個綜合性計劃,涵蓋多方面的各種舉措。在關愛計劃一繫列的安排下,SM購物中心以行動利好民生,促進可持續發展,在社區危難時挺身而出。
這些項目包括環境保護、殘障扶助、女性和哺乳期母親的關愛、兒童與青少年關注、長者關懷,以及通過災前應急準備、災害期迅速響應,提升抗災能力等等。
我們和社區、民間組織、公共部門組織合作,以進一步推動我們的倡議取得更大的成效。我們的CSR舉措也為實現聯合國17項可持續發展目標提供支持。
首先,SM如何通過環保行動賦能社區?我們一直積極參與國際海岸清潔行動,不斷動員各類社群組織加入其中,2015年起我們持續響應這一全球性行動,今年9月21日行動,SM 15家購物中心發動2.3萬名志願者加入,是迄今為止貢獻力度最大的一次。為蔚藍海岸以及健康的生态再次凝聚社區力量,踐行環保承諾。這次活動不僅展示了SM對環保的承諾,也彰顯了我們長期聯合環境和自然資源部、地方政府有關部門等夥伴關繫的力量,在可持續發展和社區協作方面發揮積極作用。
第二個想與大家着重分享的是,在危急時刻,我們如何以社區為中心,提供運營服務。2013年史上最強台風海燕來襲,我們的商場變身為守護生命的重要場所,面對受災的數百萬民衆,我們迅速行動,提供庇護、食物以及其他救援,從疏散安置到調度大規模救援物資,在最艱難的時候和社區並肩,以實際行動彰顯責任與擔當。
我們的行動不僅限于危急時的救援,更致力于服務社區的持續改變。從為因海燕受災的民衆建造1000套房屋,到持續在自然災害期間提供免費庇護和服務,我們一直在努力。不止是一時的幫扶,而是我們共同融入社區重建、日益復興和繁荣發展的長續堅持。
第三,也是我最後想要特别分享的,以包容性商業賦能多元化社區,SM廣納四方來客。對應不同特殊客群的需求,SM推出一繫列的定制安排,不論是對殘障人士、長者、女性還是兒童,我們匹配有提升生活品質所需的空間、資源和機會,也是我們在打造更包容性商業上的實踐探索。
通過前述SM關愛計劃,我們全年持續規劃包容性服務社會的各種項目,從菲律賓敬老周到乳腺癌防治月,覆蓋各年齡層,特别關注兒童、青年及殘障人士的需求,我們所致力于的不止是社會認同,更在于真心實意地持續打造,更強有力而包容的社區環境,讓每個人都能收獲滿滿的歸屬感。
臨到尾聲,我想再和大家提及的是,SM實踐中的成功心得不僅關乎所建造的商城,更在于我們切實為社區民衆帶來的精彩生活,以人為本是我們不斷精進的動力,務必讓每項決策都富有關愛、同理心與使命感,通過關愛社區我們營造購物空間,更在改善生活、促進連接,致力于為每位社區居民帶來更美好的未來,並肩同行,我們共同繁荣。
再次謝謝大家。
免責聲明:本文内容與數據由觀點根據公開信息整理,不構成投資建議,使用前請核實。
撰文:陳森原
審校:勞蓉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