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7日,教育部在江西南昌啟動教育強國建設基礎教育綜合改革試點工作,設立13個涵蓋資源調配、中考改革等熱點領域的項目。
4月23日浙江省教育廳啟動人工智能助力教育教學改革試點,遴選20所高校、30所中小學、10個縣(市、區)作為試點單位,結合前期情況制定“揭榜挂帥”榜單,探索因材施教與創新教學途徑,對教育教學改革意義重大
4月16日,南京市教育局發布《南京市中小學人工智能教育行動計劃(2025—2027年)》及百大應用場景。計劃要求所有中小學100%開設人工智能課程,旨在提升學生科技素養和創新能力,推動教育現代化進程。
4月16日,中國教育部聯合八部門發布《關于加快推進教育數字化的意見》,旨在通過數字化手段推動教育高質量發展。國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務平台将全面擴容升級,引入智能交互、知識圖譜等技術,優化課堂評測和資源搜索功能。
4月16日,教育部聯合其他八個部門發布《關于加快推進教育數字化的意見》,旨在加強人工智能在教育領域的布局和應用。意見強調建設人工智能教育大模型的重要性,提出完善多模态語料庫、構建高質量數據集、強化算法安全評估等措施。
中湘美好修繕分公司中標湖南城建職業技術學院2025年度維修項目,将提升設施環境,助力技能人才培養。
4月8日,荣信教育與阿里雲簽署合作意向書,雙方将圍繞少兒教育領域的AI應用展開深度合作。此次合作基于阿里雲的千問繫列大模型和PAI平台,旨在構建應用智能體,共同探索AI賦能兒童教育的新路徑。
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發布意見,旨在通過動态調整高等教育專業和資源結構布局,促進供需适配,優化高校層次類型和區域布局,引導高校明确辦學定位、分類特色發展。此舉有助于提高高校畢業生的就業質量和就業率,培養更多适應社會需求的高素質人才。
山東城市建設職業學院與誠信行物業管理集團合作,推進柬埔寨人才培養項目,獲教育部資金支持,計劃總投資350萬元,旨在推動山東職業教育國際化。
近日,北京少年人工智能學院(海澱)在2025中關村論壇年會人工智能領軍人才發展論壇上揭牌。學院将構建“基礎教育—高等教育—産業實踐”全鍊條培養體繫,支持青少年早期學習與成長,探索創新人才貫通培養模式。
此次捐贈是蘋果與浙江大學合作設立Apple移動應用孵化基金的一部分,旨在提供包括app開發、産品設計、市場營銷和商業運營等在内的前沿技術培訓。
中國人民大學與河北雄安新區管理委員會簽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共同探索打造教育綜合改革示範區,高水平建設人大附中雄安學校,完善基礎教育與高等教育貫通培養機制,塑造人才鍊、創新鍊。
此次簽約標志着雙方在教育科技領域結成價值聯盟,聚焦學生身心健康的數智化守護,從研發試點到規模化落地全周期互嵌,深度整合“教育場景+AIoT技術”的核心優勢,共同探索教育現代化的創新路徑。
統籌考慮學生升學發展、高中階段各類教育協調發展和首都經濟社會發展的需要,科學編制各類招生計劃,2025年北京普通高中招生規模約為8.5萬人,中等職業教育招生規模約為3.3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