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免陷入“舊債未清、新債又起”的循環,在特首李家超上場後,縮短公屋輪候時間成為他的重點工作之一。
觀點網 香港報道 最新數據顯示,香港公屋一般申請者平均輪候時間較上季下跌0.2年,降至5.3年,2024年終數字回落至6年内最低位。
輪候時間下跌的原因,除了新公屋單位編配外,亦是打擊濫用公屋的措施見效。
香港公共房屋或稱公營房屋,是香港經由政府、公營機構或非牟利機構為低收入市民而興建的公共房屋,市區一般租金由一千港元至數千港元不等,在百物騰貴的香港可以說是難得,因而令不少人一滿合法年齡便申請輪候公屋。
但在過去公營房屋項目不斷延誤的情況下,最終公屋平均輪候時間在2022年5月時增至6.1年,創23年新高。
為免陷入“舊債未清、新債又起”的循環,在特首李家超上場後,縮短公屋輪候時間成為他的重點工作之一。
李家超在2022年《施政報告》宣布,采取重點策略和目標,全力提量、提速、提效、提質推高公營房屋的供應量,縮短公屋的輪候時間。
未來十年,即2023/24至2032/33年度,特區政府覓得足夠土地提供約360000個公營房屋單位,滿足同期30.1萬個公營房屋單位的需求。
同時,為盡快增加短期公營房屋供應,幫助居住在惡劣環境的市民,政府陸續興建3萬個“簡約公屋”單位。結合“簡約公屋”和傳統公屋的力量,将“公共房屋綜合輪候時間”在2026/27年度前降至四年半。
在增加供應的同時,香港房屋署加大打擊濫用公屋的力度。
李家超于《2024年施政報告》宣布推出“善用公屋資源獎勵”計劃,並于今年1月15日落實。為提供确切情報舉報濫用公屋的人士提供獎賞,找出更多濫用個案。
當房委會憑借舉報人提供的數據,成功向濫用公屋住戶發出遷出通知書,房委會會向參與計劃人士提供感謝狀及最高3000港元現金獎勵。
定義濫用公屋行為包括丢空單位(或逾三個月非經常持續居于單位)、分租或轉租單位(不論有沒有租金收入)、在單位内進行不法活動(如聚賭、藏毒或藏有私煙等)、将單位用作非住宅用途(如營商、貨倉等)及虛報資料(如入息、資産、婚姻或家庭狀況等)。
根據房屋局早前書面回復立法會的數據顯示,2022/23至2023/24年度,房委會共調查逾3.1萬宗懷疑濫用公屋個案,並且成功回收約5000個被濫用和涉及違反租約或房屋政策的公屋單位,更有344宗個案住戶被判罪成,7人被判監(包括緩刑)。
李家超曾指,本屆政府在2022年上任前,公屋輪候時間最高為6.1年,最新縮短0.8年至5.3年,跌幅13%,減少9個半月。除了住戶居住環境改善,亦節省不少租金,以劏房戶計算,縮短的輪候時間可節省約3萬港元租金。
李家超提及的劏房戶可省回約3萬港元租金,主要參考差饷物業估價署數據:劏房租金中位數為每月5500港元,公屋平均月租則約2500港元,倘劏房戶提前約10個月獲編配入住公屋,經計算每戶可節省約3萬港元租金。
他又表示,3萬個簡約公屋單位工程相繼開展,更開始陸續入夥。元朗攸壆路和牛頭角彩興路單位今年起入夥,第二期的啟德世運道、屯門青福里等項目合共提供超過5000個單位,下星期接受申請,最快今年第四季入夥,有信心在5年内,将公屋綜合輪候時間由6年縮短1年半至4.5年。
房屋局局長何永賢亦稱,最新公屋平均輪候時間回落,令整個團隊都相當鼓舞。輪候時間下跌的原因包括有1300宗新公屋單位的編配,包括顯發邨和業旺邨;另一方面則是編配了3700宗翻新單位,這受益于打擊濫用公屋的成果,及資助出售房屋落成入夥的實效。
何永賢又說,一般申請者的數據也顯著下降,對比最高位的2020年9月底數據,整體一般申請由156400宗下跌24%至118600宗。非長者一人申請也由2015年12月底的143700宗下跌40%至86200宗。
她說,留意到30歲以下一般申請者及非長者一人申請者的數目均錄得明顯跌幅,可見越來越多青年對自己的期許更高、目標也更高。
她指,回顧2024年全年的“成績表”,獲安排入住公屋的一般申請約21100宗,遠高于同年新登記的14200宗49%,只要能保持這個勢頭,有信心可以追落後,連同簡約公屋的陸續落成入夥,公屋平均輪候時間和公屋綜合輪候時間将逐漸回落。
香港傳真 | 一座城市里的漫遊和畫像。
免責聲明:本文内容與數據由觀點根據公開信息整理,不構成投資建議,使用前請核實。
撰文:黃子慢
審校:徐耀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