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24年12月以來,上海共受理“數據産品知識産權登記”申請348件,覆蓋人工智能、生物醫藥、金融服務等産業,其中人工智能産業占比超60%。
2024年,上海住房公積金繳存額達2594.47億元,同比增長4.91%;個人住房貸款發放額為951.23億元,同比增長14.27%。截至年末,公積金貸款余額為6191.94億元,增長2.82%。
4月1日,國際貨币基金組織(IMF)總裁格奧爾基耶娃警告稱,美國總統特朗普威脅的關稅帶來的不确定性可能會削弱全球經濟活動。她強調,貿易政策的不确定性對全球經濟增長構成拖累,影響企業和消費者信心,進而影響投資和消費決策。
本财政年度首十一個月的整體開支及收入分别為6730億港元及4757億港元。計入發行政府債券所得1243億港元及償還政府債券220億港元的本金後,本财政年度首十一個月錄得923億港元赤字。
與2024年同期比較,2025年前兩個月合計的零售業總銷貨價值的臨時估計下跌7.8%;零售業網上銷售價值的臨時估計下跌2.4%;扣除其間價格變動後,零售業總銷貨數量的臨時估計下跌9.9%。
研究團隊表示,此次調查顯示公衆對持有虛拟資産的興趣已回復至與首次調查相近的水平,反映該金融事件的負面影響已減弱,公衆對持有虛拟資産的興趣有所回升。
會議認為,2024年中國人民銀行研究(參事)條線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積極擔當作為,在經濟金融領域重點問題研究、推動綠色金融體繫建設、統籌做好區域金融改革和金融支持區域協調發展、完善參事工作機制等方面取得了顯著成效。
國務院常務會議聚焦跨境電商、清欠企業賬款、農機裝備發展和口岸開放布局,旨在促進外貿發展、保障糧食安全、提升經濟效益。
2月份,債券市場共發行各類債券66670.1億元。其中,發行國債9775.6億元,地方政府債券13057.3億元,金融債券8343.0億元,公司信用類債券8058.5億元,信貸資産支持證券15.0億元,同業存單27131.2億元。
北京市财政局召開2025年财政财務工作會議,總結2024年工作,部署2025年任務,強調實施積極财政政策,為“十四五”收官提供财力保障。
中國人民銀行召開2025年金融穩定工作會議,總結2024年工作,分析金融形勢,部署防控風險、強化科技賦能等下一階段任務,強調完善繫統性風險評估機制,築牢金融穩定保障體繫。
2024年末,廣州常住人口1897.8萬人,城鎮化率為87.24%。年末戶籍人口1075.02萬人,城鎮化率為83.31%。
2024年末,我國對外金融資産102167億美元,對外負債69209億美元,對外淨資産32958億美元。
40余位外資企業全球董事長、首席執行官和商協會代表參加會見。美國聯邦快遞集團總裁芮思博、德國梅賽德斯-奔馳集團董事會主席康林松、法國賽諾菲集團首席執行官韓保羅、英國匯豐控股集團行政總裁艾橋智、日本日立制作所會長東原敏昭、韓國SK海力士社長郭魯正、沙特阿美總裁納瑟爾等先後發言。
農歷新年後,CSI成功重返45點之上,在财案放寬印花稅,新盤熱賣,港股造好,年内息口仍會下降等利好因素帶動,樓市氣氛好轉,CSI升勢明确,進一步迫近50點好淡分界線
一年來,廣州轄區地方金融行業發展穩中有增,截至2024年底,全市獲批取得資質或納入監管名單的地方金融企業共計413家,全年實現增資共計47.73億元,資産規模保持平穩增長。
江甯區表現突出,共報送16個項目,總投資額達424.85億元人民币,其中9個項目上會簽約,涉及智能電網、航空航天、新一代人工智能、新能源汽車、生物醫藥等多個領域,項目數和投資額均位居全市各區前列。
其中出口總值為12.5億元澳門元,進口總值為91.3億元澳門元,貿易逆差為78.8億元澳門元。今年前兩個月,澳門總出口貨值同比上升13.8%,總進口貨值下跌5.0%。貿易逆差收窄至175.1億元澳門元,較去年同期減少13.3億元澳門元。
要聚焦重要領域和關鍵環節,深入實施創造型引領型改革,集中力量打造標志性改革品牌,在大灣區科技創新合作、琴澳一體化、“百千萬工程”、人工智能、數據跨境流動、自貿試驗區等方面集中發力,支持佛山、中山、茂名高州等改革創新實驗區先行先試,盡快取得一批具有突破性的改革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