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場危機公關要表達的核心觀點就是華為不會輸,更不會倒。
華為遭遇打壓,民族情緒空前高漲,任總主動接受媒體采訪,展現了華為光明磊落的一貫風格。
任正非先生——一個軍人出身的企業家,具有如此高度、格局、胸懷和視野,卻又坦誠、理性、智慧、實在,其采訪錄不僅獲得國人集體贊歎認同,也足以成為新聞發言人的經典教科書。
不過,相信外國人包括美國政府恐怕還是似懂非懂的。
畢竟,東方文明的大智慧不是普通話印在紙面上那麼簡單,而是其背後的管理思想和戰略邏輯。
1、講姿态——決戰前夕的臨陣動員
這是一場主動發聲的危機公關,長槍短炮、“兵”臨城下,陣前“對壘”、毫不怯場。
這是一個簡潔明了的對話交流,沒有寒暄、沒有套話、沒有躲閃、沒有王顧左右而言他,每句話都直奔主題,真誠坦率,完美演繹了“事實、對話、價值觀”的危機公關三原則。
這是一次坦率交流的媒體群訪,記者可以任意提問所有問題,顯示了華為的氣度與任正非的智慧。
這不是宣戰,這是宣言。
這場危機公關要表達的核心觀點就是華為不會輸,更不會倒。
雖然任先生身後還有一衆高管助陣,但基本上沒有發言,少有只言片語的插話,更反襯任先生的功力遠高數個段位。
2、講豪氣——不怕戰、更不怕持久戰
對于美國政府90天的延遲禁令期,任先生首先輕描淡寫地說:“90天對我們沒有多大意義,我們已經準備好了。”
對于華為如何應對危機,任先生強調:“在最先進的領域不會有多少影響,至少5G不會影響,不僅不影響,别人兩三年也不會追上我們的。”
對于社會的普遍擔心,任先生說:“我們邊緣的翅膀可能有洞,但核心部分我們完全是以自己為中心,而且是真領先世界。越高端,‘備胎’越充分。”
兩小時采訪不夠,沒關繫,可以繼續,不怕持久戰。
3、講膽氣——鐵肩擔道義
談到一家企業與一國的對壘,任先生說:“遲早我們要與美國相遇的,那我們就要準備和美國在‘山頂’上交鋒,做好一切準備,從那時起,就考慮到美國和我們在‘山頂’相遇的問題,做了一些準備。”
華為認為自己肯定能繼續為客戶服務,不會因為被美國列入實體清單受到多少影響,在全球的競標還是在前進。
任先生強調:“不會造成我們公司負增長,或者對産業發展帶來傷害。”
在自己生死攸關之際,任先生不僅對産業做出“不會傷害”的承諾,還替供應商們打抱不平:“我覺得有時候不分青紅皂白,一竿子打過去打的都是矮的人,其實高的人打不着。”
華為願意與美國企業休戚與共。
華為2018年的采購預算為700億美元,其中采購美國零部件就花費了約110億美元。其中不僅有高通、英特爾、微軟和甲骨文等巨頭,還有很多美國中小企業。
這些企業也都挨了自己政府的闆子了。
4、講骨氣——苟利國家生死以
任先生說:“現在也是讓公共關繫逼着對外,拿我來當‘盾牌’到處‘擋槍子’,我就上戰場,我老了,打死了就算了,不在乎了。”
顯然,任先生早已将個人生死置之度外。
但這句話並非想表達“老了、打死了就算了,不在乎了”的意思。
聯想到任先生還說:“這件事有兩面性,一方面我們會受到一些影響,另一方面,會刺激中國繫統性地、踏踏實實地發展電子工業。”
吉鴻昌曾作就義詩:“恨不抗日死,留作今日羞。國破尚如此,我何惜此頭。”
跪着生,何如立着死?!
顯而易見,任先生的畫外音是:就算華為真的死了,也是為國家趟出一條路來,刺激中國自上而下、舉全國之力、踏踏實實地發展實業。
5、講理性——感情用事不足以成大事
華為很冷靜。
任先生說:“不要和政治挂鈎,不能煽起民粹主義的風。”
大戰前夕,需要排除一切不切實際、無關戰略戰術的嘈雜之聲。
“為什麼不洗一個‘冷水澡’呢?我們最重要的是要冷靜、沉着。熱血沸騰、口号滿天飛,最後打仗時不行也沒用,最終能打赢才是真的。”
記者擔心,美國政府下一步會不會對台積電這種企業施壓?
任先生說:“如果外面不屈服的人多了,後面跟着不屈服的人就更多了,我們不要太操心這些,畢竟沒有發生。”
不過,這确實是華為不能承受之痛,如果真是這樣,解決台灣問題會不會就此提前呢?
這顯然也是不切實際的良好願望,國家戰略不可能建立在一個企業、一支部隊的存亡之上。
而且,産業鍊也不是只有一兩個台灣企業。
相信華為早有深謀遠慮,顯然備胎不會只有軟件。
華為更強調的是:“所有一切失去了、不能失去的是‘人’,人的素質、人的技能、人的信心很重要。”
理性的人才是大寫的人。
6、講典故——兩強相遇勇者勝
任先生講了兩個故事:二戰時,德國因為不投降,被炸得片瓦未存;日本投降了,但是大量的工業基礎也被摧毀了。
華為怎麼辦?中國怎麼辦?
任先生似乎不經意間提到“上甘嶺”。
這絕不是任先生的疏忽,而是因為“上甘嶺”已經是不可避免的了。
華為“最重要的還是把自己能做的事情做好,美國政府做的事不是我們能左右的。”
相信美國人不會忘記“上甘嶺”的前車之鑒。
華為告訴世界,他們已經做好充分準備。
中國産業鍊做好準備了嗎?
7、講道義——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任先生強調的是:“我們還是要非常感謝美國公司的,三十年來美國公司伴随着我們公司成長,做了很多貢獻,教明白了我們怎麼走路。大家知道,華為絕大部分的顧問公司都是美國公司,典型的有IBM、埃森哲等,有幾十家。”
僅僅是為華為服務的美國公司就有幾十家,這是告訴美國政客,中美服務貿易逆差是要算大賬的,如其不然,美國服務貿易公司的股價也是保不住的。
任先生着重談到:“美國大量的零部件、器件廠家這麼多年來給了我們很大支持。特别是在最近的危機時刻,體現了美國企業的正義與良心。感到‘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據說,很多美國企業拼命加班,争取趕在禁售令生效之前抓緊出貨,這是利益攸關,也是生死攸關,美國企業也有怨氣。
所以,任先生說:“媒體也不要老罵美國企業,大家多為美國企業說話,要罵就罵美國政客。媒體應該要理解,美國企業和我們是共命運的,我們都是市場經濟的主體。”
這是華為的高度和格局。
雖說是“得道”,但不會“任我行”,還是要團結世界上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追求全球企業命運共同體。
8、講共存——不作孤家寡人的“西楚霸王”
有人說:“如果備胎好用,何必等到胎破了再用?”
任先生直率地說:“胎不壞,為什麼要用?”、“世界上最大的備胎就是原子彈,原子彈有什麼用?二戰後一次也沒有用過。”
其實,任先生真正的智慧在于:“我們永遠需要美國芯片。每年至少買高通5000萬套芯片,因此我們從來沒有去排斥和抵制。盡管自己芯片的成本低得多的多,我還是高價買美國的芯片,因為我們不能孤立于世界,應該融入世界。”
這讓美國企業放心,讓所有供應商放心,讓全世界商家放心。
任先生還說:“我們不願意傷害朋友,要幫助他們有良好的财務報表,我們和美國公司之間的友好是幾十年形成的,不是一張紙就可以摧毀的。”
他特别強調:“蘋果是榜樣,永遠是做一把大‘傘’,讓下面小廠家都能活。我們想朋友遍天下。”
适者生存、赢者通吃是西方商業社會的叢林法則。
但是,蘋果、華為的境界超越了叢林法則,這是他們的偉大之處。
華為要扶持生态鍊包括美國公司創新研發,合作共赢、一荣俱荣,不做“西楚霸王”。
正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全球産業鍊,才使得華為不懼怕美國制裁,甚至不擔心兩敗俱傷。
這是大徹大悟的生存之道,也是先知先覺的商戰兵法。
9、講法律——以子之矛、攻子之盾
任先生說:“美國是法治國家,美國企業不能不遵守法律,實體經濟要遵守法律。”
華為站在道義與法律的制高點,那正是美國曾經引以為傲的。
任先生說:“我們還有一個戰略研究院,拿着大量的錢,向全世界著名大學的著名教授‘撒胡椒面’,對這些錢我們沒有投資回報的概念,如果我們要用他的東西,需要商業交易,是使用美國‘拜杜法案’原則。”
這真是“一石三鳥”的語言藝術。
這個說法既回應了華為尊重知識産權保護法案,也強調了華為使用知識産權的商業交易原則是依美國法律行事,同時,還隐喻美國政府自己卻置美國憲法于不顧。
華為不談霸淩,直接依據美國憲法,起訴美國《2019财年國防授權法》銷售限制條款違背了公權法案條款、正當法律程序條款以及三權分立原則違憲。
無論美國法院如何裁決,美國法治國家形象都已不可挽回地受到損害。
10、講擁抱——科技朋友遍天下
科學家是全人類的共同财富,中國應當擁抱全世界人才。
任先生說:“可以在很多國家中建立創新基地。哪個地方有能力,就到哪個地方去,我們可以在當地去建一個研究所。華為在全世界有26個研發能力中心。”
這是世界胸懷。華為所以不自閉。
任先生還說:“我們國家有五千年文明,有這麼好的基礎,應該拿出政策來擁抱世界人才來中國創業。”
這是中國情懷。朋友可以遍天下。
第二次世界大戰,美國搶到了大量逃亡和戰俘科學家。
蘇聯解體、東歐劇變,美國又挖走了大量科技人才。
“美國大量的領袖、科學家、金融家……都是東歐人,我們為什麼不大規模吸引東歐人到中國來,或者在東歐建立各種研究基地?”
更重要的是:“人工智能的科學家中,有50%左右是華人。”
美國狹隘地排外,正是中國科技崛起的最大機會。
任先生還建議:“要創造外國科學家回國之路”,應當解決他們的孩子上學、沒戶口買不了車、個人所得稅高的難題。
中國應當算大帳,用一切辦法和優惠政策吸納全球科技人才。
11、講學問——泡沫化不會讓我們更強大
任先生說:“這些年經濟上的泡沫化,P2P、互聯網、金融、房地産、山寨商品……,使得人們的學術思想也泡沫化了。一個基礎理論形成需要幾十年的時間,如果大家都不認真去做理論,都去喊口号,幾十年以後我們不會更加強大。”
中國的思想理論學術更不能泡沫化。
任先生批評:“現在都是毛毛糙糙、泡沫化的學風,這種學風怎麼能奠定我們國家的基礎科研競争力呢?所以,還是要改造學風。”
沒有腳踏實地,就不會有未來。
這不僅是對實業界的鄭重警告,也是對理論界、學術界、輿論界以及社會各界的當頭棒喝。
12、講理想——為人類建立龐大的安全網絡
華為有一個理想——站到世界最高點。
任先生說:“為人類建立這麼龐大的網絡,就是我們最大的社會責任,全世界30億人口是我們聯接起來的。特别是非洲地區,因為不賺錢,西方國家不去,是我們去聯接起來的。”
正因為如此,“我們是世界性的,世界上接受我們、聲援我們的朋友是很多的。”
任先生是有骨氣有膽氣有豪氣的:“如果華為不存在了,才是對世界的威脅。”
這是因為華為沒有“後門”,對世界不存在威脅。
但是,沒有華為,世界各國都将面臨真正的威脅。
任先生還說:“5G並不是原子彈,而是造福人類社會的。”
華為更有大氣:“希望美國公司繼續能給我們供貨,我們共同為人類服務。”
也正因為如此,華為才能占到世界最高點。
13、講格局——中美在山頂交鋒然後擁抱
美國打壓華為,大家憋不住了,喊出口号,要“争雄世界”、“世界第一”。
任先生說:“以前我們是不允許喊的,為了這個理想,我們與美國遲早有沖突。”
今天,兩軍對壘,戰鼓聲必須震天。
特朗普前國師史蒂夫·班農近日說,幹掉華為比達成中美協議重要十倍。
可見,唯有再打一場上甘嶺,才有可能最終言和。
華為不懼戰、敢亮劍,敢打一場反圍剿,最終或将讓美國芯片業丢掉市場、損失利潤、再無持續創新的續戰能力。
華為的業務不止在5G,五年後市場規模或達5000億美元,在管道、雲、端、AI、車聯網、物聯網都有布局,全球沒有多少企業願意失去華為供應商資格,失去華為,或許就意味着終将被替代、被死亡。
“以戰止戰”不僅是“上甘嶺”戰役的最大價值,也是現在針對美國全面封鎖的最好戰略。
任先生話鋒一轉:“但最終,我們還是要在山頂上擁抱,一起為人類社會做貢獻的。”
這也正是中華民族的偉大智慧和博大胸懷:“太平洋足夠大,容得下中美兩國。”
但是,握着拳頭怎麼能夠擁抱?
華美一戰也許只需數年即見分曉,美國最終将被迫松開拳頭、尋求握手。
結語:
華為是中國科技的旗幟、産業的脊梁、國家的希望、民衆的信心,也是全球産業鍊的機緣、協同創新的機會、合作共赢的機遇。
但是,媒體對話現場全部是中國媒體,沒有一個外國媒體,甚至也沒有中國的英文網站,這更像是一場鼓舞士氣、振奮民心的戰前動員,而不是對外宣言。
這對緩解甚至化解華為危機、安撫四海友商的幫助或許並不太大。
為什麼不用一場中英文雙語、中外媒體齊聚的對話呢?
道不外傳,何以解惑、何以多助呢?
靜以安内,動以備戰,以戰止戰,何懼也?
歐陽捷 新城控股高級副總裁 觀點地産網專欄作者
撰文:歐陽捷
審校:勞蓉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