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創未來私募基金背後 上海國投與上海臨港的數字産業計劃

观点网

2024-06-26 23:57

  • 發力上海産業布局創新的國家隊企業,除了上海國投公司,還有上海臨港這一典型值得觀察。

    觀點網 一筆新産業基金落地上海。

    近日,上海元創未來私募基金合夥企業(有限合夥)成立,執行事務合夥人為上海臨方股權投資管理有限公司、上海孚騰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觀點新媒體了解到,元創未來私募基金合夥企業(有限合夥)總出資額5.12億元,該基金由B站旗下上海繪界文化傳播有限公司、米哈遊旗下上海米哈遊天命科技有限公司、商湯科技旗下甯波市商毅軟件有限公司、上海臨港旗下上海臨港經濟發展集團投資管理有限公司等11位合夥人共同出資。

    事實上,從上海"五個中心"建設規劃以來,這座城市在持續推動數字産業下的人工智能及元宇宙業态發展,而元創未來基金的成立,也為相關聯産業發展增添了新的想象空間。

    一筆新産業基金的誕生

    米哈遊前任法定代表人與董事長蔡浩宇個人簡介中,簡潔概括了這位技術宅的兩大興趣:遊戲編程與腦機接口。

    為貫徹第一興趣,他與幾位合夥人在上海交大的宿舍蓄力,從拿着10萬元無息貸款的初創工作室,到總部落地漕河泾開發區、2023年用戶總收入21.5億美元的國内遊戲科技;又為追尋第二項興趣,蔡浩宇曾在自家員工手冊上反復強調"我們是一家科技公司。",2023年急流勇退,目標從米哈遊董事會轉向火箭、AI和腦機接口等科技領域投資。

    據了解,目前米哈遊已經參與了AI創企MiniMax的多輪投資。值得注意的是,MiniMax具有商湯科技背景,是由商湯科技副總裁、商湯科技研究院副院長、通用智能技術負責人闫俊傑成立的人工智能公司。

    這筆投資之後,米哈遊與商湯科技的同框出現頻率便高了起來,正如上海元創未來私募基金合夥企業(有限合夥)的成立,11位合夥人的名單中,商湯科技、米哈遊赫然在列,此外,名單還出現了國投孚騰、哔哩哔哩等不少"熟面孔"。

    數據來源:觀點指數整理

    從出資合夥人名單來看,商湯科技、米哈遊、哔哩哔哩這三家科技型企業的合夥企業身份為LP,上海臨港控股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徐匯區國資委、孚騰資本、成都交通投資集團也均為LP,國投孚騰、臨方投資的身份則為執行事務合夥人,均是上海國資機構。

    資料顯示,臨方投資是由臨港集團于2019年牽頭成立的國資控股私募股權投資基金管理公司。該公司主要關注上海三大先導産業、六大重點産業,以科創金融為産業生态投資賦能。

    而國投孚騰是由上海國投公司作為主要發起人,聯合臨港集團、上汽集團、甯德時代、哔哩哔哩等集團和投資機構共同設立的市場化、專業化股權基金管理人。國投孚騰覆蓋母基金、S基金和直投基金,重點關注以科技創新推動下的投資機會。

    值得注意的是,上海國投公司還聯合以上企業機構設立了孚騰資本,聚焦先進制造、數字經濟、醫療健康、消費服務四大闆塊展開投資,同樣覆蓋母基金、PE/VC直投基金、S基金這幾條産品線。

    不難看出,這一份投資名單的形成,上海國投公司出力頗多。早前,其在私募股權投資領域留給外界深刻印象:2022年,上海國投公司就與上海市浦東新區人民政府共同發起上海引領股權接力基金,目標總規模人民币100億元;還與上汽集團、上港集團等市屬國企以及臨港新片區管委會、虹口區政府、奉賢區政府等單位共同出資成立上海國資母基金,目標總規模500億元;2023年,其作為基石投資人參與了復旦科創母基金。

    就在2024年4月,上海國投公司還與上海科創集團進行了聯合重組,據悉,上海科創投集團截至2023年底的總資産超1000億元人民币,管理資金規模超1600億元人民币,臨港集團原董事長袁國華則将出任上海國投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

    上海臨港布局 不只押注基金

    重組新聞背後,涌現激烈市場讨論,有部分聲音認為,重組上海國投公司和科創投集團,或許是上海在嘗試打造更具完整性的資本投資平台,以推動國内資産保值與增值,更有業内将此次重組嘗試與淡馬錫控股模式相比較。

    不過,僅從上海國投公司、上海臨港及一批合夥人共同設立的的上海元創未來私募基金合夥企業(有限合夥)來看,元創未來基金更像是應和上海目前着力發展三大産業的第一步資本動作。

    2024年2月,上海市委書記陳吉甯曾指出,人工智能是上海着力發展的三大先導産業之一。去年7月,上海市政府發布《上海市"元宇宙"關鍵技術攻關行動方案》,明确加快推動元宇宙産業領域關鍵技術攻關突破。

    因此,元創未來基金未來發力也主要聚焦未來數字經濟産業鍊,項目落地于漕河泾開發區。觀點新媒體獲悉,在漕河泾開發區本部的西北方向,元創未來特色産業園區内的元創未來中心項目正在施工階段,而産業園區目前包含在建的北楊人工智能創新中心。2024年,該園區将有約28萬平方米的産業載體交付。

    設立基金、布局元創未來特色産業園區的同時,上海國投公司還與上海臨港集團簽署了戰略合作協議,尋求進一步釋放臨港新片區特殊政策效應。不難看出,發力上海産業布局創新的國家隊企業,除了上海國投公司,還有上海臨港這一典型值得觀察。

    2024年6月24日,由上海臨港集團與上海奉賢區政府打造的數字江海項目一期正式開園,項目二期同步舉行開工儀式。資料顯示,數字江海總規劃面積2060畝,計劃分7期、用10年完成建設,旨在以數字化技術建構地上、地下、雲端"三座城",構成上海數字化國際産業城區。

    開園的一期首發項目,占地178畝,總建築25萬平米,首批交付10萬平米,組合了辦公、研發、生産、商業、公寓等多個功能,共涉及11棟多層建築體,以滿足數字經濟産業發展和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需求。

    目前,數字江海已與工銀資本、中金資本、國泰君安、東方富海、申萬宏源等金融機構簽訂合作協議。並進一步聯繫上海市歐美同學會、上海人工智能研究院、上海交通大學Med-X研究院等功能平台,意在将智能終端、精準醫療、量子計算作為主要研究産業,此外,數字江海還正式發布數字孿生城市繫統,補充該概念在園區内的發展空白區域。

    撰文:趙焓璐    

    審校:徐耀輝



    相關話題讨論



    你可能感興趣的話題

    産城

    産業園區

    基金