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記 | 行攝安徽·水墨宏村

观点网

2021-02-19 16:53

  • 宏村集皖南山川風景之靈氣,融徽州傳統文化之精華,被稱為“中國畫里的鄉村”。

    蔡穗聲​ 從黃山下來已是夜幕四合,驅車直奔30多公里外的宏村。一身疲憊入住客棧後,很快就墜入夢鄉。

    晨起推窗,眼前層樓疊院,黃山余脈綿延蒼茫。

    粉牆黛瓦,鱗次栉比,高脊飛檐,錯落有致。

    馬頭牆是徽派建築的標志物,可隔斷鄰近的火源,故又稱為封火牆。

    與傳統民居建築山牆不同,馬頭牆輪廓呈階梯狀,山牆的兩側高出屋面,並循屋頂坡度層層跌落。

    眼前馬頭牆的座頭造型是雀尾式,寓意擡頭見喜(鵲)。

    檐牙高啄、黑白輝映的馬頭牆,呈現出明朗素雅和層次分明的韻律美。

    漫步在橫街窄巷,兩側是高牆深宅,外牆高處開窗且窗小,宅内采光主要靠天井。這種内向封閉的中國傳統民居院落空間,是中國人性情和性格特征的反映。

    牆頭檐角青瓦起墊飛翹,勾勒出起伏跌宕的天際線。

    大門上有門罩,防止雨水順牆流到門上。大門是住宅的臉面,有“千金門樓四兩屋”之說。大戶人家多用磚雕或石雕裝潢,十分講究。

    徽派建築講究規格禮數,官商有别。商人處于封建社會“士農工商”等級繫列的底層。承志堂主人經商發财後捐了個“五品同知”官銜,大門可以八字開了,彰顯威嚴。

    承志堂,建于1855年前後

    清末鹽商汪定貴住宅

    門罩小青瓦蓋面,檐角飛翹,鰲魚挺立檐角,傳說其似龍吞火,護脊消災。

    徽州盛産質地堅細的青灰磚,将其鑲嵌在門罩上,精致地雕镂着人物、蟲魚、樹木、花鳥、八寶、博古以及幾何圖案,質樸清秀,典雅莊重。

    民居多為兩層二進或多進院落,各進皆開天井,起透光、通風、聚水作用。

    雨水順着四面向内傾斜的屋頂坡面流入天井,俗稱“四水歸堂”。這既是“藏風聚氣”的生态理念,也是徽商聚财、斂财思想的體現。

    振绮堂(汪大燮故居),建于1845年

    室内雕梁畫棟,融古雅、富麗于一體。

    屋頂是不帶頂棚、顯露梁架結構的“砌上明造”。明間騎門梁中部略微拱起(月梁,俗稱“冬瓜梁”),兩端雕出圓形花紋,中段雕有多種圖案,通體華麗。

    承志堂·唐肅宗宴官圖

    《唐肅宗宴官圖》以深浮雕、淺浮雕與镂空雕相結合的手法,描繪了唐肅宗宴請文武百官的場景。所雕人物三五成群,姿态各異,神韻畢現。

    柱與枋交接處的斜撐(雀替)是镂空雕刻的壽星松鶴圖。刀工細膩,形象生動。

    承志堂

    天井後側堂屋的中央開間設有太師壁作為隔斷,隔斷兩側狹窄通道上方是元寶梁,寓意大富大貴。

    振绮堂(汪大燮故居)

    元寶梁是徽派建築特有的裝飾。

    振绮堂(汪大燮故居)

    天井旁邊廂房的裙闆隔扇門有采光、通風功能。

    此隔扇門的上部隔扇以花卉瓜果為圖案,中央是人物浮雕。下部裙闆的浮雕是官人、童子、山水、楊柳、芭蕉、梅花、喜鵲、仙鶴等。

    觀魚廳嵌石雕花窗,是雙面镂空的“四喜(鵲)登梅(花)”。

    承志堂·觀魚廳

    發源于宋代、盛于明清的木雕、磚雕、石雕(簡稱“三雕”)美妙絕倫,堪稱徽派建築“三絕”。

    如果說馬頭牆表現出徽派建築的氣勢張揚,那麼“三雕”就是其精神世界的外露。徽州人的理想向往、人格品味及對自然的關愛惟妙惟肖地物化在木石里。

    由此,磚木之屋不再是冰冷的建築,而是溫潤的宜居之所。

    大廳多為明廳,是整個建築的核心,也是展示主人賈而好儒、崇文重學的場所。

    中堂畫描繪山水瀑布古松小橋,古樸淡雅。兩側中柱上貼有楹聯:敦孝弟此樂何極,嚼詩書其味無窮。

    神龍案桌東置花瓶,西置明鏡,中間是自鳴鐘,寓意主人終身平靜。

    承志堂·前廳

    林徽因在《林徽因談建築》一書中談到上世紀30年代遊歷北京郊外幾座古建遺存後的感想是:“這些美的所在,在建築審美者的眼里,都能引起特異的感覺,在‘詩意’和‘畫意’之外,還使他感到一種‘建築意’的愉快。”

    所謂“建築意”,依我理解是建築的意境,誘發人們的審美想象空間。

    “建築意”之于徽派建築,是粉牆黛瓦的虛實相生,是馬頭牆的形神兼備,是“三雕”藝術的情景交融。

    歸雲山房

    在宏村,人們感歎的不僅是徽派建築,更佩服建村祖先對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思考及安排。

    邑溪河流經宏村西側。人們在建村之初引水進村,開挖了九曲十八彎的水圳(水渠)。

    許多街巷傍水而建。清流常年不斷,繞過家家戶戶。

    有些人家還引水入宅,開辟水院,修築觀魚廳。

    人們鑿清泉為池塘,引河水為補充,建成半月形水塘—月沼。

    月沼是村落的中心,祠堂和民居拱衛周邊。

    随着人口的繁衍,人們又在村南鑿地數丈,建成南湖,匯聚流經全村使用過的水。

    水圳、月沼、南湖以及民居水院組成水繫網絡,提供了生産、生活用水,並發揮排水、消防功能,改善了生态環境,構成村落水景空間。

    南湖仿西湖平湖秋月式樣,周邊砌石立岸,有“黃山腳下小西湖”之稱。

    圓拱石橋精致小巧,宛如玉帶橫貫湖面。

    遒勁古樹下一池粼粼碧水,建于1814年的南湖書院隔水相望。

    宛如水墨畫,或潑墨寫意,或綿密工筆。看似平淡無奇,實則墨分五色,色調豐富,墨韻神妙。

    遠山朦胧,近樹掩映。一襲煙雨,三五人家。黑白交融,水暈墨章。

    宏村集皖南山川風景之靈氣,融徽州傳統文化之精華,被稱為“中國畫里的鄉村”。

    多少丹青妙手慕名而來,盡情揮毫,不吝濃墨重彩。

    四季變幻的自然景色,在水墨畫上敷色點彩。

    南湖春曉,嫩綠萌動。喚醒一湖春水,飄落滿天白雲。

    夏日炎炎,月沼風荷。一片翠綠翻浪,幾瓣嬌嫩豔紅。

    秋陽杲杲(gao),田疇稻熟。層林盡染秋色,山野五彩斑斓。

    冬日融融,銀杏葉黃。幾許風霜過後,葉落飄零鋪金。

    村頭銀杏樹齡500年,亦未能見證宏村人筚路藍縷、以啟山林之初。

    南宋紹興元年(1131年)汪彥濟因遭火災之患,舉家從黟縣奇墅村沿邑溪河而上,在雷崗山下建十三間民居,是為建村之始。

    歷經近900年的人口繁衍,至今形成6000多戶、近2萬人口同宗同姓的居民聚落,完好保存的明清民居有140余幢。

    銀杏有幸,見證了今日輝煌。

    2000年11月宏村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遺産名錄。

    2020年11月攝影

    2021年1月撰文、制作

    蔡穗聲 廣東省房地産行業協會名譽會長,觀點地産新媒體專欄作者

    撰文:蔡穗聲    

    審校:勞蓉蓉



    相關話題讨論



    你可能感興趣的話題

    樓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