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4日河南省工信廳明确2025年大數據産業要點,聚焦活躍數據交易,支持鄭州數據交易中心升級,目標交易額破50億,還将協同多地推進市場發展、探索數據跨境流通,助力河南提升在全國數據交易市場地位。
2025年中國可信數據空間市場規模為30.4億元人民币,其中城市數據空間占比超過56%,但随着數據要素的深化應用,行業數據空間和企業數據空間的增長預期将遠超城市市場空間。
該項目由中建三局集團有限公司、華信咨詢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和香江繫統工程有限公司組成的聯合體共同參與。
科華數據将為壁仞科技的通用高性能GPU産品提供強大的算力場景支撐。同時,壁仞科技将與科華協同推進相關産品在教育、金融、智能制造、互聯網等行業的規模化應用落地。
4月21日,國際數據公司(IDC)發布2025年V1版本《全球大數據支出指南》,預測2028年中國大數據IT支出規模将達到621.7億美元,占全球市場的10%,五年復合增長率約為24.9%,增速位居全球第一。
4月18日,字節跳動宣布啟動中國大陸自建數據中心模塊化機房單元項目尋源工作,涵蓋華東和華北區域。該項目旨在提升數據處理與存儲能力,優化業務布局,保障數據安全與穩定運行。
通過組建全新合資企業,雙方将在日本大阪南港北(Nanko Kita, Osaka, Japan)聯合開發總價值達20億美元的ESR Cosmosquare數據中心園區(宇宙廣場數據中心園區),涵蓋建設、配套及運營全流程。
4月17日,OpenAI和軟銀牽頭的美國數據中心項目“星門”計劃投資5000億美元,正考慮在英國進行未來投資。該項目旨在建立支撐強大人工智能模型所需的全球基礎設施,英國因政府近期加大對AI行業的投資力度而成為首選投資地之一。
上海城地香江數據科技全資子公司香江繫統工程中標四川鹽騰數據AI數據中心項目,中標金額約5.95億元,工期預計270天。
4月16日,騰訊雲宣布在日本大阪新建第三個可用區,擴大全球服務網絡至21個地理區域、56個可用區。同時在大阪設立新辦公室,加強日本業務布局。
4月16日,數據中心概念股震蕩走低,科泰電源跌幅超7%,濰柴重機、科華數據等跟跌。數據中心作為數字經濟基礎設施,其概念股表現被視為行業景氣度風向標。多家媒體報道稱,市場對行業前景擔憂可能是股價下跌主因。
中國電信中部智算中心在武漢擴容至2000P算力,總投資超50億,提升人工智能産業核心地位,支持大模型部署,提高藥物研發效率40%。
成都重點項目進展:阿里雲西部雲計算中心一期完工,四川天府新區磁動力産業基地二期企業入駐,崇州318科創中心預計5月底封頂。
聯發科技董事、總經理暨營運長陳冠州在天玑開發者大會2025上表示,預計2029年全球數據中心投資規模将達到1萬億美元。他強調端側設備AI性能每兩年翻一倍,語言模型知識密度每3.3個月增長一倍,這些趨勢将推動AI技術的發展。
國際能源署(IEA)發布最新報告《能源與人工智能》,預測到2030年全球數據中心的電力需求将增長一倍以上,達到約945太瓦時,略高于當前日本的總用電量,占2030年全球總電力消耗的不到3%。
“以前很多企業沒有高質量數據的時候,覺得數據沒用途。但是現在的發展倒逼很多企業做高質量數據,做數據治理和數據優化。”
4月9日,國際數據公司(IDC)發布的《2024年網絡市場跟蹤報告》顯示,全球網絡市場規模同比下滑9.7%至645.1億美元,但數據中心交換機市場逆勢增長5.9%。這一增長主要得益于AI模型訓練和數據分析對計算資源和高速數據傳輸需求的增加。盡管中國整體網絡市場下滑4.3%,但數據中心交換機市場仍實現5.9%的增長。
北京市發布《關于建設數據要素綜合試驗區的實施意見(征求意見稿)》,旨在繁荣數據要素市場,探索數據資産流通新模式。意見提出鼓勵多類型數據流通交易,推動跨主體、跨平台安全合規流通,並支持企業自主開發和合作開發數據産品。此舉将促進京津冀三地數據産業布局優化和協作能力提升,為區域協同發展注入新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